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军
卷首微言
机器人来了,职业教育怎么办(二)
臧志军
要想让职业教育能够“适当超越”工作世界,除了退回教育的“原型”之外,还有一个策略是“融合”。如果学校的培养过程能够实现充分的产业融合、岗位融合和过程性融合,完全可以在保持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使职业教育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体现产业融合。在制造业中,由设计、制造、销售、升级服务等组成的微笑曲线中,中国主要还在曲线的最低端——制造,高端的设计和销售、升级服务还不是我们的强项。前段时间,有国内企业吐槽,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产品在国外可以销售很好,但内销却困难重重,笔者猜想,就是因为设计能力不强,无法针对国内情况开展设计,销售能力不足,打不出自己的品牌,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制造环节。提到产业升级,许多人以为是技术升级,但真的仅是技术升级的话,高职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就被限制了;而实际上的产业升级是产业的所有环节的升级,对制造业来说,就是把微笑曲线拉平,就是要实现制造业的服务业化,在这方面,高职教育是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
除了以上的融合外,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公共交通都大规模使用物联网技术;LED技术使灯具产业的产业链大为缩短,产生了许多新型的灯具企业、艺术设计公司;通过移动支付,互联网公司甚至可以运作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营销。这些融合都催生了一些新职业和新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应该继续“对接”产业开设专业,而应该“设计”新专业,根据学校对产业发展的理解,自行设计几个能够体现学校教育思想的专业出来,既体现对传统专业的尊重,也增加新兴产业的元素。这样设计出来的新专业并不一定是真实产业界正在如火如荼发展的领域,但一定是体现了产业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领域。在过去,教师配备、资源调整、学生管理等都在制约新专业的出现,但在今天泛在的互联网和移动网条件下,教师的重新组合、学生的重新组合,甚至资源的重新组合的流畅程度更高,完全可以组建虚拟的、具有特定目标的学生项目组,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团队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如果能够做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就具有了全新特点:前瞻;融合;选择性;普适性;信息化。
2.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体现职业或岗位融合。从郭台铭到许多企业家都说过职业教育质量不行,那他们是不是要求学生一毕业就能像成熟员工一样独挡一面呢?从许多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大量企业内训来说,企业家们并没有把专门技能培训的职责推给学校。他们所谓的教育质量不行大概是说,目前的毕业生没有责任心、碰到问题不知所措、所学专长无法发挥,而学生工作技能的缺失并非主要的不足。因此,学校不能盯着企业的某些岗位去开展教学,而应该跳出企业看岗位,让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锻炼通用的才干。
据此,我们提出专业课程应该实现大融合的主张。课程改革更应坚持情境功能化理念,即一门课存在的价值不在于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或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作用,而在于学完这门课后,学生能够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下解决哪些问题。按照这一要求,专业课应实现以下变化:(1)专业基础课尽量压缩,且实现功能化。压缩是指把理论推演、知识性介绍等内容大量减少,学生能看懂的交给他们自己看,经过努力也学不会的就去掉;功能化是指即使是专业基础课,也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运用知识与技能,而不是死记硬背,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活的学习任务或创新项目来学习知识。(2)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应尽量项目化,学生要以产品实物或实际的服务项目完成课程学习。由于要形成产品实物,目前的课程划分就会显得不合适,会推动课程之间的融合。(3)应形成“课堂项目+课程项目+学年项目+毕业项目”的学习项目体系,学年项目应是课程项目的综合,推动更大范围的课程融合,毕业项目则可以有较高灵活性,让学生完成与就业相关的实物或真实的服务,以利其以可视化的成绩寻找工作。
3.教学模式应体现过程性融合。不对接企业的生产过程,学校只是远远地看着企业如何生产,只是努力去寻找生产过程背后的教育意涵,然后在学校环境里再造一个更加抽象的教育过程。简单地说,这个抽象的教育过程不是模仿企业的生产过程,而是模仿企业的问题解决过程,让学生体验、了解、掌握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模式,可能才是学校应该做的。这就要求学校努力去按照企业的生产情境设置学习问题,而不是按照生产过程设置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所谓的“融合”本质上是对现有职业教育哲学的升级与职业教育模式的再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同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