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武警部队战斗模拟实验室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1-28 18:20:41叶德骏朱雄南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9期
关键词:处突武警部队战术

叶德骏 朱雄南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加强武警部队战斗模拟实验室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叶德骏 朱雄南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以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战斗模拟实验室发展建设为背景,根据任职教育的鲜明特点,紧紧围绕以战斗模拟实验室为平台如何培养任职教育特色人才,对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实验室体系的新功能、实验性教学的新模式三方面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

人才培养;战斗模拟;实验室体系

武警部队战斗模拟实验室,承担着武警部队军事人才培养、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研究任务,是为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学、科研实体,是反映院校学术技术水平的窗口,也是衡量院校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战斗模拟实验室在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部队战斗力的作用将变得日益突出,可应用于执勤处突、反恐维稳等多种战术训练。因此,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探索进取,创建新型实验室体系,这不仅是武警部队院校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任职教育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

1 突出任职教育特征 探索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

在第十七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武警部队院校编制体制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学科专业进行了优化重组,我院由学历教育院校转变为任职教育院校,教学任务更加突出专业特色和实践性特色。为适应这一调整变革,实验室建设须探索新形势下的建设思路。

1.1 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调整转型后,实验室建设要依据未来担负的重要任务的特点和合训分流学员培训任务,加大对实验室改革的力度,以提高学员任职能力为目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一是要注重理论牵引,转变实验室建设的观念。保持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首先应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应跟踪世界军事变革中作战理论的新变化、新发展,紧密结合院校所担负的任务特点,创新具有院校特色的实验室建设理论。注重实验室体制、管理及队伍的配套改革,逐步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由传统的保障服务向超前性保障、系统化保障转变。二是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转变实验室工作的内涵。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未来战争的主导力量,院校实验室建设要以人才培养需求为牵引,科学、合理地确立实验室建设目标、工作计划及任务,逐步完善实验室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场所的建设,营造开放、务实的良好育人环境。三是要实现系统化保障,转变实验室条块分明的组建方式。要适应现代军事技术和军事思想的发展,必须构建适应发展、贴近实战、系统综合的新型实验室体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实验室组建方式,对教学内容相近的实验室进行调整和融合,重新构建学科领域和跨学科的综合型实验室,充分发挥人才和设备等各方面资源的综合效益,保证资源共享,彻底改变传统、功能单一的实验室组建方式。

1.2 构建科学的建设体系

构建适应武警部队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型实验室体系,要在形成学科特色和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按照“依托各个武警院校特色学科建设实验室,根据学科发展设置实验室”的思路,如广州指挥学院就应以分队处突和勤务战术为中心,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一是建立学科重点实验室。当前,尤其要注意集中力量建设与武警部队担负的重点任务密切相关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急需和学科特色鲜明的实验室。建立院校学术委员会规划指导和专业部门直接承建的模式,实行学科带头人或者部门负责人主负责制。二是建立跨学科联合实验中心。这是院校实验室体系结构中的新事物,它具有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功能,能够实现院校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共享,充分发挥各个实验室的功能和效益。三是建立集成教学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可以实现教研室与实验室功能集成、统一管理,打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员与实验员之间的界限,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提高。

1.3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武警部队任职教育院校,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强化教员的“教为主导”意识和学员的“学为主体”意识,实现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向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观念转变,真正使实验教学成为创新教育的可靠平台和重要基地。一是将实验教学从附属地位转变为与课堂教学并行。应按照系统工程的办法,建立结构完整和内容丰富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主干实验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课程之间的界限,设立多层次多课题的综合性实验和技术专题性实验;增加应用性较强的系统实验的比例,不断拓展专业实验的综合性和研究性项目内容;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等。二是将实验教学由单一功能转变为教学、科研并举,有效地促进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三是将实验教学由学员被动接受转变为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训练方式。有利于提高学员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较好地满足学员下到部队之后的第一任职需要和岗位要求。

2 强化作战训练职能 发挥实验室体系的新功能

院校实验室建设要实现教学、实验、论证等功能,武警部队院校的战斗模拟实验室应满足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基础技术开发、战法研究实验等方面的需要。

2.1 全面支持实践教学环节

我院在学历教育期间所建立的以文化基础科目为重点的模拟实验手段已经不能为当前以任职教育为重点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实验支持。一是要以培养任职教育特色人才为目标。要强化战术勤务等相关军事类科目职能背景下的模拟训练,就必须要建设相应的模拟训练系统和专修室,实现对战术勤务科目的实践性教学提供平台支持。二是要以满足任职教育岗位需求为重点。根据新形势下武警部队要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实际,我院建设了作战训练实验中心,把各个教研室的学科专业实验室整合在一起,融入实验中心,建立学科专修室,细化了各个学科专修室功能,突出了任职教育特色,极大地满足了学员任职教育的岗位需求。三是要以强化任职教育特色内容为核心。分队处突作为我院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具有鲜明的任职教育内容特色。学院不仅建立了分队处突中心 ,专门研究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教学,还重点在作战训练实验中心建立了分队处突战术专修实验室,结合分队处突模拟对抗训练系统强化实验性教学,突出分队处突战术专业的实践性特色,提高学员的执勤处突战术素养和指挥技能。

2.2 着力开发实验基础技术

一个既能够满足当前教育训练要求,又能够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的实验室群体,必然要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持体系。借鉴外军的经验,着眼武警部队实际,武警部队院校战斗模拟实验室应继续坚持在武警总部统一领导下,实施联合开发、成果共享的基础技术研制路线。一是继续与各武警部队其他指挥院校、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的战斗模拟实验室联合研制新的模拟技术,形成合力。二是积极参与全军作战实验室标准化工程建设,坚持走标准化研制开发道路。三是直接利用协作区内其他院校成果弥补我院实验室技术水平的不足,提高我院战斗模拟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四是在联合的基础上,提高我院学科专业实验技术开发的能力,以我为主,解决本学科基础技术需要。

2.3 初步具备战法实验能力

作为武警部队初级指挥院校的战斗模拟实验室,必须具有对分队战术战法进行实验论证的能力,配合战术理论研究,支持重要战法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验证新战法、新的战术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而使这些成果成为教学训练的新内容,开辟院校军事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当前,武警部队在遂行多样化任务过程中,对抗更加激烈,生存环境日趋复杂,若期望在真正的实兵、实况中检验作战理论的想法已难如愿,为此,代之以从实验室中检验作战理论,已成为现实选择。因此,我们通过综合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建立战术战法实验室、战斗效能评估实验室,并以此观察和研究新的战术理论内涵及其效能,检验战术理论是否正确,从而研究和发展新的战术理论。

3 紧贴科技发展前沿 构建实验性教学的新模式

做好科学技术跟踪是保证实验室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技术要与时代的高端和新兴的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使实验室平台的主要功能在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中得到应用,并为专业技术发展提供导向和支撑作用。武警部队院校战斗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以网络方式集成数据、模型和规则等资源,进行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在整体建设上,通过科学构建,可融合整体模拟系统,内联各作业终端、外接总部信息网,具有模拟化对抗和远程化指挥等功能。

3.1 拓展模拟训练的新视野

当前,各种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武警部队开展各种模拟训练提供了有益支撑,特别是以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网络为支撑,通过配置自主研发的各种模拟训练系统,如“武警分队指挥技能模拟训练系统”“分队处突战术教学训练系统”“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勤务训练系统”等模拟作战训练系统,能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战勤互动、组训监管、演训实时导控、模拟仿真对抗、态势动态显示、战例虚拟再现、辅助分析决策等战斗模拟功能。指挥中心通过与专修室和训练场馆数据联通,创设交互式学习和训练

环境,能满足武警分队指挥人才研讨式、案例式教学训练新需求。当前,已研发武警分队指挥技能训练系统,解决了常规化战术勤务教学中存在的条件构造单一、思维过程无痕 、结果评估粗放等问题,实现了作业条件实景化、思维过程有形化、作战要素定量化、作业评估智能化,提高了网络化教学的实效。

3.2 创新能力生成的新途径

随着武警部队的不断发展转型和任务使命的不断拓展,对武警部队初级任职指挥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赖传统的训练方式和途径已经无法满足在短短一年任职教育期间内迅速生成学员第一任职岗位能力需求。战斗模拟实验室以创新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生成模式为目标,在作战训练实验中心开展实验性教学,主要通过依托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利用电子沙盘、视频通信等平台,通过高清宽屏显示,在沙盘和网上实现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预案推演,使过去单一的文字方案转变为实战化的三维实景,快速、准确、高效地组织学员进行战术模拟训练和指挥训练,开辟了提升战术素养和指挥能力的新途径,有效促进了任职教育特色人才培养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能力的生成。

3.3 构建异地指挥的新体系

执勤处突是武警部队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武警部队的主要经常性工作和中心任务。由于武警部队勤务工作的特殊性,对其执勤处突的组织指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为武警部队执勤处突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为实现武警部队实现远程异地指挥构建了新的实施平台。学院在进行卫士演习或者组织学员进行战术演练时,将指挥所开设在作战训练实验中心,并通过作战训练实验中心与武警部队指挥信息网、机要终端进行有效链接,利用有线网络、卫星通信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时掌控部队行动和现场情况,满足武警部队全要素演练演习要求,可实时联通上级、友邻、前指和行动部队,实现异地指挥。

The Thoughts of Strengthing the Congstruction of the Armed Police Force Lab of Combat Simulation System

Ye Dejun, Zhu Xiongnan

The Armed Police Command College in Guangzhou, Guangzhou, 51000, China

The armed police primary command colleges lab of combat simulation development as the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losely around for the lab's platform of combat simulation to cultivate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talent, thinking about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t, lab system of features and features and new mod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lent cultivation; combat simulation; lab system

叶德骏,本科,讲师。朱雄南,本科。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军事学青年项目“虚拟现实技术在武警部队实战化训练中的应用”(编号:15GJ004-29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处突武警部队战术
中间战术
浅谈“处突”应急机制研究
危机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队执勤处突任务中的作用研究
商(2016年29期)2016-10-29 13:46:46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武警部队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浅谈武警官兵在执勤、“处突”“反恐”任务中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新一代(2014年9期)2014-11-24 01:00:18
边远地区武警部队医院科研管理的实践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08
完善武警后勤应急保障体制的构想
论毛泽东武警部队建设思想及其创新与发展
军事历史(2004年1期)2004-11-22 07: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