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伟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探析唐寅仕女图绘画风格成因
徐 伟**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唐寅(1470-1523),明朝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在唐寅的众多绘画作品中,最有成就的就是仕女图,不仅展现出了极深的文人画涵养,让人产生美的享受,而且他打破了传统仕女画所刻画的对象,不仅为宫廷而且扩展到民间社会乃至下层社会,为中国仕女图绘画领域开创了新的章节,而且符合时代的审美趣味。这样独特的仕女图的绘画样式的行程与唐寅所处的社会和当时的主流文化关系极为密切。
唐寅生活在明朝中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了,所以当时资本主义也开始萌芽了,俗文化已逐渐成熟并流行起来,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期,仕女画开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一个流派的领袖吴伟,他们制作了很多世俗的仕女作品。大量表现世俗女子的绘画作品产生,因此唐寅也开始随大流,逐步建立了以“体现市民阶级审美趣味”为主题的作品类型,而宫妓、妓女等下层女性生活成为唐寅最喜欢描绘的内容,如《孟蜀宫妓图》、《陶谷赠词图》等作品都是,这与他在亲人一个个离开时的悲伤,仕途无望后的自暴自弃,一天天寻花问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中的《孟蜀宫妓图》刻画的是为博得上位,费心妆扮等候传唤的女子形象,此图造型独特、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唐寅高超的画艺。
这时期市民文化开始丰富和发展起来,贸易、手工业开始繁荣起来,商人的地位逐渐提高,奢靡之风开始蔓延,社会风气浮躁混乱,“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唐寅在经历了家庭变故、科举、受牵连入狱等大起大落后,逐渐养成了自暴自弃,放荡形骸的性格,且在城市繁荣,生活和思想观念也开始变得不一样,生性风流不羁的他开始喜欢出入烟花柳巷之地,在面对那些浓妆艳抹,穿着华丽衣服,但内心苦涩的妓女时,心里却产生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愫,他觉得在那里可以找到一点点心灵上的慰藉,惺惺相惜之意油然而生,尤其是在他人生的后半段,陪伴在他身边的就是妓女苏九娘。也正是这份独特的情愫与感情促使他开始以这类题材来创作,当然这对于他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对于当时绘画商品化的市场需求,他的这种题材深受大众喜爱。而且当时涌现出一大批“暴发户”,这批物质满足精神极度匮乏的“暴发户”开始结交文人墨客,当然大部分人也愿意与他们交往,这些“暴发户”想把自己伪装成好文知画的风雅之士。唐寅在创作时作品时,不断的揣摩和思考来满足这些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为了生活,他还描画了大批色情的春宫图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明清时期是封建时代华夏文化明显从强盛转为衰微的阶段,在审美观就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也是唐朝与明清对女性审美完全相反的现象。唐代仕女画中所表现的积极处世的享乐主义倾向在明代的画作中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对世态的幽怨,对生活的不知所措。这都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文化环境不同。
而明代中期的苏州是当时的文化高地,有人说明代中期的文艺史有一半是这里创造的,足可以说明当时苏州的文化有多繁荣,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浓烈的沃土上,儒学思想滋生,唐寅就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一点点成长起来了,追求仕途,兼济天下不仅仅是众多书生最初的梦想,唐寅也是这样规划着自己的人生,但现实太过冷酷无情,在经历了父母同胞相继离世,妻子出走,仕途失意的多重打击之后,一点点造就了放浪形骸,自暴自弃的唐寅,甚至是为了维持生计过起卖画为生的日子,所以唐寅的作品带有浓重的商业气息,相当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需要。当然唐寅在创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好多问题,比如说作为儒家弟子,儒学思想对他作品的影响和渗透,加上当时社会不同于儒学思想所包含的审美需求,这两个不同的内容影响着他的创作。且明代处于封建社会的转变阶段,在这个特殊阶段,好的思想观念还没稳定下来,社会却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旧事物和新事物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矛盾,思想斗争不断,而唐寅的仕女图中把这种转换时期的复杂表现的淋漓尽致。唐寅仕女作品中的题材主要是市民阶级中喜闻乐道的女性形象,而画中娇弱仕女的哀怨与忧思都与儒学思想中对于女子地位的判断有关,可以说唐寅仕女图是一个明代社会独有的产物。
根据上面的所有内容,唐寅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理想与现实得到升华,不同于俗世的美女形象,但却没有望不可及的感觉,更加吸引世人的目光。当人们在生活中对权力和生活的追求没法得到满足时,这时唐寅的仕女图刚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理想需求,成为他们空虚的精神生活的一味补品。
人生经历与社会变化成就了唐寅,同时也孕育了唐寅雅俗共赏的仕女形象,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理想与现实,诗书画完美结合的多元艺术风格。
唐寅的仕女绘画作品中,不仅展现出了极深的文人画涵养,让人产生美的享受,而且他打破了传统仕女画所刻画的对象,不仅为宫廷而是扩展到民间社会乃至下层社会,在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唐寅的仕女画淋漓尽致的从侧面反映了社会风尚和人们的需求,所以我觉得就是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致使唐寅的仕女画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而且还为仕女这一绘画领域开辟了新纪元。
[1]盛诗澜.唐寅绘画评传[J].书画艺术,2004.
[2]邱红革.浅析唐寅仕女画的艺术风格[J].美术大观,2011.8.
J
A
1006-0049-(2017)03-0265-01
**作者简介:徐伟(1982-),男,汉族,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史与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