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彬[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310018]
论《格言联璧》的劝世意味及其现代教育价值
⊙王晓彬[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310018]
《格言联璧》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中记载了古人对子弟的为人处世教诲和日常生活训诫,体现出浓厚的劝世意味。学习和吸收这些优秀的蒙学资源,对于开展当代青年学生励志教育、守法教育等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格言联璧 劝世意味 现代教育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传承。中国古代蒙学典籍是中华民族人生经验的智慧性总结,一些优秀的教材往往历久弥新、风行不衰,其中凝结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教育智慧,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哺育浸润了一代一代的继承者们。然而,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个社会都必将顺应时代变化潮流。研究《格言联璧》这类经典书籍的目的,就在于发现其合理的内核,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之融入现代高校文化与素质教育之中,从而促进当代青年涵育品德、提升素质,培养处世能力。
《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刊行后,即广为传诵,全书分为学问、持躬、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等十一类;每一类容量不一,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形式灵活。正如其前言所写“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该书多以格言警句的形式,讲述立身处世的经验、待人接物的方法、治世育人的智慧,特别是对惜时读书、养正人格、修身立志、劝人为善等道德规范做出的具体阐述,堪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人生经验的智性总结。
(一)读书治学上,强调奋发有为、刻苦学习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人是各种知识和品德的总和,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格言联璧》对读书治学一事做了十分具体的告诫。“为善最乐,读书更佳”“古往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这等于给世人确立了一种明确的价值观念,即只要通过艰苦学习、砥砺品格,都可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趣味高雅的人。同时,在读书内容和方法上,该书也树立了一定的方向导引。“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此外,如若在追逐目标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其教导世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勇于前进,百折不挠。“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年轻人不仅要立志求学、奋发向上,更要不怕困难、努力拼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才。(二)品德修养上,强调谨言慎行、诚实谦逊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中,个人品德修养强调道德自律,看重一个“慎”字,“慎独”“慎微”“慎初”,莫不主张谨言慎行、修正己身。《格言联璧》中也包含着深厚的自律教育,如“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都把谨慎、自持放在重要位置。谨言慎行,即说话做事符合身份和责任要求;在接物待人方面,经过思考再行事,就会去掉盲目性,减少失误;经过选择再说话,就会去掉随意和轻率,避免失言。青年人谨言慎行对一生都有好处。此外,如果一个人知识渊博,最好还是保持低调,少说或不说,这样可算智慧和聪明。“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但如果一个人不懂装懂,信口开河,那么必然要受人鄙视。“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三)家庭关系上,强调勤俭积善、忠孝友爱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一个充满亲情、三观正确的家庭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在气氛紧张、关系僵化、缺少温暖的家庭里,则往往会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的性格,甚至对其一生造成负面影响。《格言联璧》既重视修身,也重视“齐家”,在治理家政方面做了许多阐述。如“勤俭治家之本,忠孝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等,详细论述了科学的治家理念和具体的行为规范,包括孝顺父母、服从亲命、友爱兄弟、以身作则等,是我国传统孝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的部分。(四)社会关系上,强调关爱尊重、和谐宽容
《格言联璧》在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邻里、朋友等关系方面有许多阐述。与人交往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对方,对对方的处境感同身受,在对方遭遇困难时不能用言语伤害他们,即“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人生在世,对他人多一些关爱和宽容,不用不当言行伤害双方感情,是明哲人的表现。其次要心态端正,严格约束自己。“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宽容自己的态度宽容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然而现实中人们却往往相反,对别人诸般挑剔而对自己要求甚少。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同别人的相处中,由于能够真诚地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所以他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当代青年学生视野开阔,知识、观念更新快,创新能力强;他们渴望成才,重视个人发展。但在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人在思想观念上难免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与我们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格言联璧》虽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书中许多东西却仍然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一)以人为本,促进个体成长
《格言联璧》通过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引导、教化、约束,帮助个体塑造高尚人格并激励其健康成长。《格言联璧》倡导知行合一的理念,而人的个体成长的过程其本质即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仅有理论说教而无践履力行,不是健康的成长。“知”,就是要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知识体系内化于心;“行”,就是要推动实际行动,促进思想意念外化于行。正如《格言联璧》中所说:“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个体成长的本质是实践的,实现内化的最佳途径是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奋发有为、求知进取、爱国爱家、文明礼仪等正确理念,在心灵中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中提高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民个体的发展,青年学生又是中国的未来和脊梁,他们的成长成才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二)以孝为先,维系家庭伦理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建立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就需要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而“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格言联璧》秉承儒家的孝道观,主张“忠孝”“养亲”、言传身教,在当今社会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当下,我国漫长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许多人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娇养的对象;在“6+1”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既缺失孝顺双亲的意识,更缺乏兄友弟恭的观念,甚至有些人在宠溺之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长大以后成为“啃老巨婴”。这些严峻现实都在呼唤着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回归。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爱父母”,并以此为基点,推己及人地扩大到“爱他人”,那么对于建设“和谐家庭”,以至“和谐社会”都是极有意义的事。《格言联璧》的家庭伦理价值即在于此。(三)以和为贵,协调社会关系
《格言联璧》传承儒家的和谐观,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以和为贵、互敬互爱。而反观现实,现代青年学生重个体而轻集体现象正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他们自我意识较强,对个人的得失发展非常在意,而对国家、社会,他人则关心不够。很多人知道与人相处离不开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但在行动选择时又往往不够合作,缺乏集体观念,且对他人要求多,对自己要求少。他们分享意识薄弱,不善与人合作,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把随心所欲看作是潇洒,把妥协和合作看作是庸俗。这些行为不仅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割裂开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也伤害了他们的自身利益。《格言联璧》中所昭示的以和为贵的精神,具有积极的社会交往价值,在人际交往中若人人都能敬人爱人、宽厚包容,社会氛围就能更加和谐。《格言联璧》作为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蕴含着基本的处世哲学、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青年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劝导教化必须持之以恒。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变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值得每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
[1]曹瑛.从《弟子规》浅谈现代礼仪文化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2]李俊艳,吴惠敏.传统蒙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探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6(4).
[3]喻学林.近十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2).
作 者:
王晓彬,硕士,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文秘教育、素质教育。编 辑:
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