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7-01-28 13:47:5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3期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发生率

作为临床治疗中的常用方法,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体验。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切口感染,不利于患者的预后,且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本文将切口感染预防护理用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现将63例手术患者的护理流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31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患者在护理方法维度上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6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67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1.3±15.2)岁;体质量46~63 kg,平均体质量(52.8±6.2)kg。观察组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50.4±13.0)岁;体质量49~71 kg,平均体质量(54.5±7.3)kg。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1)出现手术指征;(2)接受手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年龄23~70岁。

排除标准:(1)排除不配合的患者;(2)排除存在全身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排除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含术前访视、术中器械配合、术后病情观察等。观察组给予切口感染预防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相关资料,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切口感染预防护理方案,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准备: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患者组织长期暴露于空气中。(2)消毒:加强手术室及手术器械的消毒与清洁,按照2次/d的频率以消毒液对手术室地面、各台面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完成空气培养。此外,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参观人员均佩戴口罩、消毒隔离衣等,做好手部清洁、消毒工作。(3)人员控制:尽量减少术中参观人员数量,并告知参观人员:避免术中走动。(4)抗生素使用: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5)控制手术接台次数。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患者使用无菌敷料,有效控制手术接台次数,以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4.0软件作为数据的统计工具。感染发生率采用Fisher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150例患者,6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4.00%;观察组162例手术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前者高于后者,两组患者间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手术患者,140例满意,护理满意度93.33%;观察组患者160例满意,护理满意度98.77%,二者间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4 3,P<0.05)。

3 讨论

3.1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手术时间因素。手术时间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当手术时间超出2 h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将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术中患者组织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等更容易侵入患者切口部位皮肤组织,最终诱发切口感染,影响切口的正常愈合。(2)是否有参观人员。临床经验表明,若术中参观人员较多,术中容易产生参观人员未按照规定清洁双手、佩戴口罩等问题,导致所携带细菌进入手术室。此外,参观人员于术中频繁走动也可能导致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因此,术中应合理控制参观人员的数量,事先讲解手术要求,禁止参观人员于患者术中随意走动。(3)手术类型。与急诊手术相比,择期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为:择期手术患者等待时间较长,由于受到病情影响,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术中更易受到细菌侵袭,诱发切口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择期手术患者的重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而降低择期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

3.2 切口感染的危害

对于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促使各项生命体征恢复稳定。但因手术室相关因素发生切口感染后,患者切口很容易再次裂开,此时,机体组织暴露于空气中,患者发生全身感染的几率将明显增加[3]。因此,预防切口感染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体验,抑制切口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促进手术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4]。

3.3 切口感染预防护理的作用

切口感染预防护理分别针对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提出采用加强术前准备、减少参观人员数量、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消毒等方法,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手术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5]。

此外,为了保障切口感染预防护理作用的发挥,应通过开展培训的方式,强化护理人员预防切口感染的意识,提升其运用切口感染预防护理的熟练程度。在培训中引入手术室相关因素导致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经典案例,丰富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效避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6-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体验,医院可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进行切口感染预防护理,以降低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间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帮助手术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1]赵国良,张在保.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8):1912-1915.

[2]李淑平.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290-290.

[3]何群英.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266,270.

[4]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5]陈显丽.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164-165.

[6]李勤,索冬梅.应用Smith公式评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652-1654.

[7]姜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8):199.

[8]荣蓉.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0):95,97.

[9]毕丽娜,梅艳.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193-194.

猜你喜欢
手术室切口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人大建设(2019年10期)2019-12-27 08:21:58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中国扶贫(2014年8期)2014-06-27 04: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