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语境下环境设计中地方材料的当代演绎
——以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为例

2017-01-30 08:10向业容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6期
关键词:干栏黔东南民居

向业容 樊 燕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建构语境下环境设计中地方材料的当代演绎
——以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为例

向业容 樊 燕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本文以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建造材料为例,分析了地方材料的属性,并通过中国当代建筑师使用地方材料的实例,总结出环境设计中运用地方材料的当代建构策略,倡导在设计与实践中对传统地方材料的思考与运用。

建构;环境设计;干栏民居;地方材料

地方材料是表达环境设计地域文化情感的重要手段,是人与环境接触的介质。中国传统民居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观,而今,中国的设计师们也对传统文化和地域特性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出现了一大批使用地方材料、具有传统精神意蕴的经典设计案例。作为环境空间中最重要的表面感知元素,材料对空间意向的营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本体性的回归和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创新性地使用传统地方材料已成为环境设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材料的属性——以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为例

地方材料,即某个地方的材料,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使用,植根于地方,依托于地域性。由于地理气候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具有鲜明特点与个性的地方材料,结合不同的建构技术与空间处理方式,形成了各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比如,同属干栏式民居的云南傣族“竹楼”、广西壮族“麻栏”与黔东南苗族“半边楼”,却因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和因地制宜的材料使用策略而呈现差异。以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为例,苗族干栏民居是全干栏在山地创造性发展的独特类型,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表达。在建造用料上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以木材为主,辅以石、泥、灰、竹、瓦等传统地方材料。在木材的选用上,均以当地出产的木材为主,枫木为首选,其次是杉木,再次是枞木,其他树木均被看作杂木,一般不作建房材料。石、泥、灰等材料,常用来打造房屋地基及台阶,竹则常以竹片和竹条的形式镶入墙内为筋作为支撑之用,而瓦则用于屋顶。

(一)地方材料的地点性

地方材料通过其自身的色彩、肌理与质感,反映出建筑所承载的地域性特征,例如赖特在他的有机建筑中的石材墙体,隈研吾的长城脚下竹屋的竹墙及隔断,李晓东在篱苑书屋中使用的大量柴火棍,都是对地域文化的精彩演绎。以干栏民居为例,从分布形态看,传统木构多在林区,在木材匮乏的地方用其他材料如土、石代之,出现了全石构干栏,可见,干栏民居因不同地方材料的使用而形式多样。黔东南的苗族干栏民居,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丰富的物产——枫木、杉木为主,石、灰、瓦等为辅,这些材料本身以及它们的色彩、质感、技术等都与黔东南这一地域和谐共生,具有素朴、粗犷的外观质感。

(二)地方材料的文化性

瑞士建筑大师彼得·卒姆托认为,在设计时必须不断发问,在某个特定空间应该使用什么材料以及这些材料赋予空间什么样的意义。长城脚下的“竹屋”,从建筑的外墙到室内吊顶、隔断、地板、家具、竹门、竹帘、家具甚至卫生间脸盆,都采用了竹作为材料。建筑师隈研吾认为,竹子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与象征,在长城脚下建造这样一座竹屋,蕴含了特有的东方文化气质,更加具有文化意义。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所使用的木、石、泥、灰、竹、瓦等传统地方材料中,木材特有的温暖质感、竹材轻盈的结构美、石泥灰的质朴美,是这一地区人民朴实的审美意识的体现,是地域文化情感和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

二、地方材料与建构文化

“建构”文化形成于19世纪德国建筑理论家的一系列学术研究,“建构”理论在19、20世纪逐渐完善,意指在物质层面,建造如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建筑理论家弗兰姆普敦认为“建构”包涵文化和技术两方面的意义,是“诗意的建造”,突显了“建构”的艺术性。在国内,冯纪忠先生的看法基本涵盖了“建构”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建构”就是将材料组织成物,并表达一定的情感。[1]由于全球化的高度发达,当今环境艺术的地域性特征逐渐消失,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相似的设计,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与可识别性越来越低。而“建构”概念提倡的地域性差别,正符合环境艺术设计所需具有的地域精神与场所精神,通过在设计中运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建造工艺,既保留了地域特征使其具有可识别性,又抵御了全球化日益相同的趋势。

材料在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的“建构”要求结合特定的地域文化,研究材料的建造和表达。在建构语境下,以新的方式对地方材料进行创造性使用和组合,是对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三、环境设计中地方材料的当代建构

(一)遵从材料本地性的建构

在环境设计中,首先需遵循植根于地方的选材策略。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观向来都遵循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就地取材的原则,因此出现了如干栏的木构、西北的生土结构、西藏的石构等各异的建构方式,材料的选择都植根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以李晓东设计的云南丽江玉湖完小为例,其设计理念建立在当地建造技术和民居材料的基础之上,采用了当地传统的“木骨石墙”,以石灰石和松木为主要材料,在墙面和地面铺装中,大量运用了当地的白色石灰沉积岩和卵石,工匠们技术成熟,方便廉价。在设计形式上,是对当地纳西民居传统元素的提炼、简化与演绎,比如山墙的装饰,来源于传统晾谷架的木制格栅。同样,刘克成在富平陶艺馆室内对当地砖材的应用,标准营造事务所在雅鲁藏布江派镇码头中室内外墙面和地面的石头以及室内地面和天花上满铺的松木板,马清运在父亲住宅中石墙和下沉庭院中的鹅卵石铺装,都是通过就地取材的策略演绎了当地的环境和文化。

(二)地方材料的多元化建构

很多地方材料,在传统民居中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比如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的木材、石材和竹。然而当钢、混凝土等稳固性和耐久性更好的结构材料普遍使用之后,这些传统结构材料正以多元的方式及“文化符号”逐渐成为了维护、分隔或装饰材料。如黔东南黎平侗赏艺术主题酒店,以砖混为墙体结构材料代替了传统的木构,木材则用作墙体的维护材料,室内多采用木板、欧松板、木条为隔断,在室内外都使用了当地材料木材,但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对材料使用的创新。而王澍在象山校区教学楼中,对传统材料瓦进行了非常规的使用,将人们普遍认为只应在屋顶上使用的瓦片,从屋顶延续到墙面。同样,他运用地方材料和传统手法,借鉴浙南古廊桥编木拱结构,设计了南宋御街博物馆木构瓦面的多折屋顶,曲折有致而富于变化。可见,传统材料使用方式的转变和材料的创新性运用,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形态。

(三)地方材料的戏剧性建构

在设计中使用传统地方材料,但这些材料的建造方式却非传统,而是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以碰撞的方式将新旧材料组合在一起。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超过两百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收集到象山,这些可能被视为垃圾抛弃的东西在这里被循环利用。”[2]这些“二手”瓦片,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更体现王澍所诠释的中国传统营造观。瓦片墙在施工时需浇筑混凝土衬墙后再层层叠砌,但工匠并不会这种工艺,最后的解决办法是通过电脑模拟出瓦片墙的立面效果,在施工时根据模拟效果先在衬墙上划分出区域分界线,再对每一个面墙进行独立放样。于是,瓦片通过技术革新,戏剧性地呈现了出来。

在建构语言上,很多建筑师一直在避免刻意地使用地域符号。比如李晓东,从丽江玉湖完小到淼庐私人会所,都试图采用适当的现代语汇解释经典空间。[3]淼庐以灰色的瓦和木色百叶为主调,围合的天井、外廊,一看就让人想到纳西民居。淼庐采用钢结构,木柱与地面、木梁之间交接的钢节点,均匀如纱的木百叶饰面,平直的水院,手工质感的卵石地面,自然朴实的岩石院墙,是当地材料与现代技术之间简洁明了的结合,是设计师通过现代设计语言对当地材料和传统空间意向做出的回应。王澍也曾在对象山校区的解读中说到,“瓦在我眼中并不仅仅是种建筑材料,它代表了一种境界”,他更关注的是“那个曾经充满了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4]

可见,深入挖掘地方材料在当代语境下的建构策略,赋予地方材料当代背景下的时代特征,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中的木、石、泥、灰、竹、瓦等传统地方材料,如何在设计全球化背景下体现自身的价值,有以上几点当代建构策略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

[1]郑小东.建构语境下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材料的使用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2(12):168

[2]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转塘校园设计[J].世界建筑,2005(8):104.

[3]李晓东.注释天热——云南丽江淼庐[J].世界建筑,2010(10):4.

[4]郭龙.地域性文化语境下的建筑表皮材料语言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5).

TU39

A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MD15E021)。

向业容(1982-),女,重庆人,硕士,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樊燕(1980-),女,重庆人,硕士,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干栏黔东南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遇见黔东南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干栏式苗族民居建筑艺术及其现代传承
诗书画苑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寻味贵州——黔东南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