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丽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韩 丽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以人为本、渗透教育、全人教育等作为基本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大学生教育需予以高度重视的内容,其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诉求。以实践育人理念为核心,不仅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还能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主要就实践育人理念下,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效性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所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育人理念下,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大学生对人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使其能更加珍惜当前的生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以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即是教育者根据思想品德、道德观念等形成的规律和特性,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等施加影响,以帮助、引导其形成符合社会大众道德主流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且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所教授的内容、施加的影响等不是绝对性的,受教育者可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疑问,可利用实践活动对自身所产生的道德观念、行为等进行检验。由此可见,实践育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常态化、长效化的影响。
(一)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思想整治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高等教育主张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促使其通过与社会的接触,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我;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提升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因此,高校应重视调动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高校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创新性、政治性和先进性,应组织一些社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校园内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注重学生骨干的培养,使其思想和行为能影响学生进步,帮助学校尽快实现实践教育的教学目的;
2.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高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捕捉学生热爱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在实践活动的体验中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的工具主义倾向严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善:
1.高校领导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层与管理部门完善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将对生命的关怀渗透到管理的各个阶段,倡导建立人性化的柔性管理体制,建立专门的指导机构,以从宏观层面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应转变过于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其情感培养的错误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的教育,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确立教育的人文理念,引导学生科学、深入的体验并感悟生活;
3.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可以系统、连贯、完整地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引起教师、学生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重视,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途径。
(三)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1.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其除了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还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积极地向其他学科渗透,并且大力打造校园文化,鼓励、支持大学生组建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社团组织;
2.家庭应主动参与到生命教育中,为子女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引导其感受生命的美好,使其能够主动关爱自己、他人的生命;
3.社会可以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还可将其与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等共同融入到社区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利用形式多样的媒介,通过讲座、咨询活动等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才能有效实施。
(四)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所涉及的任何一种要素均会对大学生道德观念、思想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可借此机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同时帮助其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确保实践育人相关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注重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协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劳逸结合,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总的来说,在社会各项经济活动开展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实践育人是新一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该理念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等具有重要作用,以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1]李景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2):83-84.
[2]王学俭,李晓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探析[J].教学与研究,2015,49(10):98-104.
[3]冯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四个着力点[J].教学与研究,2017,V51(1):23-29.
G
A
1006-0049-(2017)18-01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