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青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田野工作中的问题及思考
田雪青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田野调查作为一种定性研究的方法,被广泛使用。在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的过程中,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和被研究者建立关系才能达到深度访谈。但是很多时候研究者又很容易被亲熟关系所影响。如何才能在访谈过程中跳出这成关系对每一位研究者来说都非常不易。本篇文章主要以一些描写田野调查的书籍为题材。分析书中研究者在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研究经验。结合研究者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借鉴他们的一些处理问题的方式为今后的调查研究打下基础。
田野调查;田野笔记;局外人;局内人;研究者心理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西方学者得到允许可以进入中国内地进行实地调查,使得一部分学者能够进入现场从事实证研究。至此之后,田野工作在当代中国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得到学界包括国内相关学者的一致认可,以实地调查为研究起点,并用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作为素材来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现实进行表述,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研究路径。在当代中国研究中田野调查方法的使用相对较为广泛,并且它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田野调查也称实地研究。它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式。田野调查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直观性和可靠性。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的最基本特征是强调“实地”,即研究者一定要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并且要在这种社会生活环境中生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依靠观察、询问、感受和领悟,去理解所研究的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更加直接的感知到客观对象,并能够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这是其他研究方法所无法企及的。在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毫无疑问就是现场进入。能否顺利进入现场不仅仅影响着田野调查能否成功,还关乎整个项目研究的科学性和最终的研究质量。
笔者就田野调查法在一些经典书籍中的运用展开论述,希望能够通过分析这些经典著作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对今后的调查研究提供方法论方面的帮助。
(一)《街角社会》
这本书是作者通过三年半的参与观察获得的成果,作者在1936年到1940年之间,对意大利贫民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去,对那些在街头巷尾游荡的意大利籍青年的生活状况及他们和周围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内容上看,是有关于贫民区的角色和结构的分析,但是实际上所使用的方法论是质性研究方法的经典案例。该书以朴实的实地研究作为研究方法。书里的所有内容几乎都是作者使用最简单的观察法,个案研究以及人物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进入实地,成为局内人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但是又要以局外人的超然态度来进行分析。这中间的两难关系作者给予了我们很好的示范。在附录部分,作者详尽的阐述了他的研究方法和入手途径以及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还有认知的可行性,对于想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来说会有所启发。
(二)《人类学家在田野》
这本书的16位撰稿人分别从一个自身经历过的田野调查地点,通过对田野本身和研究对象的反思与描述,为我们呈现了新时代的人类学家和他们的田野调查,调查地点从墨西哥都市中的色情场所到修道院,从底特律街头到州立监狱中。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互动,让研究者真实的感受到实地进入的力量,尽管进入实地之后需要保持局外人的身份和局内人身份的不相冲突。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要保持对口述者自我掩饰的警惕,在局外人与局内人两种角色如何进行自我定位,道德伦理,自身安全,自我身份衍生的障碍。找到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非常困难,并通常伴有尴尬和不适的产生。但是个体不适与社会挫折感或许是成功参与观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认真细致的反思之后,他们也常常是具有建设性的。正如书中序言所言,这些尴尬和不适都是田野工作中的正常现象,而且往往孕育着创造的契机。这种契机不仅仅只属于人类学,应该也属于我们这个瞬息万变的充满复杂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对于整个人类社群而言,人类学田野工作身上肩负的,恰恰是探索不同文化与不同人群之间所能够碰撞出的各种和谐共生的火花的责任。
(三)《在中国做田野调查》
这本书的作者来自世界各地,每个人学术背景的不相同。例如,政治学、人类学、历史与文化、经济学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自己在中国开展的田野调查工作,探讨了一般的理论问题,并且对于后来者给予了许多实际的建议。虽然内容是不同的外国学者对于在中国做田野调查的总结,但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应对田野困境的方法,收集资料的要点,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这本书中撰写文章的学者很多是开放后最后一批来中国做田野的,对于现当代的读者来说,文章可能稍微有些年代感,但是文章中学者的田野态度、方法到理论建设都很好。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访谈也生动有趣。通过对这本书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访谈之前一定要详细掌握资料,这样才会赢得被访者的尊重。对于访谈的资料我们要反复筛查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获得新的知识。在访谈过程中,如果被访者离题,要根据离题的内容来判断是否需要打断访谈者。最终获得最真实有效的资料。
(四)《如何做田野笔记》
三位作者在《如何做田野笔记》一书中提出了一些看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了解到,记笔记的人类学者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传声,而是作为一个能动的知识个体去编排和转译,他或她需要随时注意自己的立场和思路,从最初惊鸿一瞥记下的只言片语和些微细节,到事后不久整理的连贯的话语流与行为流,再到随时间沉淀下来的注释、备忘与存疑,最后经过选择、分析和加工形成面对更大读者群的民族志。我们读到的大量的文献,无一不是经过这些繁琐的步骤,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笔记的记录,它将成为最终整理研究资料的重要资料。
研究者做田野笔记的过程并不能只是简单地依靠天生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还需要熟练运用可以习得并熟能生巧的技能。很多时候,身外“局外人”的我们,并不能了解局内人的看法。在研究者进行参与观察的过程中可能有些事情与研究者的经验知识并不相符。但是研究对象从个人意愿上却认为符合他/她自身的或者当地的风俗习惯。书中举例写到一位被拐妇女,作者认为这是拐卖本身就是违法的事情,可是这位被拐妇女并不这样认为,她反而会觉得因为这件事情使得她的生活水平和之前相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就使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从沟通和认识上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影响研究者的心理认知。研究者在进入实地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了解进入地的风土人情。这将会对研究者理解被研究者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田野工作中,能否顺利的进入现场,是能否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关键所在。在进入现场之后与潜在的观察者建立关系,我们需要面对面的与这些人发生关系,为此我们深深依赖于我们的人际关系技巧。于是,参与观察成为了一种带有强烈人文色彩,几乎完全建立在两人多人互动基础上的方法论,这种互动常常是混乱的复杂的、且具有丰富感情色彩。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之间建立的关系差异极大,这种差异取决于多种因素。在熟悉的场景中开展田野工作有可能使得参与观察的焦虑更为强烈。在田野工作的过程中,研究者建立与扩展与人们的关系,有可能还会被这些复杂的关系所影响。在上述谈到的书籍中的实例中,很多作者都直接或者间接反思了与他人建立亲熟关系和理智上的复杂性。当研究参与者在一些易受攻击的场合忍受着制度的不公,或者在程度不同的亲熟关系中,研究者努力去达成自己的义务与承诺,在这些时候,好的田野工作关系会产生一些心碎时刻。田野工作本质上是非常冒险的,而经历身体和情感创伤的可能性也就难以避免。这就要求研究者坦然接受这些风险,承认它是田野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参与和观察社会活动,在寻求亲熟关系之际保持距离。利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经历作为一种主要的研究工具。尽可能多的去调查去实践,把握好亲熟关系,最终能够运用田野调查方法为调查研究收集到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边燕杰,李路路.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中国实践[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01.
[4]林恩·休谟(Hume.L),简·穆拉克(Mulcock J).人类学家在田野[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1.
[5]罗伯特·埃默森,雷切尔·弗雷兹,琳达·肖.如何做田野笔记[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06.
[6]玛丽亚·海默.在中国做田野调查[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4-1.
J
A
1006-0049-(2017)18-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