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玲
(青岛市黄岛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山东 青岛 266400)
浅谈茂腔发展特色与传承
刘 玲
(青岛市黄岛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山东 青岛 266400)
山东青岛是茂腔的发源地,茂腔是众多戏种之一,在整个山东半岛广为流传,影响力颇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已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与其他戏剧不同,规模较小,但它的魅力却非常大,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曲调温婉动听,让人们在精神上有了寄托。但是,随着影视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越来越多样化,使得特色性的茂腔音乐受到严重冲击,如何让茂腔传承下去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茂腔的由来、发展状况、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就保护茂腔这一民俗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具体策略。
地方小戏;茂腔;艺术特征;地方戏保护与传承
茂腔是在山东胶东半岛发源起来的地方戏,在胶州、黄岛、高密三个地方茂腔的发展较好,有自己的专业剧团,曲风深入人心。茂腔的曲调温文尔雅,起伏较大,由于唱腔使用的是地方语言,所以当地人听起来倍感亲切,通俗易懂,生活气息十分浓厚,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之为“胶东之花”。小时候有首童谣,歌词里写的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歌词说的就是茂腔最火时的状况。茂腔音乐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最受妇女的喜爱,那种痴迷程度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但是,茂腔戏毕竟是地方文化的产物,不能被其他地域的人们广泛接受,所以面临消亡危机,茂腔要想发展下去,就一定要在保留原有的戏曲特色基础上,不断创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才能将茂腔戏剧传承下去。
茂腔的由来要追溯起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说法是相传于公元1820年,山东部分地区出现旱灾,庄家寸草不生,很多百姓为了生活四处乞讨要饭,有一姓周的父女为了生活,女儿四处卖艺,边打鼓边唱歌,父亲拄着拐杖在旁边配合女儿哼唱,父女俩的小调深受大家的喜爱,后来起名为“周姑子”或老拐调;第二种说法是说在明代有个姓周的尼姑带着哭腔沿街乞讨,诉说自己的悲惨,甚至与民间的妇女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乞讨时哼的小调被民间传唱下来,人们给这些小调起名为“周姑调”;还有一种说法叫“肘鼓子”,因为民间艺人用“肘子”关节悬小鼓,击打节奏,右手打手锣,从而得名。为什么茂腔起源时间的确定是在道光年间呢?因为在那期间国家政治慌乱,庄稼寸草不生,人们四处逃难要饭,所以是灾荒之年卖艺乞讨的老百姓传下来的。
茂腔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本肘鼓”,大约在200年前,“肘鼓子”结合了秧歌、当地方言,称之为“本肘鼓”。反映的是男女之爱、家庭伦理等生活元素,生活气息非常浓郁。那时“本肘鼓”的演奏只有鼓、梆子和一面手锣,化妆也非常简单,随着群众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从唱腔和演奏乐器方面也有了大的进步,演变成“冒肘鼓”,那时有对海冒子夫妇,带着独身女儿“老满洲”卖艺乞讨,最后将女儿嫁给当地一个“本肘鼓”丁姓青年,随着两人的结合,戏曲也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唱腔,融入了男女腔合作的唱法,大约在1876年,“老满洲”夫妇组成“丁家班”,一起苦苦钻研唱腔,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在20世纪50年代初,“打冒”的唱法已经不在句末使用,而是使用在中间或是过门中,“冒”是“茂”的谐音,有茂盛之意,茂腔的称谓由此而来。近些年,黄岛区的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与高校共同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承办了各种大型的民间艺术活动,弘扬茂腔地方戏剧,不仅加深了群众对茂腔艺术的了解,更让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继承。
(一)声腔及音乐伴奏
“茂腔”的唱腔属于梆子系统,最早来源于农村,是从早期民间说唱的地方小调上发展而来的,歌词简单,通俗易懂,曲调质朴中带一点幽怨。茂腔是从本肘鼓到冒肘鼓发展而来的,它的声腔特点是“打冒”,也就是在唱到结尾时,声腔向上翻高八度,以慢板为主,加入了许多花腔唱法,这种演唱方法非常独特,在听觉上能感受到其艺术性。茂腔的声腔吸收了很多外来音乐元素,而且借鉴了很多戏种的唱腔,表现形式丰富。茂腔的声腔是属于大调式的音乐体系,调式的骨干音是6、1、3、5,结束音一般落在5、1、2上。“冒调”一般是在5音上翻高八度。茂腔的声腔起伏多变,喜调让人心情愉悦,悲调让人黯然神伤。
(二)演出剧目
“本肘鼓”在没有演变成茂腔时,演出的剧目都是表演男女之爱、家庭伦理的生活戏剧,比如《穷吵年》《小五台》等。这些戏剧旋律如流水般优美,节奏缓慢,唱词是七字句,通俗易懂,“本肘鼓”演唱时表演者都是干唱的,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发展到后来的茂腔,继承了“本肘鼓”的演出特色,在内容上也不断更新,传统剧目非常之多,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即《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即《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其他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秦香莲》《蓝桥会》《双婚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移植剧目有《桃花扇》《元宵谜》等;茂腔母本戏有《刘海砍樵》《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王小赶脚》等;现代戏有《苦菜花》《党的女儿》《朝阳沟》等,这些演出剧目的出台,使得茂腔的内容更加丰富。
(三)角色行当及音乐
茂腔的角色行当多以小旦、小生、小丑为主,俗称“三小”,随着剧种的发展,角色行当更加丰富齐全,生行里不再光是小生,还有大生和娃娃生。旦行中也加入了青衣、花旦、老旦角色,而且花旦也可以兼演小旦、刀马旦;净行的花脸文武兼演,既演文角又演武角;末行主要由老年角色出演;丑行里头不仅有小丑,还有丑婆,由于使用了当地的方言俗语, 所以笑料百出,深受大家的喜爱。这些角色行当的加入,丰富了各种的演出剧目。
茂腔的音乐在“本肘鼓”时期,是演员干唱,发展为“冒肘鼓”后,加入了柳琴进行伴奏,由于受到京剧的影响,开始使用京胡、京二胡等演奏乐器,也在演奏中加入了勾、抹、抿、滑音等演奏方法,更能体现茂腔的音乐特色。其他演奏乐器还有月琴、笛子、唢呐、笙、中阮、扬琴等。乐队的武场有鼓、钹、锣、板、梆子、碰铃、手锣等。
(一)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资源,承载着人类的社会文明,它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而且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流失,甚至消亡,这些遗产不只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更是我国发展的需要。2016年6月,黄岛区的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与青岛滨海学院、石油大学、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将茂腔文化在校园中传播,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让民间艺术得到了继承。所以,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好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遗产有着重要意义。
(二)茂腔的保护首先要保持它的“活化”状态
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时代特征,所以我们在保护茂腔的同时,要保证其“活化”的状态,只有在群众的生活中演绎出来才能体现其价值。不仅要保护好茂腔的文化,还可以给演绎者提供更大的舞台,没有观众就没有舞台,所以开拓更大的演出市场,更有利于保持茂腔的“活化”状态。
(三)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领导机制
要想让茂腔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管理,将茂腔的保护工作列入工作议程,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领导机制,使得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为茂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保护目标和方向,加大经费的投入和保护队伍。鼓励个人、社会团体一起保护茂腔的文化遗产,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总而言之,茂腔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茂腔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它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我国现代化的新形势下,能够接受茂腔文化的人越来越少,茂腔的发展停滞不前。所以,只有在政府和茂腔文化继承人的不断努力之下,才能使得茂腔的保护和传承有新的希望。
[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中国戏曲通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11).
[2]胥正娜.山东地方戏曲“高密茂腔”探源 [J].戏曲艺术,2007.
[3]山东省文化艺术志编辑办公室.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辑)[M].济南: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和青岛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印,1986.
J825
A
刘玲(1972-),女,山东青岛,汉,本科,国家三级演员(中级),研究方向:地方戏——茂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