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1-30 05:55:03桂键坚
山西青年 2017年18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桂键坚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2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桂键坚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2

网络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掌握网络主动权,才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才能够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网络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引言

互联网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信息网络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创新教育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的开放性使大学生价值教育面临困境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传播途径的丰富多彩,不同网络信息中涉及到各种流派的文化和观点。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观,长期接触网络上的价值观,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造成很多大学生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甚至怀疑社会主义信念和价值观,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大学生把上网时间都用在聊天和浏览无用信息方面,不利于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二)网络的虚拟化使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困境

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大学生在网络中扮演各种虚拟角色,不用受到现实生活的束缚。由于大学生年龄和社会阅历不够,无法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严重缺乏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的学生由于过分沉迷于网络,形成网瘾,逃避现实生活的各种压力和负担。虚拟的网络生活方式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没有现实束缚的轻松的世界,他们在这个世界中放纵生活,抛弃社会责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网络的交互性使大学生心理教育面临困境

互联网是在传统信息单向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凸显出交互性和自主性特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交流,他们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之间的感情交流逐渐减少,人际关系也越来越淡薄。大学生在网络上不用互相之间面对面就能够实现交流,这样极大的提高了交流的神秘感。因此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是一个人格,在现实中展现出另外一个人格,还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受到的压力,在网络中能够释放出来,实现心里的平衡和满足,还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上的虚拟人格,不能自拔,逃避现实中的真实人格,造成人格出现分裂,一些大学生出现网友、网虫、网恋的问题,严重还会造成“网络孤僻症”,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严重威胁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三、网络背景下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在网络中传播积极、向上和健康的思想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需要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这样才能够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点击率普遍比较低,主要是因为网站内容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栏目和内容的设置方面缺乏新颖性。因此,网站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理论性内容,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网络之中,其次,要注重提高服务型,在网络上建设完善的、全面的服务系统。及时发布学生工作的新动态,学校的重大活动和热门话题,以及相关组织纪律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此外,还可以发布一些就业相关信息等。最后,还要提高时效性,网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及时性和快捷性两方面,因此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要加大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规范力度,规范管理自己的行为。引导大学生有效分辨地址网络垃圾,做文明网民。要强化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力度,分别从自律和道德两方面着手,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但是也存在现实性,与现实社会一样,都需要具有道德规范。最根源的是要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提高道德修养,提高免疫力,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大学生自身需要具备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只有通过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提高他们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要求他们提高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实现道德自律。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

一方面,要强化网络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大学生发生网络犯罪的概率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法律意识单薄,缺乏法制观念。因此,我们要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虽然网络和现实中,在违法犯罪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其危害性却是一样的,都是损害公共安全和公共权益的行为,是错误的行为,是触犯法律的。虽然网络属于虚拟的环境,但是犯罪事实确实真是存在的,犯罪结果的危害性也是真是存在的,网络虚拟空间的行为也是受到现实中法律规范的约束的,在法制教育之中,我们不仅要普及法律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最终确保他们能够知法守法。

另一方面,在网络上也要强化立法。制定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能够保障法律充分发挥作用,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一定程度的张力,进一步发掘教育主体管辖信息空间的能力。因此健全规章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网络运作创造一个规范的法律环境。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机构,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强化管理局域网和人校园网,监控审查大学生网络行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网络中不健康的内容。

四、结语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特点,这就决定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存在很大的不同,会产生很多道德沦丧的问题。高校要通过不同形式提高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实现管理和教育的有机结合,自律和他律的融合,这样才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王宝琴,于伟彪.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15(2).

[2]燕晋峰.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亚太教育,2015(12).

桂键坚(1985-),男,硕士研究生,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G

A

1006-0049-(2017)18-0134-01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