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移斌 宋 怿 艾晓辉
斑点叉尾鮰暴发性出血病防控
杨移斌1,2宋 怿2艾晓辉1,2
2016年10 月中旬到11月底,湖北仙桃某大型养殖场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出现批量死亡,使用大量调水药物及碘制剂消毒均未能有效控制疾病恶化,死亡间隔几天出现,累积死亡近500kg,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接到养殖户求助电话后赶到养殖场,经对发病养殖池进行环境调查、水质分析及取濒死鮰鱼进行临床诊断,基本明确了此次斑点叉尾鮰发病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斑点叉尾鮰此类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本文就此次斑点叉尾鮰发病进行总结,以期与同行交流。
湖北仙桃一直是斑点叉尾鮰养殖重镇,以池塘养殖及网箱养殖为主。发病养殖场主要以池塘形式养殖商品鮰鱼为主,养殖面积约100亩,发病主要集中两个池塘,分别为18亩和15亩,死亡鮰鱼规格约为80~100g。经调查,养殖场周边未见明显污染源,也未发现较大应激源。水源较好,并配有过滤及曝气系统,水体溶氧保持在6~8mg/L,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1mg/L,pH值为7.5,符合渔业用水水质要求。因此基本排除环境因素引起病害暴发的可能。
取患病濒死斑点叉尾鮰进行临床诊断,发现斑点叉尾鮰鳍条基部严重充血,眼球微凸出,腹部微胀,而体表无其他明显症状,鳃部有轻微充血肿胀;解剖发现患病斑点叉尾鮰体腔有黄色液体,肝脏灰黄色,脾脏肾脏发黑,肠道发白无发炎等症状,肠道无食物。经取体表黏液及各组织压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寄生虫等病原体。冷冻取病样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查找可能的病原。
将取回病样接种于脑心浸出液平板上,置于28℃恒温培养96h后,未发现有大量菌落生长。
取患病斑点叉尾鮰肝肾脾等重要组织器官作为实验材料,将其剪碎,然后在研钵中加玻璃珠继续研磨,加等量生理盐水,5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在每1mL上清液中加入10000单位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经5次冻融后使用。感染用斑点叉尾鮰分为两组,每组30尾,实验组斑点叉尾鮰注射上清液0.2mL,对照组注射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结果显示实验组斑点叉尾鮰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并在36h内全部死亡,而对照组无任何异常。综上基本确定本次斑点叉尾鮰发病是由病毒引起,经查文献比对症状,基本可确认病原是呼肠孤病毒。
目前针对病毒病尚无有效治疗方式,针对此次斑点叉尾鮰已经出现陆续死亡,并引起较大经济损失,因此笔者建议养殖户停止投喂,同时保持水质良好,避免使用药物,刺激一段时间后即未出现新的死亡病例,病情得到了控制。
当下针对病毒病主要的方式仍然是预防,如在苗种期间注射疫苗,在养殖期间投喂免疫增强剂等。在病害暴发时应当及时分析病因,找出病原,筛选出有效药物,对症用药,精准用药。切忌盲目用药,使得鱼类受到更大的外源刺激,引起更多的死亡,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通联:430223,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电话:17771809619;2. 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