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调整

2017-02-02 13:41葛欣然
新农业 2017年20期
关键词:补贴玉米

文/葛欣然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调整

文/葛欣然

在全球三大谷物中,玉米的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均居于世界首位,玉米的播种面积以北美最多,其次为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等。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3000 种以上,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较为显著地发展。

(一)国内玉米产业发展情况

2016年我国玉米总产量2.19亿吨,同比上一年度降低约500万吨。玉米播种面积3675.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11%;单产5.97吨/公顷,比上年增加1.3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年国内玉米供需形势较为宽松,加上国家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比2015年明显下降。2016年10月国内玉米价格约为1.4元/公斤,比2015年下降30%。据估计,2016年因玉米价格下降给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收入损失,约566亿元。

尽管我国玉米价格逐步下降,但依然高于进口玉米价格。2016年10月份美国玉米运抵我国南方港口的到岸税后平均价为1531元/吨,而国内玉米南方港口平均成交价格为1883元/吨,比美国玉米高352元/吨。2016年我国玉米进口数量有所下降。2015~2016年度累计进口317.4万吨,同比下降42.5%( 数据来源:世界种业网)。

(二)国内玉米产业发展特点

1.玉米生产相对集中,生产与消费区域分布错位

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条件原因,我国玉米生产分布主要从东北平原起,经由黄淮海平原,至西南地区形成了一条“中国玉米带”,但从实际生产情况来看,我国70%以上的玉米都分布在我国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但从畜牧业生产布局和饲料工业布局来看,我国饲料玉米消费则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生产与消费表现出明显“产需错位”现象。

2.玉米规模化输出区进一步北移

目前,我国主要的玉米产区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而其他玉米产区基本上是以满足本地区消费为主的。近年来,由于华北地区玉米需求不断上升但产量下降,使得之前供应过剩的情况得以改善,玉米供求基本呈平衡状态,从全年整体产出情况来看,已经不可能大量调出玉米,另外山东省目前已经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唯一能够大量调出玉米的地区,由此,也导致了我国玉米产销距离进一步地延长。

3.玉米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户均种植面积为0.67 h m2~2.00 h m2,其他玉米产区0.20 h m2~0.33 h m2。而在发达国家一般农场种植面积都在300 h m2~700 h m2。我国农户玉米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单位面积劳动力成本大约是美国的1.58倍。另一方面,我国玉米生产物化投入比重较大,化肥等必要的生产资料价格较高,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玉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约比美国高出30%~40%。同时,我国玉米的储运成本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销售成本高出其40%以上[ 数据来源:潘文博.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C).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总而言之,我国玉米产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禀赋使得我国玉米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再加上农民在玉米生产领域外的就业机会较少,导致于产区农民收入普遍偏低。

4.玉米产业产业链短

我国的玉米目前多以原粮形式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玉米工业加工总量只占玉米消费量的11%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玉米的加工转化量都在玉米消费总量的20%左右。因此,我国玉米产业产业链较短,内部关联度较低,延伸能力较弱,对其他产业的牵动能力更小,玉米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依然是以第一产业为主。

(三)玉米结构调整与相关补贴政策

1.“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

2015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部署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要求,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牧结合,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对“镰刀弯”地区实施了玉米结构调整。“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

围绕“镰刀弯”地区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重点是推进“六个调整”。一是适宜性调整。重点是调减高纬度、干旱区的玉米,改种耐旱的杂粮杂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二是种养结合型调整。重点是粮饲兼顾,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以养定种,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三是生态保护型调整。重点是调减石漠化地区的玉米种植,改种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果桑茶药等经济林、饲草、饲油兼用的油莎豆等,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农民增收。四是种地养地结合型调整。重点是东北地区恢复大豆玉米轮作,因地制宜发展苜蓿玉米轮作,华北地区实行冬小麦夏花生(豆类)种植,发挥豆科作物固氮养地的作用。五是有保有压调整。重点是稳定玉米核心产区,调减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西南石漠化区等非优势区的玉米,特别是调减黑龙江和内蒙古第五积温带及部分第四积温带的玉米。六是围绕市场调整。重点是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实行订单种养、产加销融合。

2. 临储价格转为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

2007年开始执行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保持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4491.6亿斤,同比增加了178.7亿斤,而2015年消费量仅在3500亿斤左右。同时,2011年之后,包括玉米在内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跳水,而中国玉米收储价格却逐年提升,这让国内库存不断堆积,玉米出现严重供给过剩。因此,在2016年时国家取消了东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玉米的临储政策,放开了玉米市场的价格,同时在原来“三项补贴”的基础上建立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是一项新的政策,以辽宁省为例,主要内容有如下几项:第一补贴对象是辽宁省所有种植玉米的市县合法耕地上的玉米实际生产者,意思就是“谁种玉米给谁”,对于土地流转,假如没有约定的话,就得给被流转的人,也就是谁种地给谁;第二补贴的依据是当年的合法耕地上实际种植的玉米面积;第三补贴标准以县为单位,市里给县里拨地补贴钱,除以玉米种植面积得出补贴标准,县和县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第四,钱不以现金发放,也像惠农直补一样,直接发到一卡通里面给玉米生产者。

实行玉米生产者的补贴政策之后,可以在粮食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主要作用,在政府的协调、引导基础上,保障农民种粮的收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猜你喜欢
补贴玉米
收玉米啦!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2020年农业补贴或将增加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