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苹果园生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017-02-02 01:50
农业知识 2017年38期
关键词:生草杂草果树

我国苹果园生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生草制是果树生产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但在我国推行二三十年后仍然不是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未放弃“耕作”的作用,但又保证不了耕作的效果

在长期“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思想范畴内,果园土壤管理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常规作物生产的土壤管理理念,很多技术是借鉴一年生的大田作物制定的,如频繁的耕、锄。而果树栽植后往往要建立强大的根系,地上部分亦不同于一年生作物,要占据大量的立体空间,因此,难以实现如大田作物一样的彻底耕翻;即便能够按照传统的技术要求施入一定的有机肥,施入的肥料往往也是局部分布,不能达到大田作物充分耕翻条件下肥料相对均匀分布的程度。因此,在大田作物上很少出现的缺素症等生理障碍,经常成为制约果树健康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对果园生态系统理解不全面,除草务尽的思想占据主导

没有生态平衡的概念,“惟树独尊”,往往将果树植株“剥离”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制定的栽培措施大多均是直接面向于果树植株本身,较少考虑到栽培措施对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而对果树植株的综合影响。例如,果园生草是实现果园生态系统平衡的根本出路,但长期存在许多认识上的问题,缺乏适生草种筛选和科学评价。表现在:

1.生草的真正生理生态意义不清楚:由传统的清耕制果园转为生草制后,对果园环境尤其土壤环境的影响不明了,对树体的影响也不清楚,从而对生草的生理生态学意义认识不足。受传统清耕制思想的影响,担心生草后草与果树争肥、争水(因此称其为杂草)。

2.不愿投入,嫌麻烦:对于如何生草存在认识偏差,往往认为生草就是种植商业草种,会增加投入。如果种植商业草种,又简单地认为生草后要像城市的绿化草坪一样形成草种结构单一的均一化草地,势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精细管理,如除杂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3.由清耕制改为生草制,不适应:仅仅是视觉、观念上的不适应。由过去频繁耕锄、保持果园清洁无杂草,改为“草棵满地”的生草制度,很多人难以接受。越是传统农业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越明显。

4.相应的管理技术不配套:不论人工种草还是自然生草,要想建立理想的草被,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恶性杂草要合理控制、刈割频次与留茬高度要适宜,既不同于草种单一、刈割精细的园林草坪,也不同于放任生长的草地,果园草被要求草种多样化、草被完整,覆盖性好;在草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给草施肥,以促进优势草群落的发育,保证草被尽快建造完成。

5.急功近利:果园土壤管理体系中,人们的关注点往往偏向于肥水管理,注重其近期的效果;而诸如生草制度、覆盖制度等技术体系对果园土壤的改良作用是缓效的,往往要持续多年以后方可显现经济效益,因此,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栽培措施的生态效益更是少有问津。

【国家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6YFD0201100)】

(吕德国 秦嗣军 杜国栋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土壤与营养研究室)

猜你喜欢
生草杂草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拔杂草
果园自然生草及培肥技术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会翻身的长生草
拔掉心中的杂草
橘园生草栽培的生态学效应
沂蒙山区果园生草技术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