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应用两种不同心电图诊断的临床对比

2017-01-28 15:28:34朱海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心电图动态冠心病

朱海燕

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应用两种不同心电图诊断的临床对比

朱海燕

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肌缺血阳性频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病症发生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结合使用,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群众出现冠心病等相关症状。现今,冠心病是造成患者心脏病发重要病症之一,其在发病过程中经常会造成患者出现心绞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肌梗死[1]。所以,在临床中采取有效方法来应对冠心病所造成的危害,是提高患者生命存活率、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但是,不同患者所患冠心病症状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在发病之后所造成的影响和威胁对患者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如出现心力衰竭、猝死等症状[2]。而现今,国内关于冠心病临床的检查和治疗多借助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本次研究为比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取得的详细报告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9~88岁,平均年龄(49.7±3.3)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病程(3.4±1.2)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9~87岁,平均年龄(49.5±3.1)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病程(3.7±1.1)年。其中39例患者合并有高血脂症,33例合并有高血压,26例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进行治疗后会先采取常规手段进行治疗,且在其病症得到改善之后再进行心电图检查。在本文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提供的MAC5000十二导联心电图机连续记录,检查时取患者仰卧位,保持心态平和放松。观察组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采用无锡中健科仪提供的(CB-2302-A)型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诊断之前3天停止服用药物,连续24 h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收集和记录患者的12通道24 h心电信号,交由同一名专业心电图医师分析诊断[3]。

1.3 评价标准

对心肌缺血诊断标准进行确定: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显示同一导联的T波小于R波的1/10或者ST段水平下移大于0.05 mV。且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则要符合以下标准:(1)ST段下移时间持续大于1 min;(2)ST段呈现水平或者下移,下移水平大于0.1 mV;(3)连续两次出现ST段下药时间间隔大于1 min。ST段的测量以J点后80 ms为标准[4]。

心律失常诊断标准:记录患者的心跳节律、心率、持续时间、起止状况以及临床症状等,结合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显示心肌缺血阳性率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分别为91.84%(45/49)、73.47%(3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方法显示的心律失常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分别为81.9%、83.7%、30.6%、22.5%;而对照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分别为22.4%、24.5%、14.3%、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对患者生命健康和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和影响,应引起广大冠心病患者的重视[5]。常规的心电图可以通过记录患者短时间内的心电活动信息,从而获取有效的信息,但却很难测出患者的心律失常、早搏等现象[6]。而24 h动态心电图则可以反应患者的日常心脏的功能状况,对心律失常尤其敏感,能明确患者心律失常发作的频次、持续时间以及种类等,以此来对患者心肌缺血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如果所检测患者的ST-T发生异常,则可及时判断患者的心肌缺血的状态[7],它还可以通过散点图明确诊断常规心电图无法确诊的各种快速性及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次研究通过对心脏24 h心电图进行连续性监测,并结合患者的心电图ST段、心率等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患者的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心肌缺血和猝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8]。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组患者的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率为91.84%(45/49),而采用常规电图诊断组患者的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率为73.47%(36/4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动态心电图诊断能及时检查出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且对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补充,而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则能更加详细的将患者发病的频次以及持续时间反映出来,从而有效减少了心律失常的漏诊率和误诊率。临床可将两种诊断方法结合使用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出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问题可以在临床中使用心电图进行检测,且将常规检查和动态检查结合所使用,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谢玉华,代西艳.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117-118.

[2] 张梅.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比较[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9-10.

[3] 隋鑫,赵东旭,金慧鹏,等.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医学信息,2016,29(17):364.

[4] 张昆.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134-135.

[5] 郭冰,朱红梅.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6):501,500.

[6] 季欣.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107-109.

[7] 杨亚萍.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7,15(2):125-126.

[8] 杨雪梅.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85-87.

Clinical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rrhythmia

ZHU Haiya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ai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EC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rdiac arrhythmia.Methods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9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9 cases in each group.ResultsThe positive frequency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control group was signi 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stud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frequency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rrhythmia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yocardial ischemia; arrhythmia;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R541

A

1674-9308(2017)15-013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5.072

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猜你喜欢
心电图动态冠心病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7期)2022-09-05 02:36:02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3期)2022-05-23 13:44:30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1期)2022-03-09 06:22:20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动态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6:24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