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三变”带来致富新变化

2017-02-01 10:26:37
今日农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变宜居山村

猕猴桃“三变”带来致富新变化

2014年,一间破瓦房,四处通风透亮;2017年,两层砖混新房,各种家具一应俱全。三年时间,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大山村村民蔡显德的家变了。这一切要归功于猕猴桃种植,蔡显德说,现在他家一年收入4万多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2014年,贵州林宜居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大山村,通过 “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和“公司+农户”的模式,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引导当地群众种植猕猴桃181公顷。在企业带动下,2016年大山村人均收入8 700余元,猕猴桃俨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2017年,林宜居猕猴桃产业初具规模,预计产量10万千克、产值300万元。大山村村民吴开芬是2017年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她把自家0.2公顷地入股公司,同时在公司打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她说,在种植猕猴桃的前三年,公司每667平方米地补给300元的流转费,待猕猴桃达产后,公司还按照利润的10%分红,每667平方米地预计可分红1 500元,一年的收入有两三万元。据了解,大山村以土地入股种植猕猴桃的群众就有20余户100余人,共入股土地26.8公顷。在大山村,像吴开芬这样既是股东又是产业工人,具有“双重身份”的人还在不断增加。

“精包装每件24个果子,全国包邮价150元。”打开林宜居公司员工杜勇的微信,一条条订单还保留得十分完整,印证着生意的红火。杜勇预算,明年猕猴桃产量将达50万千克,公司除了面向大型商场和直营店销售外,正计划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产业,解决农户担心的滞销问题。

据介绍,除发展“农民股东”外,养龙司镇还以村集体资金70万元入股林宜居公司,每村每年保底分红2万元。待猕猴桃达产后,公司按5.8公顷猕猴桃纯收益的70%进行分红。

(何胜华 杨 爽)

猜你喜欢
三变宜居山村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8
宜居的海底城市
山村日出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44
贵州黄平县:“三变”改革激发产业活力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宜居大化
宝藏(2018年11期)2019-01-15 03:46:08
山村一天一个样
民族音乐(2018年5期)2018-11-17 08:20:00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宜居星球
太空探索(2016年2期)2016-07-12 09:57:27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
沉寂山村崛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