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颖婕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81)
挫折教育在实践育人中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汪颖婕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81)
实践育人是实现育人工作实效性和全面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践教育为工作思路,以马列主义的实践观为基础,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对访谈、调研中我校部分学生出现抗压能力差、遇事缺乏决断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挫折教育为工作开展的切入点,强调挫折教育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必要性,并探索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为开展育人工作提供实践平台。
实践育人;挫折教育;必要性;可操作性
笔者对北京舞蹈学院各管理部门及教学部门的教职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面对面的采访,结合访谈笔录,笔者在整理归纳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到,我校教师对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非常认可,尤其对专业技艺、艺术素养、职业精神、团队意识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但也就我院“高精尖”人才培养给予认同和支持的同时,提出今后需要重视一专多能、全方位素质的成才培养,调研中多数老师反应部分学生存在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尤其是抗压能力差等问题,为此,笔者尝试以挫折教育为切入点,探索从北京舞蹈学院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今后开展我院的育人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任何实践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学校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实践是在社会实践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二者是不可分离、互相依存的。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内在要求的需要,而教育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需要。所谓实践育人,重点在人,人的教育是达成成才教育的必要前提。人的教育不是一个单独体系,它需要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式协同进行,比如教学、管理、服务等育人工作都是以公平公正为前提,以培养成才的共同目标为宗旨,要统筹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完成的系统体系。
“以人为本”“以爱传教”是践行实践育人的主导思想。“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一切利益为核心,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熟知其个人特性,包括性情特征、家庭环境、兴趣爱好、信仰观念等相关信息;其次要理解学生,保持一颗同理心,真心感受其经历、言语和行为;最后要学会共享,和学生一同分享其困惑、悲伤、收获和喜悦,学会体谅和接受差异。要做到“以爱传教”,即用爱的情怀来言传身教,要心系学生,知学生所忧,明学生所悦。在学生工作中用爱和包容的方式来进行公平公正的教育疏导。可以用多种方式,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总结和归纳出适用于各类学生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多种教育模式。
艺术院校的实践育人应该是一种品德(人品、艺品)、智商(身体技术、文化传统、思维能力)和情商(心理)(感知力)协同发展的教育过程。品德作为教育的内核,为更好地指导实践;智商作为教育的目的,为更好地运用实践;情商作为教育的动因和助力,为更好地完善实践。三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而实践育人是要动员所有教育人员共同参与才能达到真正的实效性,所谓全员育人,就是要以家庭、学生、学校、社会组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系统。而学校作为主要育人的单位,其育人组成类型是全面而多样的,主要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党政管理人员、思政专业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只有在他们的协力配合下才能贯彻“以人为本”“以爱传教”的教育核心,完成品德、智商和情商的全面教育过程,从而实现育人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挫折教育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艰难困苦和恶劣条件的环境,通过这种条件设定而实现的教育,让受教育者在遭遇困难和疑惑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战胜困难和抵御挫折的能力。许多自认为聪明的人想要走出所谓的“捷径”,往往会失去实践过后的“喜悦”,而获得真正成功或达到光辉顶点的人往往是在遭遇众多挫折或不顺后,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完善自己而形成的。而这种经历是不能在书本上获得的真知,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指那些能够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能真正感悟人生的真谛,才懂得来之不易的道理。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穿插以实践和义务活动来提高学生接受挫折、正视挫折、抵御挫折和解决挫折的能力。挫折教育是开展高校育人工作的必要契合点,它是提高实践育人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助力,在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进程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开展挫折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践育人工作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人们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需要抵御的诱惑和经受的挫折也越来越多,这使得挫折教育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进入学校要面对学业、生活、心理、人际、就业等压力;步入社会后要面临结婚生子、购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压力,随之也要求人们必须有无比强大的内心、丰富的知识、正确的价值观及坚定的政治理念,只有作为一个完善全面的人才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要通过挫折教育提高其抵御和处理困难的能力,从而尽早适应社会的现状和发展。
(二)开展挫折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抓手,是实践育人工作的主观需要
第一,提高大学生全面素养的必然需要是挫折教育。学生人格的独立和责任的担当,需要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责任性、创造性为前提,以身心合一为目标,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素养是高等教育功能实现的最终目标,实践育人是提高全面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又是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而挫折教育又作为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它对完整人格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是挫折教育。陶冶人生、鼓励人生、磨砺人生、引导人生作为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敢于挖掘自身潜力,增强处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能力。当学生遭受挫折时,在得不到结果和答案的时候正是激发潜能的最佳时机,在排除固性思维后,以发展的眼光和探究创造的精神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学习。挫折和失败必然会伴着人共同成长,这是必经过程,而这种过程又促使人获得难得的经验和契机。第三,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喜悦的根本原因是挫折教育。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学生真正的成长,一定是通过艰难、困惑的经历才能记忆深刻,这种解决问题后的收获往往不是能够从书本获得的经验。第四,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实践能力是挫折教育。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福兮,祸之所;祸兮,福之所倚。”在充斥着无数挑战和压力的现代社会中,经历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逃避,如果学生未能在学校经历挫折的磨砺,就没有直面挫折和正确对待挫折的能力,更无法融入现代社会,更无法在充满挫折和压力的环境中生存。人生存在社会中受主观和客观的双重约束,世间的不如意在所难免,挫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挫折逃避、退缩的态度。第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内在动力是挫折教育。大学生所恐惧的挫折感,不是外力所致,并非身体受到外部的直接伤害,而是因为内心的情绪变化,即恐慌、恐惧、害怕和无助所致。所以现代健康人格的形成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更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依靠挫折教育来开展,挫折教育的初衷不是打压、控制,而是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为出发点,真正以关心学生、锻炼学生的态度来培养其抗挫折能力。通过挫折教育的多种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自觉地让学生学会从容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感受、体验、思考、分析并战胜挫折,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强、自省的现代人格品质,增强大学生的个人承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激发他们参与竞争的意识,享受战胜困难挫折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总之,挫折教育顺应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突显了它在高等教育实践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大学生,社会经历和阅历不够,遭受逆境的承受力就不够。而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实践,各高校以开展实践活动为手段,将挫折教育融入各种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设计策划、实施操作和评估总结中解决问题和困难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会自主承担、分析、协调和解决问题,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其独立思考、语言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处事能力。大学生挫折教育是具有阶段性和步骤性的系统工程,要分时段、分层次地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教学管理相结合。大学四年每个学期、每个假期都可以以实践活动的方式与之相配合,把挫折教育形式丰富化、多样化,内容具体化、细化、量化,再辅以我校的专业特性,通过简单易行、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完善教育。
(一)当前高校挫折教育的普遍状况及其解决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较快的工作节奏和巨大社会压力使得当前高校大学生遭遇挫折的类型越来越多样,主要包括学业方法、人际交往、恋爱交往、心理及生理健康、家庭格局、经济地位以及就业发展等方面。而挫折感受的高峰期则是大一和大四两个阶段,大一处于入学适应敏感期,主要源于学业和人际交往压力;大四处于毕业季迷茫期,主要源于就业创业和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压力。依据以上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挫折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个别的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疏导和教育,校内实践教育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都是进行挫折教育最有效的实施方式,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即实践育人。不同的活动类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在解决单一问题的同时,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多种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弥补其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缺失。在开展挫折教育时,需要紧密围绕认识挫折、体验挫折、克服挫折开展工作,要开拓创新不同的活动方式,比如素质拓展、团队合作,通过实习过程中教学或表演中遇到的困难考验个人或集体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应对措施,要求学生做随笔记录,事后进行挫折认知、挫折分析、挫折直面、挫折抵御、挫折解决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启发和指导,分析原因、利弊,做到有挫折,更有教育。
就具体情况而言,校内实践教育主要包括专业竞技类活动、文明修身类活动、公益献爱心活动、学术比拼类活动、主题交流类活动、勤工助学和志愿服务类活动、创新创业类活动、社团类活动,这些实践教育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就读期间所产生的个人知识与能力、人际交往、学习现状和问题、思维创新等方面挫折所应对的实践解决方法。这种实践活动的育人类型可以让学生克服慵懒习惯、学术懈怠、思维固化和脱离社会联系等弱点,在经历各类困难的同时,不断提高认识,整理思路,规范做法,从而提高在专业应用、兴趣挖掘、社会经历、团队合作和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此类社会实践活动建议可以在学生入学初期,大一或大二期间进行,在进行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学校大环境、大舞台;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包括社会普查、志愿者服务、校外勤工助学、专业实习等,这类实践教育主要是针对毕业学生所面临的择业就业、家庭事业、经济地位等方面挫折所应对的实践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对社会形态理解不够、社会责任感缺失、功利心强、动手能力欠缺以及专业应用能力弱等问题,在与社会、与人、与专业相互交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专业应用力、统筹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二)北京舞蹈学院实践育人及挫折教育的开展情况
我院作为舞蹈艺术高等教育的专业学府,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的舞蹈领域高精尖人才,专业性极其突出,实践活动富有特色。我院在进行挫折教育中,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以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将挫折教育融入学生参与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成长为“攀登专业高峰,全面提升素养,追求高尚境界,创造诗画人生”的成才目标。
第一,专业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团体演出交流、教学实践活动、专业性比赛等。在团体演出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专业表演能力的提升之外,更加强调了集体和团队意识的配合、各部门的协调、同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遇到挫折问题时让学生可以站在一个全局和集体利益的角度上去处理和解决;在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上去诠释每一个学生,学会自主思考、体悟、传授。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迫使学生学会用分解和整合的思维去分析每一个组合、短句、动态和连接,学会走进每一个单一动作,同时又能够走出来诠释整个舞蹈组合的风格和动态;在专业比赛实践中,由于备赛、比赛过程十分艰辛而漫长,身体常常会超负荷,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包括身体外在损伤和内在压力,这些挫折经历都可能让学生达到身体极限的突破和心里承受力的极致,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并支持学生始终保持一颗永不放弃的决心和毅力。专业型实践所做的挫折教育旨在以解决专业问题为主导,同时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包括相关专业知识,舞美、灯光、绘景等,从而能够以一个宏观的角度上来诠释舞台艺术层面的舞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养。
第二,社会实践类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团活动、党团活动、主题活动等。不同的活动主题,需要配合以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活动结果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点点滴滴的感受与思考。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前期准备功课做得不够,实际调研做得不够完善。例如,学生自行组织的去养老院进行的主题献爱心活动,活动的前期调查、活动中的内容安排以及活动结束后的总结评估都已准备完成,但是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因为天气的原因,临时将活动地点和内容调整,虽然学生们的计划做出了及时的调整,但是在人员安排和活动规则上就略显粗略,不够严谨有序。因此这样的挫折过程就能够给予学生启示,在今后的活动安排过程中要策划出一个预备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以免此类事情的发生。社会实践型活动能让学生更加完备地做好调查、策划、协调、实施、总结各个环节的筹备工作,并制定出预留方案。在整个系统的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惑,这种挫折的积累迫使学生们尽力在实践过程中自主思考、分析,寻找解决的途径,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刻体会活动的真正意义。
第三,党性教育实践类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新时期党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强化党性教育在党建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思想上全面掌握并落实我党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从党员健康培养和成长的内在要求来看,党性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党性修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能实现的,除了通过读书自学、专题学习、组织生活的培养和党员同志的熏陶,更应该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教育。针对党性修养的教育,我校以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为弘扬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更好地凝聚力量,增强信心,我校结合两学一做要求及专业特性,为新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军训中身体和意志的磨砺,在规范性、纪律性和制度性的约束下,以挫折实践的方式来诠释和感受作为一名真正军人的责任和荣耀。舞蹈讲究“言传身教”,而军事训练的挫折教育则真正体现“身体力行”的重要性。在新生入学军训中,8名新入职教师与326名本科生师生同住同训,大家通过不懈努力、历练意志、锤炼技能、提高素质,不怕失败,迎难而上。闭营式上学生们以飒爽的身姿、整齐的步伐汇报了9天来的军训成果;新入职教师党员也率先示范队列表演,队列示范班、战伤救护队、格斗拳方阵依次上场。师生秉承舞院“爱国、爱校、爱舞蹈”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自编自演了精彩的节目,以专业教育成果和实践挫折教育成果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展现出继承先烈遗志、学习长征精神的昂扬精神风貌。
(三)实践育人过程中所进行的挫折教育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我校实践育人活动主要突出“三个三”的培养,即三种意识、三种教育和三种能力的培养。三种意识即感恩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首先,感恩意识要通过学生志愿者活动或公益献爱心活动来培养。每一个学生从出生起,就收获到父母赐予的生育、养育之恩。感恩也应该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社会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种如意或不如意的人和事,经历的各种困难,无论好坏与否,都要学会感恩,因为只有他们的存在才能让自己成长、成熟。其次,自主意识要通过学生对活动的策划、执行和总结的全过程来培养。大学生作为即将走上社会岗位上的社会人,必须要具备自主意识。包括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自主思维等。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多的是以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为主导,学生往往容易陷入被动教学和思维依赖的误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真正地经历,完全自主地处理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从而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操作能力。最后,责任意识要通过社会公益、教育教学等实践活动来培养。我校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要将挫折教育思路贯彻到工作的细节之中,通过挫折教育体悟责任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觉醒,明确自我责任认知、集体责任认知、家庭责任认知及社会责任认知等方面。
三种教育即自爱教育、磨砺教育和激励教育。首先,自爱教育要通过专业型实践活动来培养,包括对自身心理、身体的关爱,同时也包括对自身爱好和专业的热爱。在实践过程中的挫折经历,首先要学会爱护自己、尊重自己和发展自己,然后再为自己所做所想赋予爱心,用一个充满爱意的心灵去改造或创造实践环境。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劳的。其次,各种社会实践经历都是一种磨砺的教育。除了身体行动上的磨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磨砺。磨砺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经验,它可以为学生将来面临的问题、挫折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也对学生意志力、忍耐力和承受力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在实践挫折过后,无论解决成果如何,都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后续激励作用。在困难克服的过程中,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极强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对未来挑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种能力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三种能力皆通过专业和社会型实践活动来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拓展。首先,一切社会活动通过社会交往媒介而实现,而社会交往又通过沟通途径来实现。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平时更多的是和家人、同学与老师的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和途径相对单一,沟通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选择性。而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则可以拓宽交流范围、丰富交流方式,依据环境和对象的不同,准确 而适度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和沟通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其次,社会大环境形势下存在各种不同形态的人和事,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内有各自的生存发展规则和要求,在不同的特殊环境下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经历逐步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了解社会发展趋势,顺应社会发展。最后,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社会实践的途径来进行理论的不断印证和考验,从而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将死的知识向活的知识进行转化和应变,这种知识的应变能力能够指导工作中的实际操作,从而提高思维应变能力和工作实施效率。
教育是一个动态体系,它的运行过程是由表及里的,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要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实现,以挫折教育思维贯穿于实践,不断在交互过程中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逻辑构架是具有连贯性、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要依据实践内容、实施方式、责任意识、管理体系以及评价评估机制的合理安排,依次推进,将各个工作局部连接,最终构建起一个实践教育体系。如果将高校教育的每一个小的系统环节结合以挫折教育,将其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宏观系统,使其成为实践育人的工作抓手,能够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真正为育人工作提供一个合理的发展平台。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