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借鉴中生长自家教学智慧
——刘春文《孔乙己》教学设计评析

2017-01-28 23:32
中学语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刘老师孔乙己悲剧

在借鉴中生长自家教学智慧
——刘春文《孔乙己》教学设计评析

汲安庆

一、设计意图

新课标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何重读经典?如何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如何探索适宜的“语文知识”学习途径?这是本节课切入的基本视角——拟主要围绕 “看”字展开,利用“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同时完成对小说主题的探讨。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采用主问题贯穿、矛盾语激疑、关键字词还原比较、截取视频片段再现“历史”场景等方式,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品读、还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研讨。注重多层次对话,全面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力求使学生在语言知识、文本品读等方面都有收获。

二、学习目标

1.借助关键字词还原比较,凸显人物性格,渲染场景氛围,揭示小说主题。

2.能抓住独特的“叙事结构”“变换视角”,借助主问题,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3.找出作品中的两三句矛盾言语,初步体会作者创作的独具匠心。

4.利用视频片段再现真实场景,根据设置的情景另眼假想人物遭遇。

三、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的主题。

四、教学难点

理清文中“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

【评 析】所有教学目标均指向了形式秘妙的揭示,作者言语表现智慧的体悟,强有力地守住了语文的体性。“三维目标”没有被生硬切割,做做摆设,而是更高明、更个性地融入上述目标,体现了教者独特的语文教学智慧。

不过,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有些含混。照理,重、难点应是上述目标的择定,可教者在表述形式上与上述目标明显分道扬镳,而内容上又密切关涉——教学重点便横跨了目标和难点;教学难点中“看/被看”的关系属于“叙述结构”,“揭示矛盾的根源”似乎又回到了主题的探讨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如此一来,重、难点其实是叠合的。

为何要兜那么大的一个圈子,而不直接亮出呢?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孔乙己》配音视频,渲染课堂氛围。)

(一)图片导入引课题

(出示昔日咸亨酒店的图片)

导入:同学们,咸亨酒店的大门在我们面前缓缓打开,站在大家面前的是谁?(生答“孔乙己”,出示今日咸亨酒店的图片)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大家看看,是谁成就了咸亨酒店?(生:孔乙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走进他的小说《孔乙己》,听听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出示课题)

【评 析】好的导入,应该是“引桥”或“引线”,不论是情趣唤醒,想象开启,还是思维引爆,都能让学生比较迅捷、顺利地进入教学内容的核心。刘老师也有此追求,但整个过程比较“绕”:第一问“站在大家面前的是谁”,纯属“为问而问”,对已经预习、或即使不预习,正在听配音视频,也能心知肚明的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思维挑战;第二问“谁成就了咸亨酒店”亦无必要,因为成就者是孔乙己也好,鲁迅也罢,与下文探讨的内容均没有太大关系。

何不直接亮出呢?即使热衷“慢热”,先让学生谈谈对小说《孔乙己》的了解,再趁势扼要“点出”相关史料或资讯(如在小说史上的地位,鲁迅本人的评价,孔乙己形象的价值,乃至虚构的环境化为风景名胜的神奇),不断刷新学生的眼光,使他们的认知贴地飞翔,岂不更好?

(二)具体的课堂研读

环节一:初读课文说感受

以下列句式理清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

在________________(具体的段落),我从___________的眼睛中,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孔乙己。

(设计意图:磨砺学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理清小说中复杂的“看/被看”的人物关系,并初步形成板书框架。)

环节二:再读课文“看”人物

思考:成为“看”之焦点的孔乙己,最终命运如何?请找出具体的句子。

明确: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点睛: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句子,鲁迅运用了他特有的“非语法性”修辞手法,揭示孔乙己的命运。

探究:

1.何以证明孔乙己“的确”死了?

(1)哪里“看”?

①等级森严的咸亨酒店:曲尺大柜台外面是短衣帮,里面是长衫主顾(踱、坐喝);孔乙己是另类: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暗示悲剧:读书人的身份与科举落第的对比。)

②多次被统治者打:(何大人与丁举人),使得孔乙己身心均被推残并丧失生活能力。

(2)被谁“看”?

一个敌对的“异己”环境,主要从四次哄笑中见出。第4、6、8、11自然段,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讲述第一次与第四次哄笑时,播放电影视频,让学生真实感受孔乙己“排”“摸”的不同。根据众人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来分析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短衣帮:在封建社会中,处于备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第4自然段:便、都;又、故意、嚷;引得、哄笑。他们有意无意地把孔乙己作为嘲弄与取笑的对象,专以揭开他的心灵伤疤为乐。)

②小伙计:一个孱弱、饱受歧视却又参与歧视的孩子。(第2、3自然段;揭露世风炎凉;只有……才……)

③掌柜:挖苦,并反复念叨孔乙己还欠他十九个铜钱。

④其他人:围观。(第11自然段,“看时又全没有人”“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

孔乙己是一个“被看者”,一个多余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个在当时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苦人和弱者,作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串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哄笑是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PPT展示链接资料)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鲁迅《藤野先生》)

旧中国末世深陷在封建统治思想、秩序的重压下,麻木、冷漠,没有一点儿生气和活力;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表明他们精神的空虚、无聊,封建社会的病态特征暴露无遗。这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鲁迅多次抨击当时国人的看客心理。

(3)孔怎“看”?

性格悲剧:精神与现实的落差(固守读书的人的“身份”,丧失生存的能力)。

正面写孔乙己:第4、11自然段,写孔乙己的外貌及绰号的来历;第4、6、7、8自然段,写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

结合黑板上解剖孔乙己形象的板书着重分析:“窃”与“偷”;满口的文言词汇;掏钱的动作。

(4)作者“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

2.何以证明孔乙己“大约”死了?

(提示:因为没有亲见,可以从时间推移的角度入手分析。)

(1)侧面了解孔乙己。

第5自然段:好吃懒做,不肯自食其力;第10自然段: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腿丧失劳动力。推断“许是死了”。

(2)长久不见孔乙己。

第12、13自然段,抓住时间词:自此以后——到了年关——到中秋——到第二年的端午——到中秋——又到年关——到现在,“终于”没有见,推断孔乙己“大约”死了。可见其悲剧,连死也没人知道,也不知死在何处,这就是一个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归宿。

(设计意图:课标指明“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矛盾言语,初步体会作者的创作匠心,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体现课标中对语文知识“随文而教”的理念。)

环节三:今眼再看“孔乙己”

1.写作背景

PPT:《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后来亲自将它译成日文。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生活。

2.现实意义

孔乙己不只是生活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今天,从东方到西方,多少人是根据自己的思想、理想、幻想或价值观在生活,而他们自己又不了解自己的生活状况,他生活着的社会根本不能容纳像他那样的人。这样,我们更能感受小说的普世意义。

鲁迅的《故乡》以家为缩影,事件发生在房屋内。《孔乙己》以大门敞开的酒店为焦点,悲剧就在街边的柜台旁产生。表面是在咸亨酒店,其实反映的是整个鲁镇,是旧中国的缩影。

3.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炎凉世态和人们麻木的精神。

4.小说概念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就是小说。

(设计意图:借助资料链接还原作品的写作背景,揭示小说的现实意义,“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明晰小说的主题,并进一步强化对小说概念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

【评 析】

围绕“看”这个课眼,刘老师大体是按“人物形象的看 (含孔乙己的自看)→作者的看——我们的看”这一线索经纬教学的。这是教学的意脉,更是教者审美认知不断深化与突破的标识。没有深度的生命融合,扎实的文艺理论素养,灵动的教学智慧,难有如此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大气设计。

浑然天成地贯彻了扶放结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提供句式让学生自由地替人物形象立心、立言,及时地引入相关史料升华学生的认知,由人物形象的历史价值谈到现实意义,再回归到对小说文类特性的感悟上,由浅到深,总分结合,让人不时有柳暗花明的阅读惊奇,较好地体现了新型的知识观——知识技能的本质不在于其确定性,而在于通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建构新的意义。

无处不在的精致化的追求。无论是掘进式的思维推进(如三大环节的确立、探究题的选择),还是扇面式的思维打开(如从社会环境、人物关系、性格悲剧三个层面来分析孔乙己“的确死了”),抑或跳脱式的宏观审视(从写作背景、现实意义、小说主题、小说概念四个层面切入),甚至连电影视频播放孔乙己“排”“摸”的不同镜头,以烘托悲剧氛围,揭示灵魂秘密的细节都能考虑到,体现的正是教者精密而深邃的审美考量。有了思维的精致化,教学的深刻化、扎实化、个性化才会有充分的保证。好课如精美的文章,就是这样炼成的。我们渴望平等对话、深度沟通、化育裕如,教学能永远在“和易思”之境中徜徉,与学生共同享受精神生命拔节的欢愉,可如果缺少了精致化的追求,一切都无从谈起。黑格尔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一个面对自然美只知道喊美呀美的人,还是个野蛮人。”①文本解读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没有精致、深入、独到的阐发,对“美点”的欣赏永远只能停留在人云亦云的 “美啊、妙啊”层面。这样的野蛮人还少吗?

不过,在涉及人物形象分析、背景介绍,现实意义的界定时,刘老师的某些结论还是有失偏颇的。比如,认为人们对待孔乙己的麻木、冷淡态度,表明了“精神的空虚、无聊,封建社会病态暴露无遗”,这其实在无形中否定了鲁迅对人性劣根解剖、鞭挞的普世价值、超越价值;认为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却忽略了孔乙己身上“书痴斗士”的特质——善解人意,也知晓人情练达,为何执迷不悟地对书一偷再偷?只要抛弃“之乎者也”,脱下破旧的长衫,就可以轻松将嘲笑扔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为何苦苦坚守?这里不正有鲁迅塑造的精神斗士的影子吗?鲁迅有意识地设置这一“个体象征”,正是为了突出孔乙己与异己环境的对抗,以及鲜活生命力被凌迟的悲剧命运②。

七、布置作业:另眼假想孔乙己

请发挥你的想象,另眼假想孔乙己,任选一题完成。300-500字。

1.假如孔乙己考中了进士……

2.假如孔乙己没有偷丁举人家的东西……

3.假如孔乙己自己脱掉了长衫……

4.假如孔乙己打折的腿好了……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激发学生去探究人物悲剧的深层社会原因,并进一步深化对人物悲剧的认知。)

【评 析】此处设计等于是引领学生跳出文本看孔乙己,或者说是以另类的方式还原小说的创作秘妙——鲁迅在其《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就说过必须知道“不应该那么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有学者考证过,孔乙己有两个原型人物:一个叫“四七”,喜欢喝酒,抽鸦片,但能写得一手好字。经常穿着破旧肮脏的竹布长衫,头上歪戴瓜皮帽,到处游荡。好骂人,却经常被人打。一个叫“亦然先生”。迫于贫困,只得以卖烧饼油条为生。因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意大声叫卖,只好跟随别的小贩后面。人家吆喝一次,他低叫一声“亦然”。可是到了鲁迅的笔下,抽鸦片、好骂人、卖烧饼油条等形而下的生活化特征全部被剔除,一个劲突出的正是人物对书鸦片般的痴迷,对长衫、“之乎者也”话语系统命根子般的保护和坚守,其实就是别样地表现在屈辱中以笑当哭的斗士品格,刘老师的第2、3题恰好命中了作者的写作匠心,精妙至极。奇怪的是,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刘老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将作业指向写作,不仅可以深化对文本意蕴、形式秘妙的理解,也可以使占有式阅读有效地转化为存在式阅读。

【总 评】

刘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显然受惠于钱理群先生对鲁迅小说结构的分析——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归来-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③。以之为“课眼”,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环境,以及基于其上的人物形象现实意义探究、小说类性特征认知,还有作业中对小说情节的重新假定,莫不是受“看/被看”结构模式启悟所作的个性化开掘。将抽象的文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生产力,并借势发展自我的思考,当然是一种创造。就像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得力于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启示一样,借鉴的是词条形式,创造的却是对中国知青生活的独特表现。刘老师的跨领域打通、化用和发展,使教学设计脱胎换骨,新意郁勃,亦然。

在借鉴中生成自家的教学智慧,也表现在独特的教学设计上。麻木庸众的窥视之眼,孔乙己孤独而绝望挣扎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凌迟”一词。其实,每个人嘲笑的目光都是一把刀,在无情地宰割孔乙己的尊严、自信、锋芒,乃至善良。这与文本的深层结构高度一致——小说中,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带有轻伤的孔乙己,一次是被丁举人打残后的孔乙己。可是,如果将年轻时代,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孔乙己形象,与在贫穷、伤残、饥饿中凄惨离世的孔乙己形象在召唤结构中还原出来,一个鲜活的生命力是如何遭遇凌迟而逐渐走向萎缩与衰亡的,不就一目了然吗?刘老师在传统的观念“吃人”中,发现了目光“杀人”,颇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创造之妙,只改动了唐代江为诗句中“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一个字,便满篇生色,境界自出。事实上,在播放孔乙己“排”“摸”不同镜头的时候,刘老师也触碰到了“凌迟”这一凉薄而残酷的现实,只是未能定格,做足文章罢了。

刘老师教学设计中的创造,还表现在对小说“悲剧”基调的把握上。在传统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认知之外,她看到了孔乙己的善良,固守读书的人的身份,有自己的理想、幻想等特点,并认为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是“暗示悲剧”;人们无聊的逗笑和取乐,是以乐境写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确是忠于自我的细腻而独到的体验。

为什么这么说呢?抓住孔乙己的酸腐、邋遢、狡辩、之乎者也等,以为这是鲁迅的讽刺,将课文上出喜剧色彩的现象太多了。这实在是荒谬至极!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喜剧是 “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坏不是指一切恶,而是指丑,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④,可是我们读《孔乙己》会没有痛苦吗?伯格森也认为,喜剧中的笑“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警告,使可笑的人觉得自己笨拙,加以改正”⑤,可是孔乙己受到嘲笑改正了吗?读《孔乙己》,如果真发笑,也是一种“带泪的笑”。这即使不从生命力被凌迟的潜在结构中看出,也可从结尾处作者对孔乙己凄凉景象的工笔细绘中见出,这是体现了悲剧精神的——引起怜悯和恐惧,更何况鲁迅明确说过是将孔乙己作为一个“苦人”形象来塑造的。刘老师从“看”字切入,揭示庸众与孔乙己的感情错位,还原人物残忍的内心深层,以及孔乙己的物性处境与命运,是契合文本的悲剧性内核的。

当然,教学设计在某些认知和细节处理上的确有火候未到之感。不过,这难掩充盈其间的创造气象:扎实而灵动,大气而饱满。如何在借鉴中创造,刘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对我们颇饶启发。

————————

①王建疆:《修养·境界·审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汲安庆:《当鲜活的生命遭遇凌迟——试析孔乙己形象中的象征内涵》,语文教学通讯(B),2011年第5期。

③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④亚里斯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⑤朱光潜:《谈美书简·谈修养》,中国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109页。

[作者通联:云南大理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刘老师孔乙己悲剧
伟大的悲剧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刘老师想开小车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幽默的刘老师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画家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