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2017-01-30 09:07:38印晓鸥
山西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众创作

印晓鸥

南京政治学院八队,江苏 南京 210003



浅析微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印晓鸥

南京政治学院八队,江苏 南京 210003

作为新生创作的艺术形态的微电影,其创作的是小情境、小故事或者小片段,在内容方面贴近我们生活,从而满足现在广大受众心理上游戏化、碎片化的需求。除此以外,微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存在的高高在上的形象,低风险、低成本、低门槛以及高参与性,这些因素就变成怀揣电影梦的发烧友们实现他们导演梦最好的选择。

一、微电影的定义

“微电影”这个词最先被凯迪拉克提出,被称作中国第一部微电影的是凯迪拉克为自己品牌做出的一则名叫《一触即发》的广告。之后,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微电影百花齐放,其中《老男孩》点击量最高,《老男孩》没有对其进行宣传,但造成了在全国范围的轰动。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模式,通过引发互动的病毒式传播,作为“微传播”的概念,从而形成大众传播效果。

微电影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紧凑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情节紧密相连,丝丝相扣;第二,草根性,只要有摄影机,便可以制作微电影;第三,互动性,在各平台观看的同时,可以发弹幕,从而讨论、分享剧情;第四,便利性,微电影在各种移动新媒体均可以被播放。

二、微电影的产生

现在再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上,影视领域的竞争都非常激烈,热门电视剧、电影的版权价格比较高昂。其拥有很大的运营成本,这使得这些网站寻找其他的出路。这种情形下,微电影便成为很好的一种选择。除了其制作成本低,而且还能保证门户网站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且也可以控制微电影的投资风险。

在微博、微信、微小说等“微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媒体会因人们对媒体的消费需求而不断改变。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变大,已经很难抽出时间去看电视或看电影。当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成为大众的需要时,我们希望通过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所以人们每天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上,而微电影这种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也就应运而生。

随着网民素质的提高,生硬单调的广告再也没有市场,广大网民对广告品质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广告成为新的行业趋势。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益达口香糖的“酸、甜、苦、辣”广告的出现,不仅让观众获得视觉盛宴,同时也对消费者灌输了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由此看来,微电影类型的广告更有针对性,针对具有购买力的观众。同时,企业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巧妙地结合,通过微电影的故事表达,使观众对品牌的认同感不断提升。

三、微电影特征

微电影作为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一方面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建立起受众对品牌的信任。概括来说,微电影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微传播性

在手机上网成为新的信息获取和娱乐方式之后。网络媒体盈利,已经向“微”的特性靠拢。在此背景下,微电影以其“微”的特性,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为品牌传播提供新的方向。

(二)草根性

微电影的制作低门槛,广大网民可以广泛参与。高性能摄像设备价格下降,使得微电影的拍摄可以使更多普通人所参与。只要具备拍摄的基本技能,并不需要资金投入,只需要一部DV就能够完成微电影的创作,这也使得微电影成为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创作。更多人可以参与创作微电影,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创意在微电影中呈现。由于创作周期短,微电影也可以对社会热点的进行关注,造成“蝴蝶效应”,形成全国性的热门话题。

(三)广告电影化

微电影广告将企业的产品、精神和文化与电影故事情节相融合,从而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比如新百伦的“青春”系列和“三原色”系列广告。益达口香糖的“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将叙事主线放在了青春与爱情上。通过电影故事让受众对产品甚至是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受众感受到企业的内涵,使受众的心灵得到触动,为赢得受众对品牌的信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制作多元化

各影视机构和视频网站开始投入更多财力和精力来制作微电影。广告商用微电影推销自己的产品,各大门户网站也使用微电影来宣传自己的品牌,甚至院线电影也通过微电影来宣传。多元社会为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条件。同时因创作成本低,很多高校往往鼓励学生参与微电影的创作。学生的创作实践以及业余爱好者的各种尝试,也使微电影作品受到了专业平台的重视。比如很多“校园原创微电影”中的作品,大部分是由微电影业余爱好者们自发制作的。

四、微电影的发展

(一)内容为王

传统电影把宣传作为其主旋律,微电影则是注重是否具有趣味性。因为微电影本身的性质,从而决定了其必须得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并且让观众产生继续观看的欲望。从而微电影就得不仅在内容方面有趣、新鲜,而且还得贴近观众的生活。比如红极一时的叫兽易小星,他所制作的微电影就采用较为诙谐的网络语言,带给观众震撼、提醒、讯息、启发的各种不同审美体验。

(二)质量提升

各大网站加大对微电影制作的情况下,微电影数量每天都在增加。如何保证微电影的品质,成为各大网站思考的问题。好的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质量,即使数量再多,没有质量支撑,微电影就如同昙花一现,终究不能越走越远。

(三)人才需求增加

当今微电影的内容大多在爱情、亲情、梦想、青春这些方面较为密集,但是如果微电影希望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在影片的类型上拓展很多,比如情景片、纪录片、动画片等。所以创作微电影就得从剧本一直到导演,这一链条都要不断地注入新人。这就要求提高了人才需求,从而使微电影的创作人员必须同时涉及广告、电影这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

(四)渠道拓张

仅只有网络这一途径,微电影还不能呈现出最完美的传播效果。微电影在制作方面采用了像美剧“饥饿营销”的模式,边拍边播,从而先引起观众的兴趣,然后根据观众在播放过程的反馈对拍摄进行调整。在选择宣传渠道方面,不仅利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传播,而且还要具有意见领袖作用。有时还需要设置一些有奖问答的形式来鼓励网友,并对其进行转发,从而扩大传播效果。

[1]张波.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J].现代传播,2012(3).

[2]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2).

J

A

1006-0049-(2017)03-0273-01

猜你喜欢
受众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