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质教育发展目标与突破方向
——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综述

2017-01-29 01:51刘粤湘
中国地质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常态人才教育

刘粤湘

1.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刊中心,北京 100083

新时期地质教育发展目标与突破方向
——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综述

刘粤湘1,2

1.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刊中心,北京 100083

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上,参会代表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了我国地质人才培养的现有问题,并指出新时期地质教育发展目标与突破方向,只有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实践与发现能力培养,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大地质学科体系,才能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

新常态;地质教育;地质人才

new normal;geological education;geological talents

1909年,京师大学堂在国内率先设立了地质学门,开创了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先河[1]。自此一百多年,我国地质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百万各类各层次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尤其是地质工作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地质教育体系完整,实现了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由主要面向行业向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办学转变、由规模较小向规模较大实力增强转变[2]——“三个转变”长足的发展。但如同其他很多学科一样,在新时期,地质学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常态下地质行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是国家有关部门、地勘单位和地质高等院校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

2017年5月,“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陈骏、莫宣学、王成善,国土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以及来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GUS)、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土资源部地勘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人才资源办公室、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和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国内地质单位有关领导、专家与地质教育分会等41个单位120 余名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从国家、国际宏观层面以及地质人才供需角度,探讨了新常态下我国地质人才教育的突出问题与应对措施。见解精彩,看点纷呈。会议要闻被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科学报等报道以及许多媒体转载。

一、认识经济社会新常态,寻找地质教育突破口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的大逻辑[3]。需求驱动、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最重要的几个特征。人类发展史,是一部资源种类不断发现、利用程度持续深化的进步史,在可预计时段里,矿物资源仍不可缺; 美国页岩气革命再次证明,新资源发现和利用技术突破,可以改变世界能源、地域政治格局,甚至导致大国兴衰。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王成善院士开宗明义地指出,面对新常态,地质教育面临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是当今地质学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重要命题。

国际上已将地球深部列为地球科学“最后前沿”,中国的崛起和大国地位,需要我们在地球认知和资源深度利用上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

南京大学教授董树文等国家级重大项目负责人提出,当今地球科学主体发生了变化,传统地质学主体地位动摇,地球深部成为地学“最后前沿”;核心技术突破引领科学创新作用越来越明显,如SHIRIMP锆石定年技术、海洋科学考察与科考船、IODP和ICDP计划与科学钻探、大陆水平位移与GPS、大陆垂向升降与InSar、地球内部组成与高温高压实验、新资源发现和利用技术突破,改变世界大科学计划的实施等;大数据时代渴求建立新专业(数据处理、挖掘、知识化,数据融合与集成,云计算、云储存,三维展示、四维显示,可视化、虚拟技术 );地球物理学科发展之急迫,这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与需求专业都会产生影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爱华处长介绍新工科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指明新工科如何建设要六问: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教学育人的新常态,需求驱动、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供给方式改革的新方向,追求人本的教育、追求立德的教育、追求创新的教育、追求适需的教育是教育价值活动的新追求。

二、适应地质行业的 “新常态”,联手共创产教研融合的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当前,我国矿业是过剩的,投资、需求越来越缺乏弹性,制度创新驱动让位于技术创新。在发言中,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王军列举了近10年间地勘行业的总体收入变化情况。数据显示,近十年间,全国地勘单位的总收入最高值出现在2010年,随后呈总体下降趋势。行业总体收入的减少已经说明了行业整体发展的某些态势,而在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学科整体的发展,对相关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人力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杜新波用数据表明了我国国土资源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地勘行业人员总量与技术人员“双减少”局面下仍存在人才队伍总体规模高位运行,但结构性人才缺口较大,如国土资源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规模质量总体偏低,国土资源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存在“断层”现象,国土资源人才队伍能力结构与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转型发展存在差距[1],国土资源人才供需存在失衡现象,国土资源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和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地勘行业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改革尚需加快等问题,需要地质领域的人才资源的能力结构从继承型转向创新型,人才资源的能级结构从初级、中级转向高层次,人才资源的素质结构从单功能转向复合型。为此,他表示将联合有关共建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有关实践基地等现有人才培养平台,重点在学历提升、能力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训练等方面为地勘一线紧缺人才提供联合培养平台。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赵士宝等地调系统、地勘单位等用人单位代表建议,高校在新常态下,首先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及招生比例,逐步减少矿产地质及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增加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等与民生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其次,注重学生岗位工作适应性培养。如本科阶段除了地学知识,也应该学习一些技术经济、财务、公文写作等领域的知识。第三,地质工作虽有专业分工,但每一专业都以诸多学科为基础。如勘查找矿,它需要地质学、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学、地质经济知识,还应了解采矿、选矿等等。科技创新需要宽广的地学基础,只专不博就会导致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复合型知识最终导致就业渠道单一。第四,地质野外工作浪漫但艰苦,要做好工作,兴趣很重要。因此,学校需要上好地质院校学生入学第一课,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以及树立地质工作“三光荣”自豪感。要实现地质强国的目标,需要一代具有强烈国家责任感和品德优良的地质人才。第五,对接需求主体,注重本科学历阶段培养。本科教育应该更关注课程学习的质量和对地学知识学习的广度的衡量,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关于专业深度在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逐步深化。未来地质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需求主体精准对接[1]。第六,广泛开展合作,以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近年的新成果、新资料为支撑,以学校强大的科研力量推动,联合申报国家勘查项目。通过大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提高项目的科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为地勘单位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进一步提高参与项目的大学生、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打造牢固的“产、学、研”联盟。

三、改变以知识导向型的教书育人传统观念,树立能力导向型、情意导向型的教学育人新方式,回归教育本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阐述了关于双一流建设重在培养一流人才的理念,并坦言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专业化,课程体系过于僵化,这虽然有利于培养专门化人才,但由于知识面窄、人文底蕴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创新人才的需要,难以成为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生力军。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加大,但是大学本科专业结构调整明显落后,不少大学专业设置仍受既有师资条件主导,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成为拉低就业率的重要原因。今后仍集全校之力,将办学事业高度聚焦到人才培养 ,完善“三三制”本科培养模式,“二三三”硕士培养模式,“四三三”博士培养模式,“五四三”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634门各类本科教改新型课程,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个性化课表;出台《南京大学关于加强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学生欢迎、同行认可、校友满意进行优质课程三元评价。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郭福生介绍说,作为行业背景地方高校,该校提出建设“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回归本位,办好本科”的办学目标,并给予学生调换专业的自由,竭力培养对地质事业有兴趣、富有创新能力的地学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从“数字地质学”教材的编写介绍地球科学“新学科”的建设,并指出“数字地质学”就是地质科学的“数据科学”,所有地质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如何获取地质数据,如何处理地质数据,如何挖掘地质信息,如何形成地质数据知识,如何转化地质数据知识为产品和财富,如何有效服务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办主任储祖旺教授做了题为《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地学一流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的报告,争做一流要注重构建培养目标体系、关注课程结构建设、践行跨学科教育、注重校企合作。美国一流人才培养的政策变革包括出台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系列教育法案;加强政府对教育质量监管,实施绩效拨款;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完善认证制度。

新常态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全面、多样、过程和特色化的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高底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整体的、全面的,是既有内适性,又有外适性,更具人本性的全面化的质量。生源培养——从娃娃抓起,高尖人才——提前储备是必须的。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未雨绸缪,2017年启动了地质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的试点活动,以期唤起孩子们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在更好地普及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一批对地质专业有浓厚兴趣的生源。南京大学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养成了被动人格的问题,构建“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体系”。

会议表明,新常态下的中国地质教育,无论是在规模,还是结构、人才培养类型和知识体系上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只有及时地顺应时代变化,并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实践与发现能力培养,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大地质学科体系,才能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实现我国由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跨越的目标。

[1] 周铸,刘盼盼,孙敬,等.不拘一格降人才——“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编[N].中国矿业报,2017-05-13(4).

[2] 余际从,段怡春,赵连荣,等.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J].中国地质教育,2011(1):3-11.

[3] 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OL]. 中国教育报,2015-03-05(1)[2017-05-28].]http://edu.people.com.cn/ n/2015/0305/c1053-26640652.html.

G647

A

1006-9372(2017)02-0001-03

2017-05-20;

2017-06-20。

刘粤湘,女,编审,副秘书长,从事期刊出版及地质教育、资源经济领域研究与教学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刘粤湘.新时期地质教育发展目标与突破方向-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2):1-3.

Title:The new era of geolog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goals and breakthrough direction——Summary of the Symposium on Geolog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norm.

Authors: LIU Yue-xiang

猜你喜欢
常态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