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农业局 韩冰
大力发展精品农业 积极探索虞城县农业发展的新道路
虞城县农业局 韩冰
虞城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当前大宗农产品的价格趋于稳定,农民增产不增收,造成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虞城县农业的发展。目前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尤其是城市家庭正进入新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档次都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为发展精品农业提供了市场空间。现代农业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精品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手段;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历史传统为精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发展精品农业是虞城县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
(一)家庭农场模式
影响精品农业生产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最大的变量是生产者,只有把生产经营的决策权交给生产经营者、交给家庭,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发展精品农业,必须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但同时要适度规模经营,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二)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
由于农产品在储、运、销等环节上又有比其他产品更为苛刻的要求,否则就无法保证其最终成为市场上的精品。所有这些又都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单位所难以解决的。如果让一家一户的农民到市场上去提篮小卖,别说垄断超额利润,就是平均利润恐怕也难以获得。所以,在稳定家庭承包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经营的作用,帮助农户解决科技乃至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方面的难题。精品农业获利大,但投入和风险也大,所以实行家庭与集体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可以更好地抵御风险,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必要的社会保障。
(三)“企业+农户”模式
精品农业具有精耕细作、高科技和集约化经营的特征,“企业+农户”的模式,一方面可以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优势。
(一)精品意识、技术和管理培训
首先,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大力宣传精品农业,使广大农户认识到什么是精品农业和发展精品农业的意义,以充分调动他们发展精品农业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大农业技术和管理培训,使广大农户掌握精品农业发展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二)确立精品项目
首先,精品农业项目挑选思路要广,要有大农业的意识。其次,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优势选择有优势、有特色、高品质的项目,只有这样才有出路。
(三)制定并实施生产经营管理目标规划
规划要包括前期准备、生产过程、技术要求和日常管理等内容;规划要符合生产的绿色化、生态化原则;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时令、天气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同时还要做好规划实施记录和总结。
(四)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的工业化
农产品深加工是精品农业的后续工程,也是增值过程。首先,要有品牌意识、绿色意识、质量意识,严防加工污染。其次,建立精品农业深加工企业,要重点培育和扶持带动农户能力强、技术开发能力强、市场能力开发强、出口创汇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注意防止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复建设,造成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
(五)精品农业的市场化
市场化运作对一个产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再好的产品没有市场的操作也出不了好的效益,精品农业也是一样。精品农业的市场化,一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创立自己的品牌,创出名牌;二是要运用各种形式做好品牌宣传;三是开拓多种销售渠道,尤其是网络信息和销售平台;四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农民成立农民协会等各种合作组织,促进各种农村中介组织的发育,减少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
(一)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做好精品农业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工作
精品农业科技含量高、管理要求高。首先,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农业科技队伍,加强对农民的精品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其次,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和物资投放力度,真正把高品质、高科技的精品农业引进来,并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精品农业的建设创造条件。
(三)对精品农业经营户和经营企业要大力扶持
要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组织精品农业经营户和经营企业代表外出参观学习,扩大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信心,引进外地先进经验。
(四)建立一体化模式
引导建立“精品农业经营户+深加工企业+销售机构”一体化模式,形成精品农业的立体产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五)建立服务平台
建立精品农业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以保证精品农业信息的畅通和时效性。
(六)建立规范的合作组织
引导农户建立规范的农民协会、商会,提高广大农户的自我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