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导)
渔药药效学专题讲座第一章 渔药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4)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导)
临床使用的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机体所产生的作用,属渔药临床药效学范畴。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属渔药药代动力学范畴。
(一)渔药药效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临床药效学研究目的为临床筛选疗效高、毒性小的药物,避免毒副作用,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
药物按照其应用范围,可分为人用药物、兽用药物和农药。兽药是指用于诊断、治疗、缓解或预防畜、禽、水产养殖动物等动物疾病、紊乱、反常生理状态或相关症状,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从理论上讲,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或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物物质和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在我国,渔药、蜂药、蚕药也列入兽药管理。
水产用兽药,简称“渔药”,但渔药又有别于畜禽类兽药,其应用对象主要是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和水环境。用于水生动物的药物与畜禽用兽药乃至人用药物有密切的关系,而用于水生植物的药物则多与农药有关。渔药主要作用于生活在水体中的水生经济动物,药物需要施放在水体中,故此其药效受养殖水体环境的诸多因素,如水质、水温、pH等的影响,这就是水产用兽药与兽用药物以及人用药物的显著差别之一。
渔药是指为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用以预防、诊断、控制和治疗水生动物病虫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以及为改善养殖环境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渔药包括抗微生物药物、杀(驱)虫药物、渔用消毒剂、养殖环境改良剂、饲料药物添加剂及生物制品等。
渔药药效学研究在评价新药的功效和发现老药的新用途、为新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克服试验所受的各种限制和不足、揭示中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好重要的意义。
1.评价新药的功效和发现老药的新用途 新药的处方,特别是中药的处方多数源于古方和经验方,有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但其用药特点强调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用药个体化;多为处方混合剂投饲服用。而研制的新药的方向,包括利用现代医学知识研制的组方,从复方或单味中药内提取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群),则为固定处方和剂型;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提取工艺;其化学成分、药物性质、功能主治、剂量用法等,均会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原有的治疗作用、毒副反应也可能有变化;应用上强调通用性和社会化。因此,必须进行药效学研究,对研制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价,以便了解该药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出现新的治疗作用或毒副反应等。
2.为新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在不了解新药安全性、有效性的情况下,在动物体内进行试用和临床研究,有可能对试验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发生意外。因此,先进行药效及毒理学试验,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受试动物不致延误病情及产生不良后果。大量研究工作表明药物在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所表现的作用和毒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临床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例如,中药黄连的抗菌作用可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人参、黄芪、淫羊藿等的提高免疫功能,均可作为临床处方遣药及有关药物的研制提供依据。
3.克服试验所受的各种限制和不足药效学研究,可根据试验目的,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制造群体的动物病理模型,便于在复杂因素中发现内在规律性;满足实验研究客观性、准确性、重复性及数据化等要求。再说,动物试验不存在各种限制,可反复进行伤害性试验,采用动物模型,按要求随时收集各种样品,乃至处死动物收集标本。
4.揭示中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探讨方剂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综合分析配伍一化学成分一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药复方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药效学研究可以寻找能代表总体药效最佳成分及其配比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为开发研制新药奠定基础。
(二)渔药药效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1.研究人员的资质试验主要负责人应具有药理学、毒理学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和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与资历。确保试验设计合理,数据可靠,结果可信,结论判断准确。试验报告应有负责人签字及单位盖章。
2.研究机构的资质研究单位应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技术力量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客观条件、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应有农业部认定的“兽药临床药效和药物残留试验单位”及“水产用兽药临床药效和药物残留试验单位”的资质。
3.渔药检验操作规程《兽药检验操作规程》已经中国兽医检察所有关专家好检验人员依据《兽药注册分类和注册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二部附录项下全部检验方法的操作和常用检验用仪器的操作方法编制完成,并于2005年3月印刷出版,是一部很重要的水产用兽药检验操作规程。
4.规范原始记录实验记录应符合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编制的《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要求。实验记录应真实、完整、规范,对试验中出现的新问题或特殊现象均应写明情况,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描记和形态学检查应有相应的记录图或照片。不得伪造、编造数据。
(三)渔药临床药效学主要研究内容
渔药临床药效学是指研究临床所用药物产生的效果、机制及药物作用的“量”的规律的学科。临床药物效果一般指药物作用的强度,即通过临床用药产生的作用,以消除致病原因,如消灭病原体,帮助水产养动物机体调整因患病而致异常的功能,促进病损组织修复,使水产养动物机体恢复健康或接近正常。
1.基本概念界定和认识药效学的基本观念是很重要的。
(1)最低有效剂量或最小有效浓度
系指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2)半数有效量(ED50) 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以此类推,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死亡(50%lethal dose,LD50)。药物的ED50越小,LD50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
(3)治疗指数(TI) 一般指以药物的LD50和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治疗指数。考虑到表达治疗作用的量效曲线和表达致死作用的量效曲线的位置关系,TI数值较大并不总能反映其安全性较大,还必须参考LD1(或LD5)和ED99(或ED95)之间的距离来综合考虑,作出评价。
(4)最大效应(Emax) 在反应系统中,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强度也随之增加。当效应增强到最大程度后虽再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或阈效能。
(5)效价强度 指药物产生一定强度的效应(一般指治疗有效的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比较,达到等效时所需量较小者效价强度大,所用药量大者效价强度小。
(6)时辰药理学 由于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着昼夜间差异,并呈现昼夜节律变化,研究药物作用昼夜变化规律的药理学分支,称为时辰药理学。
(7)药效滞后 药物从血液转运到效应部位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大多数药物效应的变化滞后于血药浓度的变化,即效应并不与血药浓度直接相关,而与效应室的浓度呈良好的相关性。
(8)治疗矛盾 是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为继发性反应。如长期用四环素类广谱抗菌素时,由于许多敏感菌株被抑制,而使肠道内菌群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以至于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如耐药性葡萄球菌)及真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引起葡萄球菌伪膜性肠炎或白色念球菌病等继发性感染。
2.研究内容渔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发展使渔药药物的临床使用科学化和合理化,治疗药物监测使人们在了解水产养殖动物体内药物浓度、掌握剂量、确定给药方案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对渔药药物药理特性的深入了解和渔药药物临床使用水平的提高,渔药药效学的临床研究越来越显其迫切性。渔药药效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为渔药药物的临床作用,即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作用、药物对病原体产生的作用、药物对组织器官的作用和研究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位点“受体”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副作用。
(1)渔药药物的临床作用 渔药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反应的表现。药理效应是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的。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有其选择性,有些药物有其选择性,有些药物可影响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多种功能,有些药物只影响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一种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药物作用特异性强并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即二者不一定平行。作用特异性强及(或)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反之,效应广泛的药物副反应较多。但广谱药物在多种病因或诊断未明时也有其方便之处,例如广谱抗生素等。选择性的基础有以下几方面: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不同,生化功能存在差异等。
根据药物治疗作用的效果可将其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是指针对病因的治疗,例如应用抗生素杀灭或抑制致病微生物,应用解毒药促进水产养殖动物体内毒物消除等;对症治疗系指改善症状的治疗,对症治疗对维持重要生命指标、赢得对因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生病水产养殖动物的具体情况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妥善处理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关系。
(2)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能改变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其应用总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为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或为改善生理功能而应用适当剂量药物所引起的任何有害的、非预期的或治疗上不需要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副作用 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称作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往往会给生病水产养殖动物带来不适或痛苦,但一般都较轻微,多为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有时可利用副作用为治疗作用,也可通过某些手段来减轻。
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可以预知,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致突变被称为“三致”反应,作用属于慢性毒性中的特殊毒性。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是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因事先致敏而对某药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导致的组织损害或功能紊乱,也称过敏反应。该反应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反应性质与药物剂量和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拮抗药解救无效,可用生理性的拮抗药处理。
特异体质反应 少数特异体质生病的水产养殖动物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规情况下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是一类药理遗传异常反致的反应。这些药理遗传异常不是遗传疾病,因为只有在有关药物触发时才会出现异常症状。
后遗效应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 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未完待续)
(通联: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