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为明确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对一组患者单纯使用针灸治疗,而对另一组患者使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55例。研究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5.83±7.3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5.37±1.86)个月;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45.89±7.31)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病程(15.39±1.82)个月;2组患者病程、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临床接触、病史询问等明确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②签订了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合并认知、交流障碍者;③中途失访者。
研究组患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1)针灸。按照祖国医学的针灸理论,以天柱穴、风池穴等为主要针灸穴位,并以肩外俞穴、肩中俞穴、风门穴、后溪穴为配穴。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具体病情加减穴位。使用1~2寸的30号针,每日针灸半小时,10 d为一个疗程,连续针灸3个疗程,而每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5 d;(2)推拿。①舒筋法:单手揉按患者肩井穴、风池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内关穴、合谷穴等,控制好力度,从轻到重,反复拨揉;同时,以拿法放松其上背部、颈肩部、上肢肌肉,10 min后,按揉患者颈项部,并配合推肩背的手法,力度以局部皮肤发热、潮红为宜,每日3~5次;②拨伸旋转扳法:术者应牵引患者保持坐位,立于患者身后,双手置于患者下颌、枕后,头颅中立,而下颌内收,颈部略微前屈10°,随后协调用力,向上牵引3 min,指导其在无阻力状态下左右旋转患者颈部,并进行倾斜训练,时间是5 min,每日1次,每次半小时,10 d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3 d,连续治疗2个月。
对照组单纯实施针灸治疗,方法同研究组,疗程是2个月。
(1)观察患者颈肩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变化,结合其颈椎功能、日常生活状态,分析其临床疗效。
(2)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评估受试者治疗后的颈椎疼痛程度;使用标尺法检测,0分为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深,反之越浅。
(1)优秀:颈肩疼痛等症状与体征消失,颈椎功能正常,并恢复正常生活、工作;(2)良好:颈肩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减轻,过度劳动后有颈椎不适感,可坚持工作;(3)尚可:颈肩疼痛等症状与体征有所减轻,过劳后颈肩疼痛明显,需继续治疗;(4)较差:颈肩疼痛等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治疗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人数×100%。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共55例,优秀34例,良好19例,尚可2例,无较差者,其治疗优良率是96.36%;对照组共55例,优秀20例,良好27例,尚可6例,较差者2例,其治疗优良率是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47)。
研究组治疗后平均VAS疼痛评分是(3.68±0.72)分,对照组治疗后平均VAS疼痛评分是(5.59±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9,P=0.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为主,并涉及颈周软组织、关节,可引起相邻椎体出现退行性增生、压迫脊神经根的一种颈椎病[3-4]。伴随当代社会压力的持续增大,人们劳动强度、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而常规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欠佳,患者日益倾向于中医治疗,其中以中医理疗的应用频率较高[5-6]。
针灸、推拿均为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见理疗方法,因单一方案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7],建议采取联合方案。首先,针灸作为祖国医学中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针刺、颈夹脊穴、天宗穴等穴位,可刺激患者局部穴位感受器,降低其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软组织粘连,恢复颈椎关节的正常解剖、生物力学平衡[8];其次,推拿能够减轻肩部肌群紧张、痉挛,通过舒筋法、拨伸旋转扳法可改善颈肩肌肉活动功能,而以推拿、揉捏、点按等方式按摩患者颈肩部位和患侧上肢,而右手拇指拨揉其颈项韧带,以拨揉结节、韧带等为重点,有舒筋活络、调节关节错位等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而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优势明显,证明了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积极作用。
[1]朱卫士.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50例)[J]. 医疗装备,2016,29(12): 111.
[2]李雪娅.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医学信息,2015,28(41): 409.
[3]杨力,孙中洲.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 194,198.
[4]赵正坪,陈小玲,曾世春.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4例临床研究 [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0): 64-65.
[5]杨宝玉.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2): 140,143.
[6]李东华. 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 240-242.
[7]王赛娜,盛锋,潘云华,等. 推拿配合耳穴磁疗对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及成本比较[J]. 中国针灸,2015,35(8): 773-777.
[8]沈志方,朱高峰,沈清河,等. 易筋经锻炼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J].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7,15(4): 28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