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中明 刘丽华
《陕溪太氏族谱》神话传说探微
綦中明 刘丽华
《陕溪太氏族谱》 崇龟 星象感生 阴符风角
《陕溪太氏族谱》是渤海国王大祚荣家族的谱牒,该谱虽对增补史实无益,但其所载的渤海国先世神话传说却反映了作者的文化倾向。试从龟崇拜、星象感生及阴符风角三方面阐释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阐述国内渤海国神话传说的文化因素。
《陕溪太氏族谱》是记载渤海国王大祚荣家族的谱牒。渤海国灭亡之后,以大諲譔之子大光显为首的一部分大姓族人于朝鲜太祖十七年(934年)七月来投高丽,定居于开州的白州①。显宗朝(1010—1031年)时,大光显之子太道秀为高丽大将颇有功绩,高宗朝时,太道秀的后裔太金就、太集成为大将军,因功先后被封为永顺君和陕溪君。《陕溪太氏族谱》就是陕溪君后裔追述其家族世系的谱牒。该谱的“《太氏旧谱序》乃西庵太斗南(1486—1536年)所写”②。《北道旧谱》完成于1646 年,1856年改成《南道旧谱》, 1927年再发行。此外,《陕溪太氏族谱》较为常见版本为“太凤甘刊编新活字本 6卷6册 1928年”③。
《陕溪太氏族谱》中关于渤海国王的世略史多出自两《唐书》,但较两《唐书》而言,多出诸如大祚荣的年号为天统,王大彝震的谥号为和王,第十二代王大虔晃的谥号为元王,年号为黄龙,第十三代王大玄锡的谥号为景王,年号为甘露,缺第十四代王大玮瑎,第十五代王大諲譔的谥号为哀王,年号为天授等内容,但皆未有史料依据,不知何来。因《陕溪太氏族谱》可信性很值得怀疑,所以金毓黻的《渤海国志长编》中没有征引族谱中追述渤海先世的资料,朝鲜学者朴时亨在论述渤海国的相关内容时没有引用,韩国学者也很少引用。但此书作伪的证据除了刘晓东先生所提出的诸如《陕溪太氏族谱》文风与唐人文风不符,而且《陕溪太氏族谱》卷1中所载“若宋之会子、元之宝钞”④也有悖历史规律等观点外,学者尚未提出其他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在笔者看来,《陕溪太氏族谱》追述渤海先世的资料虽对增补史实无益,但其成书也有其特定的时代、地域背景,书中所述的内容也能反映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拙文试从《陕溪太氏族谱》所述的感生神话入手,阐释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进而从文化观念角度揭示其作伪的又一漏洞。
“感生神话”即无性生殖,在我国各民族中普遍存在,“其中,汉族保存在典籍中的感生神话数量最多”⑤。在《陕溪太氏族谱》中,对乞乞仲象和大祚荣的降生也有“感生神话”情节的描写,具体如下。
(一)乞乞仲象
太祖国王姓大,讳仲象,粟末部人。其先以乞乞为姓,居白山部在白头山北也,与北沃沮相接,有连高句丽北鄙,古肃慎之地也。三代以前名曰肃慎,汉魏曰挹娄,元魏曰勿吉,隋唐曰靺鞨也。王始生于粟末河边,其母葛氏梦吞狗狡星而得孕。降生时,祥雾如线遮绕其屋三日乃生,浓眉阔眼、花面龟背。及长,身长九尺七寸,颇知文字。为靺鞨酋长,常有济世之想,常独行山谷之中。偶遇一道士授阴符风角之书三卷,能察地理,善解兵法,乃筑成兵场于冻水江沿岸,操练队伍留意骑射,十年操练十年耕垦,国富民强、兵精粮足,聚六七千人。隋开皇二十年春,率靺鞨聚万余人侵辽西。
(二)大祚荣
高王讳祚荣,震国公仲象之子也。母时氏梦吞北斗星精而得孕,降生时紫气绕室,黑光罩屋,面如黑漆,左背有日,右背有月,后有搬龙记,及长,身长九尺二寸,时粟末江神龙吐涎作五色云,王神武英姿,英文雄武,骁勇绝伦,善骑善射,时年十八,入太行山遇一女,授天书三卷,神通妙术超出群雄。
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其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这一民族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及文化认同。下面笔者就从灵龟信仰、星斗崇拜及阴符风角三个方面对《陕溪太氏族谱》中的神话传说进行分析。
(一)崇龟的习俗
龟作为“四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颇受中国人的崇敬。中国的龟崇拜经历了动物崇拜和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到灵物崇拜的过程,这一点在考古史上也得到了证实——在距今五千年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和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中就曾先后出土了三件随葬的玉龟⑥,代表了先民对龟的特殊信仰。这种特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文化典籍中,一个极为显著的表现就在于对于一些帝王圣贤的外貌或品性多以“龟背”或“龟龙”形容。如《史记正义》引《河图》云:“帝刘季口角载胜,斗胸,龟背,龙股,长七尺八寸。”⑦刘焯乃隋代大经学家,《隋书》在记载他的长相时也说他“犀额龟背,望高视远,聪敏沉深,弱不好弄”⑧。被道教视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出生时不仅“异香满室”,而且“生而金形木质,道骨仙风,鹤顶龟背……日记万言”⑨。
不仅如此,“龟龙”一词,在汉唐时期还一度成为“社会精英”、“人中之杰”的代名词。汉文学家扬雄曾道:“今子乃以鸱枭而笑凤凰,执堰蜓而嘲龟龙,不亦病乎!”⑩唐代杜公墓志铭也有“冠功臣之表,近天子之光,为时龟龙”的话语。对于“龟龙”一词,有学者认为:“在龟文化渐抑,龙文化日兴的‘过渡阶段’,龟与龙曾在文化舞台上平分秋色,以致有‘龟龙’一说。因其时之古人以龟、龙皆为灵物,且地位平起平坐,乃生出此一合成词。”由此可见,中国有着悠久的崇龟历史,不仅汉族人民崇龟,一些少数民族如赫哲族、侗族等也崇龟,而且,“崇龟习俗还传到了日本。在中国崇龟习俗影响下,日本人至今以龟为荣”。“反观古代韩国,似乎一开始对龟就无好感。上面如许丰富多彩的龟文化之风似乎没有吹进朝鲜半岛”。
所以,《陕溪太氏族谱》中对乞乞仲象“花面龟背”的描写很明显并不是来源于朝鲜本土文化的影响,而是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展现。
(二)星象感生
星象感生神话也是中国古代感生神话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在《陕溪太氏族谱》中所记载的渤海国君主感生神话传说中,首领乞乞仲象乃其母感“狗狡星”而生,大祚荣乃其母时氏梦吞北斗星精而得孕。下面就对“北斗星”与“狗狡星”进行分析。
1. 北斗崇拜
北斗崇拜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重要神话观念之一,它的产生和形成,“既与我国远古的天文地理条件分不开,也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与原始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结合在一起”,对于北斗的信仰,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据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墓主北侧布有蚌塑三角形图案,紧接蚌塑三角形图案的东侧横置两根人的胫骨。这毫无疑问是北斗星的图像”。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也多次出现祭斗的记载,汉代以降,北斗题材的壁画、石刻、墓砖及随葬品更加常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北斗的崇拜和信仰的普遍性。
在我国的典籍中,关于北斗的感生神话亦颇为常见,如黄帝的母亲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孕二十月于寿丘生黄帝;黄帝之子少昊,其母亲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意感生少昊于穷桑;黄帝之孙颛顼,其母曰女枢,金天氏之末,瑶光之星贯日如虹,感女枢于幽房之宫。
狼星,又称贪狼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我国古典史籍中也有感贪狼星而生的神话。如成汤乃狼星之精感黑龙而生。周文王姬昌乃狼星之精。
到了汉代,北斗星渐而成为道教的宗教神,并出现了《北斗经》(一般也称《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关于《北斗经》的作者,古来大都以为出自张道陵,其间虽有疑之者,但毕竟少见”。宋代皇帝十分宠信道教,南宋孝宗赵昚皇帝严事北斗,乾道八年(1172年)建殿以旧斋殿为之,淳熙三年(1176年)更建观令附太乙宫名,观与殿皆曰璇玑,咸淳三年(1267年)改观曰臻福,殿曰北辰,皆赐以御匾。不仅如此,宋代还供奉北斗神像。兹引维淳熙三年《太乙宫修盖璇玑观毕工奉安神像时前奏告还北斗神像祝文》:
维淳熙三年岁次丙申某月朔日,皇帝昚谨遣某官,敢昭告于北斗阳明太尉府天英贪狼星君、北斗阴精上宰府天任巨门星君、北斗真人司空府天柱禄存星君、北斗真冥逰击府天心文曲星君、北斗丹元斗君府天禽亷贞星君、北斗北极太常府天辅武曲星君、北斗天关上帝府天冲破军星君并阖观之神:伏以维北有斗,象垂太微,运平四时,斟酌元气。君人奉若,其敢弗钦?比新琳祠,寅事真像。绢期安奉,预布诚悰。御名。
由此可见,宋代皇帝对北斗的崇拜。
汉代以后,伴随道教传入朝鲜半岛,北斗文化逐渐被当地人所接受,在朝鲜半岛所流行的天神崇拜中也出现了北斗崇拜的内容。故有学者认为:“星斗信仰是道教在朝鲜传播的象征符号之一,并逐渐演化为富有朝鲜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唐初武德七年(624年),高句丽王荣留王时期,唐高祖李渊“遣前刑部尚书沈叔安往册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仍将天尊像及道士往彼,为之讲 《老子》,其王及道俗等观听者数千人”,这是道教传入朝鲜半岛的最早记载。唐贞观十六年(642年),高句丽宝藏王即位,掌握军政大权的渊盖苏文(603—665年)奏请国王说:“鼎有三足,国有三教,臣见国中,唯有儒释,无道教,故国危矣。”宝藏王乃“奏唐请之。太宗遣叙叔达等道士八人,兼赐 《老子道德经》。王喜以佛寺为道馆,尊道士坐儒士之上”。由此可知,朝鲜半岛的北斗崇拜是伴随着中国道教的传入而兴起的,其星斗感生神话具有着较强的中国文化因素。
2.狗狡星
《陕溪太氏族谱》中所载的“狗狡星”这一词语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尚未查到所载,但是在宗教宝卷中确有所载。宝卷是“在宗教(佛教和明清各民间教派)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仪轨演唱的一种说唱文本”,主要流行于宋代以后。在宝卷中,“狗狡星”主要是“哭闹”“破败”两种意思。
(1)娃娃哭闹
在我国河西宝卷的《吴彦能摆灯宝卷》中有“却说当地土地说:‘天曹官有难,遭在狗狡星手里,阳寿未满,后还有大富大贵我且看守,让众神来救。’那四个值日功曹奏知玉帝”的记载。这里的天曹官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田仲祥,其与天上的掌扇公主(即罗凤英)有段姻缘,玉帝将其降下凡尘与之完婚,可是在下凡过程中惊醒了在南门睡觉的狗狡星,狗狡星下凡变作吴彦能霸占了掌扇公主罗凤英,所以此书对“狗狡星”的解释,即“狗狡星:狡猾蛮缠, 缠言,娃娃缠人、烦人,责他为狗狡星。此指坏人”。由此可知,狗狡星是形容狡猾蛮缠坏人的贬义词。
(2)破败
分别流行于中国北方和吴方言区,共叙“熊子贵休妻”故事的《白马宝卷》〔清嘉庆九年(1804年)金陵荣盛堂刻本〕和《大盛宝卷》(抄写于1926年,现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也有关于“狗狡星”的记载。这里的“狗狡星”与上述的“狡猾蛮缠”、“娃娃哭闹”的意思不同,而是“破败”的意思。《白马宝卷》中“熊子贵休妻”的故事情节大概如下:故事的男主人公熊子贵,娶了杜金定,育有一子一女,子名小玄玄,女名观音奴。 算命先生断言杜金定乃九天仙女下凡将富贵至极,熊子贵乃狗狡星转世,终贫穷破落。熊子贵不信命,休妻再续,最终破落不堪。由此可见,这个故事里的“狗狡星”也是贬义,甚至可以理解为“败家子”。
另外,在北方许多宝卷中还出现过“破败星”这一星宿。《手巾宝卷》中的李氏是破败星。周启晋先生藏明末抄本。《佛说留子忠贤良宝卷》中的马氏是破败星。山西大学李豫先生藏清末介休抄本。《牧羊宝卷》中的宋氏是破败星。山西大先生藏清同治二年介休抄本。这些宝卷描述的“破败星”和 《白马宝卷》《大盛宝卷》 卷中描述的“狗狡星”都是同类,所以可以将“狗狡星”理解为“破败星”的同义语。
(三) 阴符与风角
在《陕溪太氏族谱》中载,乞乞仲象常独行山谷中,偶遇一道士授阴符风角之书三卷。这阴符、风角之书亦是中国古代固有之书。
1.《阴符经》
《阴符经解》一卷,旧本题黄帝传。有太公、范蠡、鬼谷子、汉代张良、三国诸葛亮、唐代李筌六家注。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苏秦,也曾“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不仅如此,《旧唐书》人物列传中也提到《阴符经》。“张果者,不知何许人也。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晋间,时人传其有长年秘术。自云年数百岁矣。常著《阴符经解》。”到了宋代朱子曾撰《阴符经考异》一卷。宋夏元鼎撰《阴符经讲义》四卷。辽代,耶律倍“初市书至万卷,藏于医巫闾绝顶之望海堂。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概之术。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此外,《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也记载了许多关于阴符经的书籍。
2.风角
风角,是汉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占术,“为杂占候大抵推步纬度者,少测验祥异者多体例,亦颇冗沓,盖方技之流杂抄占书为之耳”。此书在汉代的典籍中就有所载。在《后汉书·方术传序》记载:“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于事也。”汉代郎凯,“父宗,字仲绥,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算、六日七分,能望气占候吉凶,常卖卜自奉”。何休也曾“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不仅如此,晋朝的“台产,字国俊,上洛人,汉侍中崇之后也。少专京氏《易》善图谶、秘纬、天文、洛书、风角、 星算、六日、七分之学”。
《陕溪太氏族谱》对渤海国帝王世系的记载主袭自两《唐书》,其他奇谈怪论皆成书于后,且无史料佐证,不足为信。神话传说虽荒诞不经,但是透过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了解成书之时作者的文化倾向性。通过对《陕溪太氏族谱》中渤海国神话传说的描述,我们发现这些神话传说体现了该书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知与认同。
另外,族谱中的“狗狡星”的星象感生神话,也进一步证明了《陕溪太氏族谱》成书时间应在宋代以后,因为“狗狡星”出自民间流传的宝卷,而宝卷主要流行于宋代。“狗狡星”乃“烦人”“破败”之星,《陕溪太氏族谱》的作者能将自己的祖先描述成感“狗狡星”而生,可见其所载史实的荒诞性。
注 释:
①②朴洪甲:《渤海遗民大氏在朝鲜半岛的定居过程》,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volume4,number2(Dec 2007):76—89.
③ 傅德华编:《日据时期朝鲜刊刻汉籍文献目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82页。
④ 刘晓东、孙秀仁:《渤海货币研究二题——“新史料”辨伪与“自铸币”考实》,《北方文物》1995年第1期。
⑤ 雷里里:《试论感生神话文化内涵的演变》,《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第2期。
⑥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1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8期。陈剩勇:《东南地区:夏文化的萌发与崛起——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文化圈的比较研究探寻夏文化》,《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⑧ 《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1718。
⑨ 《新增月日纪》古卷之四上《金楼子卷一·兴王篇一》。
⑩ 陈宏天、赵福海等:《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
〔责任编辑、校对 王孝华〕
綦中明,男,1981年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刘丽华,女,1981年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邮编 157011。
K242
A
1001-0483(2017)02-0089-05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渤海国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D2015001);2016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渤海国遗裔的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ZW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