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之中医临床解读
中医中风辨证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
中络:病在络脉,出现口眼斜、肌肤麻木等症,伴有头晕、头痛等。
中经:病在脉,不昏倒而出现半身偏瘫、手足麻木、口多痰涎、语言不流利、脉多弦滑等症。
中腑:卒然昏倒,苏醒后出现半身偏瘫、口眼斜、语言困难,或痰涎壅盛、不能言语、二便失禁等。
中脏:临床上以卒倒昏迷为特征,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是指疾病急剧变化过程中,正气不支,邪气内陷,出现脏腑功能闭塞不通的病理。多因邪热、痰浊等病邪闭阻于内所致;脱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气、血大量耗损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综合表现,主要症状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中络,肌肤不仁;邪在于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摘自祝之友《解读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