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霞 孟 坤 雒 毅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政策研究
——基于财政保障视角
王雪霞 孟 坤 雒 毅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河北凭借其区位优势,以大气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多渠道筹措资金,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来保障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实施,通过节能减排,净化空气,最终实现自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再现河北的青山绿水。
大气污染防治;财政补贴;生态补偿;保障机制
(一)稳定财源,保障省本级财力
以现有产业结构为基础,按照绿色环保企业、无污染企业、常规企业、轻度污染企业、重度污染企业的基本分类,将现有企业进行区分,实行区别对待。对于绿色环保企业,实行“以奖代补、所得税优惠”的财政政策,一方面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引导的激励作用,调动企业致力于环保发展的积极性;对于轻度污染企业、重度污染企业,结合其实际情况,帮助企业用足用好财政优惠政策,帮助其升级转型,从而保证税源稳定,省级财源稳定。重新划分省市收支责任,通过上划、下放实现省市财政收入和支出责任的配比,增强各级财政财力汲取能力。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坚持“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模式,使非税收入直接上缴财政,并由政府部门统一安排使用。
(二)大力争取中央财政支持
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从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环境保护六大方面入手,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提高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数额和比例,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做好财力保障。
(三)生态补偿,利益兼顾
1.横向生态补偿
河北的张家口、承德地区是北京和天津重要的生态涵养和水资源保护功能区,这就要求张承地区要限制发展工业生产,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对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影响很大,他们往往是守着青山绿水在过苦日子。因此京津两地要对张承两地以及河北省做出的牺牲,给予补偿。
2.生态补偿原则、计算方法和补偿方式
基本原则:破坏者付费、使用者付费、受益者付费的原则。计算方法:按照生态保护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计算;按照生态受益者的获利计算;按照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计算;按照相关服务的价值计算。其补偿方式:财政补贴、政策倾斜、项目实施,以税费改革和人才技术投入等为手段,资金补偿、实物补偿、产业补偿、技术补偿为方式,将补偿转化为地方生态保护或者提升地方发展能力的项目。
(四)其他财政政策
为了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以“零地价”、“减免税”等政策来吸引京津地区的转移企业,恶性竞争既损失地区财政收入,又有可能造成政府失信,引发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各地市要在全省的统一部署之下,依据区域特点完成产业承接。对于重点污染企业,实行环保保证金制度,既可以为污染治理提供资金准备,及时购置、升级环保设备,提升环保质量;又间接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能够自觉的采取措施,限制超能耗消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信贷体制,把绿色环保指标纳入信贷征信考核体系,对绿色环保企业在信贷政策上给以优惠。
(一)大气污染防治的应急保障机制
严重的大气污染,会诱发多种疾病。其导致的健康终端反映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增加,肺功能下降,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医院门诊、急诊、住院率增加,短期和长期死亡率上升等,且该情况往往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这是对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制的严重考验,因此要增加对公共医疗卫生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床位、增添设备、打造过硬的医师团队等,避免诱发社会矛盾。
(二)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生活保障机制
1.无业、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
压产减排、污染治理可能引起工人失业,信赖保护等问题,还有张承地区的广大群众为京津地区所作出的牺牲,这都需要我们在执行大气污染治理行动中给以充分的考虑,要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和企业、老百姓以及财政的承受力度,尽量选择对企业、老百姓损害小的措施和办法。遵循信赖保护原则,对人员安置和企业转产提供服务,对由此产生的相关损失,要依法给予财政补偿。
2.完善法律救助体制
大气污染治理,企业外迁,避免不了要进行征地拆迁,难免引发行政争议。在处置过程中,要遵守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救济权和监督权,以取得当事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认可。对迁入企业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要细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明确界定环境管理的行政机关,培养一批专业的环境法官队伍,明晰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处理流程,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功能,设立财政专项基金,对于突出污染事件,采取先治理、后问责的方式处理。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科研机制
加大研发支持,改变发动机燃烧设计,提高燃油的燃烧质量;推行节能技术改造政府奖励基金;实行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实行太阳能光电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等。
(四)防治大气污染,开展低碳生活
以政府采购为主体,不断提高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的数量和范围:采购环保公交车,倡导绿色出行;实行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政策;设立采暖区节能改造奖励基金;扩大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的范围和品种;实行鼓励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和鼓励私家车节能改造补贴的财政补贴政策等。由市场定价,推进能源价格制度改革,来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以约束企业、居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抑制过度消费。
(五)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机制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机制,实行网络化监管。充分调动广大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积极性,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手段,变公众的末端参与为预案参与,从事后参与到事前、事中参与。
开设环保信箱、环保热线,搭建起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使公众参与平台的方式多样化、规范化。在共享共建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设立奖励基金,实行大气污染监督有奖举报制度。完善举报标准:表彰、一般奖金奖励,重大奖金奖励(获得违法收入的一定比例)。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防治打击报复。
[1]王延杰.京津冀治理大气污染的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配合.经济与管理,2015.1.
[2]穆泉.2013年1月中国大面积雾霾事件直接社会经济损失评估.中国环境科学,2013(11).
[3]赵树堂.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树立六种思维.社会科学论坛,2015.9.
X
A
1006-0049-(2017)23-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