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琎珏 刘义杰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浅议农村社区教育的供给*
金琎珏**刘义杰**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一)社区教育供给的主体——以政府为主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在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后,其供给主体较以前发生了一些变化,已经由单纯的政府供给转变为政府、市场和NGO组织三方共同供给。然而,据有关数据显示,现有农村社区教育供给中,由政府部门(或妇联等具有政府性质的单位)开展的科技宣讲、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等占供给问题的近80%,而其他供给主体的供给量仅为20%左右。
(二)社区教育供给的形式——以短期培训班为主
伴随农村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其供给的形式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但由于农民农业生产作息时间的限制,再加上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社区教育的供给形式难以形成长期的、规范的和稳定的培训教育形式。根据调查显示,现今的社区教育形式中,由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的以科普讲座、学术报告、农业生产技术专题培训等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占据主要地位。这种短期的培训班供给形式,使得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和效果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与实现。
(三)社区教育供给的内容——以农业科普为主
从供给的内容来看,虽然涉及文化知识扫盲、农业生产技术、手工艺品制作、生理卫生保健知识、环境保护知识、有关农村政策宣讲、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等诸多方面,但供给的内容主要还是以农业科普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技能、农业科学生产知识既能够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兴趣,又能够切合农民接受教育的需求。
(四)社区教育供给的效果——农民参与热情不高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供给的效果还是差强人意,农民参与的总体热情还不是非常高。一方面,农民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不够,总有人认为这是政府政绩工程,接受教育对自己产生不了什么好处。另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总体素质不高,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消化和吸收。因此,在开展社区教育时,农民表现出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即使去参与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并没有很好的去学习,从而导致整体的供给效果不理想。
(一)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宣传与引导
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宣传与引导,是制约农村社区教育供给的重要因素。因为,农民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正确认识其主要途径就是来自于政府的宣传与引导。而农民对其认识的正确与否,又决定着农民的参与热情,从而反作用于供给方供给的热情。由此可见,政府的宣传与引导,对农村社区教育供给主体会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二)社区教育的内容形式与农民期望的差距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供给必须要以需求为前提,这样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否则,供给就是无效的供给。农村社区教育的供给也是一样,若其供给的内容和形式与农民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那么这样的社区教育内容形式必然得不到农民的认可,农民参与的兴趣就会逐渐丧失,从而制约供给。
(三)社区教育的软硬环境建设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政府供给的资金也不足,所以与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明显不够完善。从硬件上看,如专门的社区教育场所、实验场所、社区图书室的建设还比较滞后;从软件上看,如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网络教学平台、图书室的藏书、师资力量等明显不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社区教育的供给。
(四)农民参加社区教育的时间与资金成本
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如果农民不参与,那么农村社区教育也就开展不下去。而农民在选择是否参与时,会权衡考量其参加教育所耗费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与其接受教育所获得的收益之间是否成正比。若其认为成本大于收益则会选择放弃参与。可见,农民参加社区教育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也是制约农村社区教育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加大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宣传引导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宣传与引导,帮助农民转变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误区,激发农民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的兴趣与热情。为此,一是政府可以通过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农民认清参与教育的利益所在。二是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有关教育活动的信息推送,让农民掌握有关教育培训信息。三是可以组织干部、志愿者入村入户开展宣讲活动,使农村社区教育在农民中入耳、入脑、入心。
(二)进一步丰富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形式
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以农村生产技术、农业科学生产知识普及等农业科普的供给内容为主,切实满足农民参与教育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不断丰富其供给的内容,把与农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融进农村社区教育,如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可以作为农村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此外,在供给的形式上,要改变以短期培训为主的形式,可以成立社区居民学校,按照下学两个学期将相关内容设置成具有较强逻辑关联的若干专题,每月(周)定期开展教育培训。
(三)改善农村社区教育的软硬环境建设
一是要建立多功能教学室,配备电脑、网络、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二是要进一步扩展农村图书室,充实有关藏书的数量和种类,满足农民学习的需求。三是要建立网络学习室,让农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有关知识。四是要结合有关教育内容集中建设一批教学展示场所,既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又能够供农民开展有关实践。五是要制定相关政策,以吸引人才建立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充实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
(四)不断降低农民参加社区教育的成本
一方面,政府在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时,应该本着就近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教学点,尽可能减少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时间成本。尤其是在一些山区,村庄之间相隔较远,若教育场所离农民住所过远,农民往往就会选择放弃。另一方面在经费筹措方面,政府在自身供给不足的前提下,要开拓思路多渠道筹措经费,用政策吸引社会上的个人、团体和组织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供给主体,以公益事业性质为农民提供低费或免费的教育,以减少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资金成本。
[1]王祥.农村社区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开展途径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5(28):22-23.
[2]刁桂梅.新时期农村社区教育的困惑和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20-21.
[3]刘义杰.农村社区教育供给及其有效性调查[J].考试周刊,2016(66):167-168.
*2014年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项目(国家级)(编号:201411319010)。
G
A
1006-0049-(2017)03-0041-01
**作者简介:金琎珏(1997-),江西九江人,南昌工程学院,2015级财务管理五班;刘义杰(1980-),江西吉安人,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