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日新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江西 九江 330306
探究体育本质及其教育价值
段日新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江西 九江 330306
体育其实是一项竞争和自由并重的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竞争意识的产物,满足了人类精神与身体的双重需求。体育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追求自由健康及快乐教育,从而提高人们的体育技能。由此可知,体育的本质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我国学者对于体育的本质以及体育教育价值的探究,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体育本质进行分析,剖析体育对教学的教育价值,从而为体育教育提供借鉴。
体育本质;教育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体育的本质以及深层次内涵发生了变化。我国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本质理解产生分歧,出现了“体质说”与“竞技论”。体质说提倡体育教育以自由健康为主,而竞技论希望通过体育教学提高人们体育技能。在实践过程中这两者观点的对立,影响了体育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我国学者应该加强对体育本质的分析研究,从而认识体育带来的教育价值。
体育的本质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变化,体育主要以人体机制和身体活动为主,根据人体发育的自然规律,从而促进人的健康自由发展,增强人类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因此,在对体育本质进行分析不应该只把焦点放在体育本身,还应该关注体育的外部环境因素。体育本质的“体质说”的概念,是将体育活动本身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将体育活动与人体机制紧密相连,体育通过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来实现。体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提高身体质量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也是我国学者对体育本质的普遍认识[1]。
我国学者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呈两极分化,一部分学者支持“单质说”,另一部分学者支持“多质论”,“多质论”认为体育包含多种实践活动,体育的本质具有多样性,体育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知识多种概念的一部分,特鱼的本质特征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全方面发展,从而推动人类自由发展。“单质说”主要从体育对体育教育产生影响出发,认为体育本质是单方面的,不能将体育本质进行泛化的认识,那样会导致体育本质失去了最初的涵义。总而言之,体育本质对体育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体育不仅对提高人类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以此来适应社会竞争进行能力赶超。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上,体育教学作为当前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计划都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最终目标,学校体育教学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和责任,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为学生们树立健康及自由的思想观念,从而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日后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2]。
(二)达到体育育心的效果
体育将人的肉体与灵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育对人体身体素质的影响,最终还是为了提升人体灵魂[3]。体育是连接人体外在自然与内在精神的重要中介,从而真正的促进人的健康与精神上的全方面发展。体育其实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体育竞争所表现出来的实践活动具有多样性,它包含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体育的理念,以及传统的民族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体育教育从而规范和引导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将道德教育真善美与体育竞技相结合,从而达到对学生价值理念的塑造目的。当然,体育的教育价值在于育心价值,体育教育能够帮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学生树立健康以及正确的人生理想。另外,体育教学工作还能够帮助社会培养高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的人才,从而达到了体育教育育心的目的,推动了高校学生健康自由发展[4]。
综上所述,体育所蕴含的功能以及作用是强大的,国内学者对于体育本质的探究,帮助学校体育教学指明方向,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全方面改革。体育教学者应该充分理解体育的本质及教育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利用现代技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1]常芙蓉,金梅,贺鑫森.健康中国背景下残疾学生公共体育设施及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基于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01):76-79+87.
[2]黄亚飞,杜振巍,钱小东,黄志强,彭颖.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的《田径》课程教学改革——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7(03):276-279.
[3]孙长新,林松.高等体育院校田径课程课内外教学竞赛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研究——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7(06):216-220.
[4]黄云杆,蒋东升,韦宏岳.从师范生技能大赛探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2015年广西“师范生技能大赛”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1):161-162.
G
A
1006-0049-(2017)18-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