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霖书法浅谈*

2017-01-30 00:56袁茁萌
山西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楷状元书法

袁茁萌

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0



刘春霖书法浅谈*

袁茁萌

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0

刘春霖,字润琴,河北肃宁人,是我国科举史上最后的状元,也是清末、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的书法学习和创作延续了古代书法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书法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小楷,广为称道,颇具研究价值。文章对刘春霖书法创作概貌、风格特点和书风形成作了初步研讨,有助于对清末、民国书法史的全面了解。

刘春霖;科举;书法;小楷;馆阁体

刘春霖(1872年-1942年),字润琴,号石云,清末直隶(今河北省)肃宁县付佐乡北石宝人。刘春霖是晚清甲辰(公元1904年)科状元,由于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了科举考试,他也就成为中国封建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作为一位书法家,刘春霖在清末、民国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书法风格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刘春霖和我国古代众多书法家一样,都不是职业书家。刘春霖去世时,《实报学生新闻》总结了他一生的履历: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史、直隶高等学堂提调、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民国以后任袁大总统府內史、徐大总统秘书、曹大总统秘书帮办并兼代秘书厅长、褚玉璞时期直隶省教育厅长、自制筹办处处长、农事试验场场长等,并授一等奖章。该报还评价刘春霖淡泊宁静,自退隐后闭门谢客,研究小学有独到见解。①

纵观刘春霖一生,科举考试无疑是重要的转折点,使之从社会下层的平民家庭,靠近到政治的中心。刘春霖在政坛最为活跃的时期,是高中状元,留日归国,担任资政院议员时期。他以民选议员自任,在资政院敢于直言,为民请命,积极参与清政府君主立宪改革。②当时刘春霖是怀有利国为民和建功立业想法的。他的思想于后来出版的《甲辰科状元册》可见一斑。③这篇策论并非空洞浮泛之作,其中体现的治国思想在当时还是比较切合的。刘春霖的政治见解是典型的君主立宪观点,这与其在莲池书院受到的教育和留学日本学习法律有重大关系。他对清政府的积贫积弱、昏聩误国看得很清楚,所以清朝灭亡,刘春霖其实也不甚留恋。当然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更深广,所以他在那个堪称乱世的时代,立身行己,坚守儒家所设定的处世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他曾裹挟进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也曾拒绝了伪满洲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伪职。身处乱世,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无比接近,但是他实际上却没有进入当时政治的核心。在袁世凯时期也好,徐世昌、曹锟等人当权的时期也好,刘春霖只是作为文学侍从,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重大政治事件中。他所做的工作,多集中在兴办教育和管理农事试验场上。《实报学生新闻》评价刘春霖为人淡泊宁静是对的。刘春霖在社会变革时期,并未做出轰轰烈烈的功业,但起码坚守了一个文人的原则,冒着很大风险,没有受伪职、做汉奸,于国于家于己,也无愧此生。

刘春霖留下的诗文著述并不多,也未整理成集。他的书法作品传世量较大。书法成为刘春霖人生的一个侧影。刘春霖从小学习书法,主要是为了科举考试做准备。他出生在农民家庭,父亲在保定做衙役。所以这个家庭将科举考试作为改变命运的首选,将有限的经济条件用于他兄弟二人的教育上。刘春霖中举之前,书法已具较高水平,尤其是小楷,已经可以帮人抄写书籍。据说,还曾为清宫抄写经文。科举考试对书法极为重视,所以刘春霖中举人、中状元与其书法水准是分不开的。他为官到退隐,都有大量的应酬之作,有时有可观的笔润。后来有人讲刘春霖退隐后鬻字为生,其实有些夸张。刘春霖善于经营持家,不至于隐退后没有生计,但是鬻字为生对于文人本也不是件丢脸的事。写字于刘春霖的事业、生计和社会交往确实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书法对其自我修养的提高,淡泊宁静品质的形成,更起到了潜在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前些年接触到刘春霖的书法作品,是旧书网出售的一本碑帖(刘春霖书丹《清故武功将军冯公墓志铭》)。后来得到花山文艺出版的《刘春霖书法萃集》,开始较为全面地了解其创作。之后有意识地搜集他的作品和相关资料。刘春霖书法作品大字榜题所见不多,代表作有太湖刻石“鼋渚春涛”和台湾乐成宫匾额“法雨宏施”。据有关资料,刘春霖题写的匾额还有哈尔滨文庙大成殿匾额“道洽大同”、保定清苑米家堤村小学石匾“初级小学”、河间市二十里铺清真寺木质匾额“惟精惟一”等。刘春霖书法作品以中堂、条幅、对联等为多,以楷、行书为主,未见篆书、隶书和草书作品。在此类作品中,他和当时的文化名人、重要书家共同创作的书法四条屏最受关注,又以甲辰科四鼎甲条屏最具代表性。册页、扇面也有大量传世,字体以小楷和小行楷为多。经吴占良先生搜集整理的《大云五色——中国最后状元刘春霖书札辑录》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入其不同时期的书札,绝大部分是行草或草书小字。刘春霖书丹碑刻代表性的有《重修古莲花池碑记》、《天津朱君墓志铭》、《清故武功将军冯公墓志铭》等。刘春霖书作还有众多印刷品传世,也很值得研究。1904年,雷雨琴以所藏刘春霖书《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传》三种于上海石印出版,后来又印刷出版了《朱买臣传》、《兰亭序》、《洛神赋》。这些作品都是小楷册页,多是刘春霖三十多岁的作品,不是传统的雕版印刷,而是以当时流行的石印法印制,印量很大,流传很广。后来,潘植我又辑印《刘殿撰墨宝》书册,上篇为《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下篇为十一首古诗,字体为大楷,也是作为习字范本印行的。④

《大云五色》序言中,吴占良先生对刘春霖书风的形成,作了详细分析,使人茅塞顿开。吴先生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观点来说明刘春霖书法形成的时代背景。“科举开蒙习字,从何入手,选何种字帖?虽古人多见少时习大字得人赞誉之记载,然儿时入学以致为文童参加生员考试,多以小楷为主,寸楷以上的练习是少见的。因诗文书法之训练,首以科举为要。”⑤可知刘春霖的书法学习最初是为了满足科举考试和公文书写的需要,体现当时朝廷和士大夫的审美取向。

另外,抄书在刘春霖所处时代也有实际功用。简单的说可以鬻字糊口。深层次讲,那时人们对阅读有较高的审美需要,要求字好、漂亮。刘春霖未仕之前就为清廷抄写佛经,后来印行出版的小楷册页,也多是其三十多岁的作品。这样的书籍不仅是艺术品,本身还是一本书,因此对文字内容也是重视的。他写的字不仅用来看,也是真正用来读的。我们知道,清代的雕版印刷,写刻本最为人称道。其实,从工艺上看,雕版书哪个又不是写刻本呢?只是有的进入“印刷体”的发展方向,如“宋体字”、“仿宋字”。有的则更像手写体。手写体刻书的工本无疑是大的,所以有的书籍仅在序跋位置采用此种处理,正文仍用印刷体。清代大部头的写刻本,著名的便是“林佶四写”。林佶是康熙时选拔的文字侍从,专门为朝廷抄抄写写,可说是职业的“写字”匠。但是所谓“四写”,却是他业余的成绩,是他为老师的著作手写上版的。其中包括王士祯的《古夫于亭稿》、《渔洋山人精华录》,汪琬的《尧峰文抄》和陈廷敬的《午亭文编》。写刻本使人在阅读的同时享受书法艺术之美,某种意义上说是古代文人精神生活的奢侈品。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很早就发明了,却不能替代雕版印刷的地位,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书中,对“竞讲摺策”的馆阁书风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摺”、“策”书风的不同。“今应制之书,约分二种:一曰‘大卷’,应殿试者也;一曰‘白摺’,应朝考者也。试差大考,御史、军机、中书教习,皆用白摺。岁科生员、童子试,则用薄纸卷,字似摺而略大,则摺派。优拔朝考、翰林散馆,则用纸大卷,而字略小,则策派也。”⑥刘春霖书《甲辰科状元策》就是康有为所言“策派”,而刘石印出版的大部分小楷作品,例如《闲邪公传》、《灵飞经》、《圣教序》等,皆为摺派书。

书法发展的主线是规范化之路,或规范为主而兼顾美观。书法之美观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个性。但美观又绝不等同于个性。汉字书法,秦小篆、汉石经,颜柳的唐楷,到后来的赵孟頫,乃至明代的台阁体,清代的馆阁体,以及近现代于右任提出的“标准草书”,甚者以二王为旗帜的“帖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种种说明,书法史上规范化进程总是在不断地推进。当然,另一个维度上,书法的个性化也未停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艺术总是有点拧巴,正如《大话西游》电影中所说,佛祖座前油灯的两股灯芯,相互绞结着,旋在一起,合而不同,有时甚至矛盾抵牾,却又谁也离不开谁。到了刘春霖时期的馆阁书风,早失去了二爨和石门铭一路的显著“个性”,都转入细处的追求。

尤其是楷书,横平竖直,或者称之为“平正”,成为书写规范中的第一原则。人们对馆阁体总结出几个特征,“乌、方、光”,其中的“方”主要是指“平正”。刘春霖的小楷得益于中锋。平正之难是书法行家心知肚明的事。然则平正的难,难则难在中锋行笔。写字中锋、侧锋都是可以应用的,但是对于楷书全部中锋尚可,多用侧锋就出问题。在技术上,主要做好顿笔与调锋。为了适应笔的天性,毛笔书法特别重视提按和顿笔。在理论层面,这没什么困难,可是今天书家,能真正用好中锋的确少。很多人学书由隶书入手,因为隶书中锋用的多。但隶书对中锋的表现不尽同于楷书,致使很多由隶书转入楷书的学习者,其楷书总是给人奇怪的感觉,不本色。诚然,隶书、楷书在高层次上笔法相通,但真正做到万毫齐力,锥画沙、屋漏痕,非有十几年苦功不可。这也再次说明了,书法其实脱胎于手艺,它和雕刻、纺织、音乐,甚至做农具、裁衣服都一样,是一门手艺,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心手合一是境界,如能心手俱忘,技进于道,才是圆满。

刘春霖小楷最为时人称道,有“大字学颜(颜真卿),小字学刘(刘春霖)”的说法。⑦他少年或中年作品,功力已不可小觑,是童子功,且主要功夫放在小字上。他的小楷,最惊人的是笔力,说千字的长文一笔不苟,是夸张了,但是整体一以贯之,使今人望尘而拜。虽然有些紧邻的字笔画重出,如“戈钩”、长撇、捺笔等,但并不产生不舒服的印象,也不嫌重复、枯燥。分析原因,主要在笔画的精到,每一笔都禁得住推敲的,精致到了毫端。另外,重复笔画的变化也是有的,可能是角度的微细调整,就给人以协调、和谐的感觉了。刘春霖大部分小楷作品,结体偏于瘦长,字间距也较宽博,即康有为所谓“摺派”者。每个字,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长期地总结、修正,包含了前人经验和自己练习的体会。比较爱用异体字,大部分是为了简化,尤其是努力使字形变得规整、方正。这样不至于局促,反而显得舒朗宽博,正得小字之法门。其小楷书风,从主观感受上讲“秀”是主流。不怒张,不粗犷,不笨拙、不夸饰。挺拔有力,秀而不媚,从秀骨透出来秀气。秀骨内蕴,也是含蓄的,所以雍容大度,中正典雅。也表现为“润”,饱满、不枯燥,是耐看的。尤其一个关注文字内容的读者,会发现他的小楷并不喧嚷、抢夺,让人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去读书,就像是晨练时草地的幽香,夜读时鸣虫的低唱,既是美好的陪伴又绝不喧宾夺主。

刘春霖离我们时代虽不远,可是他的书法风格和今天的流行书风又如此之不同。他的书法在晚清、民国时期恰恰是主流书风的代表。而晚清书法是由清代,以及明代书法一脉相承延续而来,其中虽有变革却未中断。我们对这个时期的书法予以关注和研讨还是有价值的。

[ 注 释 ]

①吴占良,柴如新,主编.刘春霖书法萃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0,11:139-140.

②杨猛.试析末科状元刘春霖的政治观[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4):63-64.

③于素敏.刘春霖《甲辰科状元册》探源[J].保定学院学报,2014(2):128-129.

④吴占良,柴如新,主编.刘春霖书法萃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0,11:128-139.

⑤吴占良,主编.大云五色——中国最后状元刘春霖书札辑录[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4:14.

⑥吴占良,主编.大云五色——中国最后状元刘春霖书札辑录[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4:15.

⑦刘金凯.《刘春霖书法集》序言[M].吴占良,主编.刘春霖书法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

[1]吴占良,主编.刘春霖书法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9.

[2]吴占良,柴如新,主编.刘春霖书法萃集[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0.11.

[3]吴占良,主编.大云五色——中国最后状元刘春霖书札辑录[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4.

[4]杨猛.试析末科状元刘春霖的政治观[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4).

[5]于素敏.刘春霖《甲辰科状元册》探源[J].保定学院学报,2014(2).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刘春霖书法艺术研究”(课题编号:201503012)结项成果。

G

A

1006-0049-(2017)10-0018-02

猜你喜欢
小楷状元书法
大同小异
——曾来德小楷展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状元饼
高考报道,不追“状元”追什么
今年我们为什么不追状元?
文征明最娴雅的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