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 勇 穆昊杰
“VR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一种“媒介技术决定论”的分析视角
文/陈 勇 穆昊杰
“VR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并由此产生新的新闻报道样式,即“沉浸式新闻”。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以及新闻传播过程。本文以“媒介技术决定论”为分析视角探讨“VR技术”给新闻报道带来的影响,分析“VR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发展和不足,为今后新闻报道做借鉴之用。
VR技术 新闻报道 媒介技术决定论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种互动式的计算机模拟环境,能感知用户的状态和行为,替换或者加强对一种或多种感知系统的感官反馈信息,从而使用户获得一种沉浸在模拟环境(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当用户使用“VR技术”时,其会因用户进行360度旋转改变方向,从而呈现出与现实环境一样的虚拟感觉。在进入“VR技术”营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中,受众可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去感受虚拟世界,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而“VR技术”呈现给受众的是一种仿真的“体验”,相对于电视视频、报纸等,其所呈现的不再只是一个画面、一种声音和一段文字。“VR技术”最早用于军事领域。2015年8月,美国广播公司(ABC)首先推出了虚拟现实新闻报道,让读者能够在叙利亚等新闻现场中自由走动,了解当地发生的事件,这是“VR技术”第一次用于新闻报道中。国内在2016年初开始了“VR技术+新闻”的新闻报道模式。在2016年两会报道上,各大网站将全景摄像机和“VR技术”应用到记录两会的盛况,如新华网、新浪新闻、搜狐新闻、中新网等,央视也专门开辟了央视“VR频道”看两会。
关于技术决定论,于光远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下的定义:通常是指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技术决定论把技术看成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
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也带来诸多后遗症,技术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要论题。维护和推崇技术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雅克·埃吕尔、培根、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等人;对技术影响持批判态度的学者则有鲍德里亚和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等。
技术决定论又分为“硬技术决定论”和“软技术决定论”两种,关键区分为技术在多大程度上是“自主”影响社会变迁的,而这种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往往是单向性的。也有学者在“硬和软”之间加入第三种“生态技术决定论”。“生态技术决定论”是指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在大至全球、小至人类某一小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这种影响受到含有诸多生态因素的大环境和小环境中生态因子的作用。传播技术和社会影响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循环往复作用的复杂关系。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研究“技术决定论”与“媒介环境学派”的差异,虽然其两者间存在着差异,但“媒介环境学派”的众多代表人物是技术决定论的拥护者;在近几年的“技术决定论”研究中,“媒介环境学派”成为“技术决定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沉浸式新闻”是一种使观众能够对新闻中的故事或者场景获得第一人称视角体验的新闻生产方式。相对于戴维森的“第三人效果”,这种强调“第一人”的重要性,并以第一人称视角和感受去获得虚拟技术所重构的新闻信息。
(一)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改变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中,往往是媒体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新型的新闻生产中,媒体人受到冲击是必然的。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抓取及消息的写作等方面,智能机器人将越来越介入新闻生产环节,从而导致新闻传播渠道不再只局限于报纸、电视、网站等传统新闻媒介,尤其基于“VR技术”产生的“沉浸式新闻报道”,受众的接受信息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新闻内容表达方式。“沉浸式新闻”的内容表达,主要表现在大型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如在两会期间,搜狐网的“两会新闻”板块便是“沉浸式新闻”最好的体现。在“全景看两会”板块中,利用“VR技术”全面地展示了两会情况,其让新闻记者更真实地抓取新闻要素,颠覆了受众和信息接收的交互关系。如人大代表的住处、车辆以及会议外场记者活动情况,让受众延伸身体上的各个器官去接触新闻现场。基于对技术作为一种媒介的肯定,于光远先生认为“技术决定论”是指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技术决定论”把技术当成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而部分学者对“媒介”作为一种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从而形成以英尼斯、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多伦多学派,以媒介研究为切入角度探讨媒介本身对传播乃至社会的作用。
在往年“两会”的报道上,电视和微博报道占据主导地位。但2016年两会期间,央视开通VR直播频道,以及搜狐、新浪、网易等网站都小试牛刀,以“VR+新闻”的报道方式呈现两会盛况。而对于一个普通的受众来讲,“两会”更多表现为抽象的概念,但利用“VR技术”报道“两会”,使受众认知更加立体化、饱满化。
2.传播路径。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微博、微信作为新闻载体已然成为常态,对受众的影响以及舆论引导形成固定的路线。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丹尼利恩和瑞斯提出“媒介间议程设置”理论。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他们作为新闻传播载体的有益补充,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影响愈来愈大。“媒介间议程设置”便存在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其中包括“共鸣效果”和“溢散效果”,即事件的发展无非是从传统媒体流向新媒体,或反向流之。由此看来,对于新闻的传播,传播载体并无新意,传播内容也无新奇。“太阳之下,再无新鲜事。”在麦克卢汉的眼中,信息内容本身的差异性很小。以当下眼光看待麦克卢汉的论断并非没有道理,新闻信息内容的传播,是由“把关人”筛选后才流向受众,所以,在固定相似的传播内容下,新型的信息载体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并非新鲜的内容却焕发新的活力。
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的定义应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前者着重表达传递内容的重要性;后者则重视仪式观,不看重传播说服,而是把看报纸或者看新闻作为某种神圣的宗教仪式。中国人民大学的王亦高认为,传播仪式观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强调文化的共享,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社会。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归根结底是对传播内容的重大挑战,认为参与新闻传播如同出席一次仪式、参加一次弥撒。在“沉浸式新闻”中,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注重“体验和享受”,体验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新闻异同。
(二)受众参与接受方式改变
1.“身临其境”的观感。麦克卢汉所研究的媒介并不局限于电视(当时最新型的媒介)。他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他眼中的媒介是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接触的中介,任何工具(汽车、时钟、服装)、象征符号(数字、语言、广告)、交往形式(货币、游戏)都可以称为媒介。作为新型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中,“VR技术”显然成为一种新媒介。这种媒介实现全方位视角呈现新闻现场,使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的氛围。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中提到,虚拟现实通过让眼睛接收到在真实情境中才能接收到的信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产生动感。在虚拟环境中,人们感觉到的身体误以为是自己的真实身体,从而引发参与虚拟环境的情感共鸣。当然,成功的虚拟环境能改变用户的情绪,使人像在现实中一样感到高兴、害怕、焦虑等。
在2016年,两会中的报道中,搜狐网站主打“全景看两会”板块,内容包括进门看、离驻地、乘大巴、进广场、入会堂、探会场、吃自助、回驻地共八项景象,清楚直观、全面地展现了人大代表的行程,其中在每一个场景中,都有“看重点”的小标志,点击“看重点”便会出现两会场景的详细解释。相较于之前的两会报道,受众只能平面化和片面化地了解两会的情况,通过“VR技术”则可以全方位了解两会中任何一个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两会现场氛围,让每个受众有种当人大代表的“代入感”。麦克卢汉说,媒介延伸了人体的器官,而他口中的延伸却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如眼镜、望远镜、电视等延伸了人的眼睛;而“VR技术”却加大了这种延伸,除了感官上的替代,更突出的是感觉上的延伸。正是延伸的加大,才会形成“身临其境”的观感模式。除此之外,在突破时空限制的程度更加深层次,“VR技术”展现的景象为全景,但也注重细节,所以,在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上,“VR技术”比电视、微博、微信传达两会场景和信息更加还原真实和突出细节。
2.新奇的视角。2015年11月,《纽约时报》推出新闻虚拟现实客户端“NYT VR”,这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虚拟现实新闻APP,用户通过下载“NYT VR”APP,点击进入每条新闻内容,便能真切地感受“VR技术”所呈现的新闻现场。
在2015年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巴黎共发生5次爆炸,5次枪击;其中,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3次爆炸。在此次大型突发性恐怖袭击事件中,国外各大媒体争分夺秒地对事件进行报道,除了常规性的新闻报道,《纽约时报》的虚拟现实客户端“NYT VR”,却利用“VR技术”成功地把远在千里的受众带到发生过恐怖袭击的现场,让受众亲身体验跨时空的新闻现场。伊尼斯认为媒介具有偏向性,在《传播的偏向》中,伊尼斯把媒介划分为“偏时间的媒介”和“偏空间的媒介”,前者是重视保存时间长久性,后者是具有便于携带性,但按照伊尼斯的划分,“VR技术”显然并不是具体归属于某一类,因为“VR技术”既具有跨越时空性,也具有便携性更具有长久保存性。
以“沉浸式”的视角看待新闻事件的全貌,显然比电视新闻更具有现场感,比文字新闻更具有动态感,从第一视角“亲身体验”经历、目睹新闻故事,这种新奇的报道视角和受众接受视角,使得受众可以获得与阅读、观看不同的体验。
1.选题局限。在技术决定论研究中,不再停留在技术对社会影响研究的浅显层面,而多数研究是基于媒介的文化研究。“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仅是一个技术手段,目前并不含有任何文化意义。在媒介研究经典中,无论是哥伦比亚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多伦多学派以及英国文化研究都是基于媒介而产生的文化研究。张珊珊认为虚拟新闻应用包括三部分,即虚拟现实新闻作为多媒体报道的一部分、新闻纪录片或新闻专题片、新闻直播。而在新闻报道中,并不局限于这三个方面,虽然新媒体报道、专题片以及新闻直播是当下新闻报道最主要的内容形式,但对于重要性和显著性较低的新闻,投入成本较大的“VR技术”,将会对财力一般的媒体造成重大冲击。往往较高的制作成本也加大了媒体投入的风险,正是由于较高的技术支持和成本限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多应用于重大事件的直播和深度调查性新闻报道,包括《纽约时报》等媒体也处于探索阶段,我国新闻网站的“VR技术”应用也仅是刚刚起步,对于未来虚拟现实新闻的发展方向也有待于继续探索。所以,在技术决定论视角下,技术的重大影响并不能掩盖新闻内容的呈现,而成本较高的新技术,往往会影响新闻报道的选题以及运作。
2.伦理局限。在研究虚拟现实新闻的实质上,众多学者也对此提出了争议,其中Kathleen Culver就提出了一系列虚拟现实新闻应该考虑的伦理问题。包括在虚拟现实中,什么是现实?以及新闻视频、音频是以何种标准来进行剪辑的?如何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以及暴力和血腥场面会给受众造成何种心理影响?
关于虚拟现实的“现实”界定,学者们也众说纷纭,其中涉及新闻客观性。是否利用“VR技术”呈现新闻现场,便是真实情况?美国著名新闻人李普曼有一个“探照灯”的隐喻。在他看来,媒体像是探照灯,灯照到哪里,人们就关注到哪里。“VR技术”作为一种新媒介,如何利用它将新闻信息传递至受众,如何利用其呈现新闻现场以及表现哪个新闻现场,往往是由“人”来决定。所以,利用“VR技术”传播新闻信息,它仅仅只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而已。在表现新闻现场时,是否可以保证新闻的客观性,也是值得去思考。然而,真实客观的“镜子式”的反映,是对“VR技术”应用在报道新闻现场的肯定,但不免片段式表达,再次陷入片面以及带有倾向性的发展轨道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总是热衷于主观心理事件,把现实与人的态度及经验相融合,按照自己的主张去接受被描述的意识经验,并会设身处地把感情和同理心融入现实景象中。在虚拟现实新闻中,由于受众“身临其境”沉浸于某个新闻场景中,往往便会忽略新闻事件本身,更不会关注新闻价值何存。
技术的革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但在早期的文化研究中,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多批评大众文化,他们认为社会的进步,包括技术的进步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阐释了照相机的产生让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成为快速复制的廉价品。对于绝对化“技术决定论”,现在的学者对其并无肯定之意。雷蒙德·威廉姆斯认为,人们不但要拒绝所有形式的科技决定论,同时也得自我警惕,不要以为科技完全是被外在力量所决定,媒介一旦被发明出来就拥有了它自身的逻辑和结构。在威廉姆斯眼中,技术并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但要深刻认识到新技术存在的合理性。“VR技术”可以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其内在的逻辑发展是符合新闻消息传播载体的要求。然而新技术也可能会脱离人类最初的构想,正如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也带来网瘾、网络暴力等负面因素。
媒介的发展史,也是人类进步史、思想发展史。从文字、报纸、电报、电视、网络等媒介产生,依附于媒介所产生的文化,积极推动着文明向前发展,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普及,再到消费社会、娱乐至上、泛娱乐化的形成,都是媒介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
对虚拟现实新闻的发展来说,新技术是一个载体,但需要考虑设备的成本以及可操作性等,终归却要回到新闻价值母题,即新闻内容的呈现,如何不被技术所束缚,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讲述新闻故事,是新闻信息传播的更高要求。麦克卢汉指出:“我强调媒介是讯息,而不说内容是讯息,不是说内容没有扮演角色,而是说,其扮演的是配角。”所以,麦克卢汉并没有绝对化技术的影响力,而是相对于讯息内容,他更看重讯息载体。技术决定论从20世纪20年代提出后,由浅入深地探讨了技术对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虽有不少人反对技术决定的立论,但却不能磨灭技术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VR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中,革新了新闻内容表达方式与传播途径,但也因新技术带来了种种局限,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新技术,传播更加精良的新闻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伦理规范,是目前虚拟现实新闻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新闻发布模式与危机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SA0064)、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级培育项目(项目编号:13C012 )的阶段成果。
[1]MMihelj,DNovak,SBegu.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M].Springer Netherlands,2014.
[2]徐梓淇,刘钢.从媒介的发展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兼论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的贫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01).
[3]梁颐,刘华.媒介技术决定论的生态视角——基于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的思考[J].新闻界,2013(07).
[4]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张珊珊.虚拟现实新闻的现在和未来[J].新闻界,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