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幸福的味道
——美食与音乐

2017-01-29 08:26:07
黄河之声 2017年19期
关键词:罗西尼音乐家品味

肖 彦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满满幸福的味道
——美食与音乐

肖 彦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世界各地的音乐家门都离不开美食,而世界上也有很多以音乐家名字命名的菜肴,如卡鲁索意面酱、玛丽嘉顿香梨、比才蛋糕、莫扎特巧克力等等。本文将从美食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中西方美食音乐思想、品味美食、品味音乐等几方面来浅谈美食与音乐的关系。

美食;音乐;品味;幸福

美食和音乐作为一种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代表着人们的品味与幸福感。透过美食,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一个国家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价值信仰、审美情趣以及伦理道德最生动的展现。而音乐—它的背后展现的是强大的人文力量、是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我们说美食和音乐都是人们对于共同价值的一种深深认同与认可!

一、美食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在中国,早就有“食色,性也”。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美食则更是我们体会幸福的又一种方式!“是一种社会约束,是一种共同使用的语言,是一条纽带。”伟大的美食作家亚萨瓦兰早在1825年就曾经说过:“一顿美餐之后,身心都会享受着一种非凡的健康地感觉。你的大脑重新振作起来,更加富于机智,而人的想象力也得到了解放。”

有些时候,我认为音乐家们对于美食的热爱并不逊色于他们对于音乐、对于信仰的追求!里克.斯坦曾说:“当我听意大利歌剧时,我仿佛听到了软木塞弹出,刀叉交错的嬉笑和喧哗。”伟大的音乐家罗西尼曾经说过他一生哭过三次!第一次是他母亲去世的时候!第二次是当他聆听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的时候!第三次就是他在湖边野餐的时候!当一只温热的菌菇野鸡从他的手里滑入口中的时候……!因此,我们说美食和音乐就好似两个孪生的兄弟,就好似两个孪生的感官体验……。而与罗西尼同时代的伟大音乐家普契尼,威尔第等等,他们也都是美食的忠实热爱者。

就罗西尼而言,我们知道罗西尼在创作一部歌剧时通常只会用很短的时间,而歌剧中最重要的一章——《序曲》他会留在最后去创作,因为《序曲》中包含了歌剧中所要涵盖的所有主题。但是,罗西尼在最后《序曲》的创作过程中,有时甚至是在一些通宵不眠的情况下也还是灵感枯竭创作不出来《序曲》!这个时候,人们经常会把他锁在一个塔楼的房间里并给他送上一盘意大利冷面。而正是这一盘意大利冷面却常常会让罗西尼创作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美妙音乐来!

二、中西方的“美食”与音乐

我们汉民族的音乐思想在美食音乐的关系方面的论述与西方是不尽相同的,我们汉民族提倡的是无欲自然心如水,即平淡是音乐的美。而西方音乐思想提倡的则是对追求真正的自我个性,追求美的与众不同!

老子在《道德经》十二章中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此。”色、声、味乃至“货”到“欲”给人带来的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这些后果。我认为也就是在美食方面提醒人们要加以节制,适可而止,不要随心所欲。老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反对那些令人盲目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认为这种过分的感性的外在的易逝的美,恰好是有伤人的身心健康的感官享乐。

我认为中国音乐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禁欲主义”。老子推崇的“淡兮其无味”曾深深影响着后世的中国音乐,尤其是汉民族音乐。庄子在《刻意》中曾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阮籍也曾说:“道德平淡,故五声无味。”《淮南子》提出:“淳朴无欲之乐。”因此,我认为中国华夏文明追求的音乐是一种精神上的缥缈之美,无欲无求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老子提倡的音乐美的本质是朴素美,自然美!

而在西方,西方音乐思想提倡的是追求真正的自我个性,承认享乐与美食,追求美的与众不同!在西方,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他们同时也是伟大的美食家。他们在创作了自己伟大、辉煌的音乐作品的同时,许多音乐家或作曲家们也都会有一道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菜式。如:卡鲁索意面酱、玛丽嘉顿香梨、比才蛋糕、莫扎特巧克力球等等。指挥家阿尔伯特.委罗内西曾说:“当一个人很满足的时候,当你吃的很好的时候,你就可能有更多的作品,并且能够更加严肃的对待作品,并且能够对音乐有更加平和的心态,能够更好的诠释音乐。美食会倾向于使你充满灵感!”

三、品味美食、品味音乐

美妙的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共性,它不同于牛嚼牡丹焚琴煮鹤,我认为它更是类似于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我们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而美妙的音乐更是需要这种“品茗”,我们端起茶杯,细细“品尝”,让那苦中带甜,甜中带涩的味道由舌尖慢慢沁入心扉……!

我认为音乐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鲜活的!我们以此(音乐)来达到沟通、沿存和发展我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和态度。就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是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我认为“再现”即是“品味”!音乐是需要“品味”的!就如作曲家们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品味”音乐中最重要的“主题”一样!而《饮酒歌》中那欢快的旋律,一次又一次音符的重复与欢快的跳跃,轻快地舞曲节奏,明亮的色彩以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动机。你听……音符在告诉我们“品味”它的欢快,快来饮酒吧!

美食的“奥秘和力量”在于它的普遍性,它的意义是如此地普遍和单纯!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们都离不开美食,而音乐家们对于美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美食——它的普遍性开启了我们对于其他领域的了解与认知,就像音乐家们用音乐在诉说着自己的情感,就像音乐家们用音乐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一样……!美食与音乐——满满幸福的味道……!

[1] 伊芙特·皮洛 著,崔军衍 译.世俗神化-电影的野性思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 克里福德·格尔兹 著,纳日碧力戈等 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罗西尼音乐家品味
音乐家,也爱花
艺术启蒙(2024年6期)2024-06-25 15:38:01
品味“莓”好
幼儿100(2024年13期)2024-04-24 08:37:08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2:20
姚铜(音乐家)
夜郎文学(2020年5期)2020-12-04 11:00:32
内涵大师罗西尼
罗西尼:始于喜剧,不止于喜剧
音乐爱好者(2020年3期)2020-05-21 11:08:47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遇到熟人”的礼节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罗西尼的《威廉·退尔》
歌剧(2017年4期)2017-05-17 04:07:09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