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利娟
浅谈基于院内平台的危急值闭环管理
●姚利娟
阐述医院住院检查检验危急值管理流程以及优化方案和质控点。结合国家2010年开始实施的《电子病历等级评审》相关要求,探讨如何解决检查检验危急值闭环管理。当检查检验结果出现时危机值时,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并使得危急值处置记录有迹可查,降低医疗风险,方便医务科室监督。
检查检验;危急值;闭环管理;效果
我国检验医学界对临床危急值制度的探索始自2002年,伴随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引入和临床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开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S采用国家标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5189对医学实验室资质进行评审。对我国临床实验室危急值制度[1]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传统的医技危急值管理模式是由检验检查等医技科室专人负责的登记本,当发现危急值时通过电话和打印报告到科室,并记录接听电话的护士或者医生。值班医生根据电话告知的危急值情况,及时做出干预,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护士根据医生的医嘱来执行。这种模式虽然能使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危重情况,迅速采取诊疗措施,但也存在回报环节多信息传递不及时,实验室人员漏报,个别医务人员诊疗措施延迟等弊端,给医疗管理埋下安全隐患,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医院信息中心和软件开发公司的支持下,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网络信道的无缝链接,完善LIS信息化危急值监控规则(Critical Value Monitor Rule,CVMR),实现了主动上报、自动发布、及时提醒及临床反馈等功能。
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针对住院病人一直在院内并有主管医生负责的特点,实验室检查系统(LIS)通过接口将危急值报告发送到院内平台,再由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的医生站、护士站、移动医生站、移动护士站将该信息自动弹出并锁定在该界面,医生或护士必须在该界面做出处理,才能解除锁定,继续其他工作。如果15分钟内临床未处理则由检查或检验科室电话通知病区并电脑中登记接收人员和接收时间。
目前大多数的医院已建立了检查、检验系统,在医技科室的检验、检查系统都提供了各自的危急值管理模块,但是由于接口方式不统一不便于后期维护且不能统一根据医院规则设置危急值提醒的值域,因此本方案从架构上重新规划危急值管理的构建,采用基于统一的数据中心方式,形成危急值管理的闭环机制.
“危急值”的判断有几种类型:医学检验可以基于现有系统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管理对危急值判定规则进行定义,超出范围的标本结果,在报告界面以醒目的颜色标示出来,起到自动警示的作用。对于放射科、功能科等无法用数量来定义危急值,其报警功能需要由检查的医生判断结果,一旦核实数据无误,即可审核并发布此报告。一经发布,会生成危急值消息进入危急值流程[2],并在数据中心中记录危急值及处理流程各节点内容。
检查或检验报告中出现危急值后,在医生站终端(PC端和移动PAD端)会弹出消息窗口,提示该病区某患者危急值项。医生通过弹出的窗口进入危急值详细信息界面查看该病人危急值内容并处理,同时系统记录医生处理该危急值的时间、人员、处理意见。
检查或检验报告中出现危急值后,在护士站终端(PC端和移动PDA端)会弹出消息窗口,提示该病区某患者危急值项。护士通过弹出的窗口进入危急值详细信息界面查看该病人危急值内容并通知医生,同时系统记录护士处理该危急值的时间、人员。如存在未处理的信息,提示窗口不可关闭,不可进行其他操作。
根据危急值管理平台中的数据,可以进行后期的统计分析,包括在某一时间段内发布的危急值消息的数量,某一科室的危急值数量,医生及时响应的危急值数量,反馈回检验科的消息数量,医生响应的时间等。还可以根据危急值的数据进行危急值检验项目的分布、检验项目与病区的对应情况、危急值与疾病的对应情况等。通过此系统既实现及时准确的传递危急值消息以挽救患者于危难的目的,又能实现辅助职能管理部门进行危急值响应时间的统计等相关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
系统的使用改变了原来手工筛选危急值、电话通知的状况,凸显出危急值的准确和传递的实时性。系统的接收和响应的闭环响应机制,形成了及时高效的消息体系。系统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临床检验科人员对异常结果及时分析报告,增强了密切联系临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实验室人员的诊断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预警防控系统的运行,临床医生及时获得检验危急值结果[3],快速做出相应的处置,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
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日新月异,新的危急值项目会不断产生。不论危急值报告方式如何变化,危急值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核心目标始终不变:有效利用现实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危急值制度质量管理将继续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整合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短信服务系统,建立信道平台,可实现各系统工作站之间点对点沟通,危急值报告效率将获得大幅度提升。危急值项目检测和结果报告所能达到的临床效果将越来越趋向于即时检验,患者样本分析前和分析后环节将得到有效缩减,以最大限度规避由此带来的医疗差错和对标本检测及报告时效的延误,有利于患者早期治疗而且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单位: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任雅芳,常颖,车文生,王红.PDCA 循环在危急值报告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3(11):55-56.
[2]胡群英,何雪冬.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与临床医疗安全相关性研究[J].浙江医学,2012,34(4):256-258.
[3]李泉.检验科危急值的确立、报告流程及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69-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