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大学生网络开放课程使用现状分析
李斐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本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为例主要对网络开放课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了解到了学生对于网络开放课程的使用习惯、学习需求以及在国内网络开放课程的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后,笔者从网络开放课程的应用和建设两方面提出了参考建议。
网络开放课程;大学生;问卷调查;问题及建议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开放课件”计划(MITOCW),其“开放、共享”的课程建设理念迅速为世界各高校与教育组织机构所认同,由此开始了网络开放课程的发展史。网络开放课程的发展使得国内外知识得以跨越国界进行传递,使传统教学活动的六个方面均产生了变化:教学环境的“无界化”、教师、学习者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定化”、传播途径的“减负化”、教学效果的“多样化”。
面对众多的网络开放课程,“大学生对其的应用习惯、学习目的、课程评价以及使用需求分别是什么呢?”这些便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
1.调查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1)调查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大学生对网络开放课程的知晓情况、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使用评价以及使用需求等维度展开调查,从而了解学生在应用网络开放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开放课程在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2)问卷的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大学生网络开放课程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共由六个维度30个问题组成,其中有26道选择题、3道排序题和1道开放性题目。所涉及的维度包括:基本信息、知晓情况、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使用评价以及使用需求。
(3)样本选取与问卷发放
研究选取山东师范大学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形式发送问卷。共收集到实地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47份;网络问卷43份,其中有效问卷40份。所以有效问卷共有187份,有效率为92.1%。
2.调查结果
(1)对网络开放课程的知晓情况
虽然网络已渐入学生的学习,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仍有13.4%的同学并未听说过网络开放课程。而且老师和同伴的推荐是学生获知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大家了解的学习平台中,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25.6%)、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网(23.2%)、爱课程网(18.5%)是大家最熟悉的,而对国外的一些“元组性”平台并不为大多数学生所知道。
(2)对网络开放课程的使用习惯
a.对网络开放课程的使用情况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听说过网络开放课程,但真正频繁接触此类课程的同学并不占多数:仅有2.5%的学生试看过10门以上的课程、16.7%的学生尝试着看过4-10门课程、大多数(70.4%)学生仅仅试看过1-3门课程。并且不同年级、性别和专业的学生在对此类课程的使用情况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只有5.52%的同学能坚持每天观看此类课程,大部分学生则处于一个月观看1-2次的状态仍有15.86%的学生对网路开放课程处于“置之不理”状态。
b.观看网络开放课程的平台以及喜欢的课程类型
虽然国外网络学习平台要比国内开设的早,但是学生们更多的倾向于使用国内课程平台进行学习,而对国外平台使用者相对较少。
此外,学生们在平台上喜爱观看的课程类型主要是人文社会类(29.8%)、自然科学类(18.0%)和健康养生类(14.9%)。
(3)网络开放课程的学习目的
笔者在对“网络开放课程受大家欢迎的外部因素”进行调查时采用了排序的方法。大部分同学将主讲教师的魅力排在了第一位、紧接着是课程免费、课程内容设计新颖以及教学方式独特。
同时,笔者也调查了影响网络开放课程学习的内部因素。据统计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在学习时都有各自的目的:其中占比例最大的因素就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30.1%),其次便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24.3%)。
(4)对网络开放课程的使用评价
a.国内与国外网络开放课程之间的对比
笔者为更好地促进国内网络开放课程的发展,在问卷中设计了对国内外网络开放课程评价的问题。从对国外课程的评价来看,学生更多地关注的是国外网络开放课程的“外表”——名校名师效应(21.2%)、通过观看国外课程来间接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18.7%)。而当其评价国内网络开放课程的不足之处时,大部分学生则看重的是课程设计的本身——国内开放课程的设计比较单一(21.1%)、内容不新颖(18.1%)、教学方式较单一(18.1%)。
b.影响学生进行网络开放课程的障碍
在对“大学生在学习网络开放课程时的障碍”进行调查时发现:被大家公认为网络开放课程学习的最大拦路虎是缺乏交流讨论,其次才是自身的一些原因:难以坚持、没有明确的目的、存在语言障碍等,而对于课程内容以及网站方面的因素似乎并不对学习者的学习造成太大的影响。
(5)对网络开放课程的使用需求
首先,大部分学习者希望一节网络开放课程的时间长度认为将时间控制在10—20min(48.3%)或者20-30min(31.7%),并且表示时间短容易集中注意力。
其次,中文字幕对于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如果对国外网络开放课程不再提供中文字幕”的问题中,仅有1.4%的学生表示一定会继续进行观看,大多数学生则表示不会的可能性更高,甚至有4.8%的学生表示一定不会再去观看。
最后,学习者还提到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为只有与老师、同学进行及时的交流互动,才能更好的取得学习效果。因此除了课程视频资源外,课程的开设者及组织者最应该提供的是网上的交流互动和老师的帮助。
在接下来的这一章中笔者将根据第二章分析后的结论总结出网络开放课程在应用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1.获取信息渠道单一
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获取网络开放课程相关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且“传统”——教师、同伴之间的推荐。正因为如此,学生所了解到的相关信息会受教师、同伴知识储备的限制,从而影响到对学习时对平台的选择。
因而笔者认为课程组织者、政府等固然要加大对学习平台的宣传力度,更重要的是各任课教师应积极充当传播信息者的角色: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休息时间向学生介绍网络开放课程的相关信息,并鼓励学生使用其他渠道去了解网络开放课程;其次任课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习自己在课下主动通过此类课程寻找答案,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选择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学习,并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参加各平台学习的心得体会,以此来增加学生对此类课程及学习平台的了解程度。
2.难以持之以恒地进行学习
在调查的评价维度中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网上学习的最大主观障碍是难以坚持下去。不同于课堂学习,网上学习需要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同学陪伴下进行学习,因而当学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因为得不到及时解答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
对于此问题,笔者从学习者和建设者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建议。①对于难以坚持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主动去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或者鼓励同伴一起学习,以此来互相监督、督促,完成对内容的学习。②课程建设者可以采取半强制性措施来帮助学生学习,比如讲某些课程设为学校公开课程,让学生在网上进行注册登录学习,并且建立专门的学习记录网页来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建立讨论区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可以请相关学科教师定期予以指导帮助等。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听课,可以适当的予以学分奖励。
3.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观念尚待转变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学习网络开放课程的障碍除了难以坚持外就是没有明确的目的。虽然通过网络开放课程的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是有所收获的,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经常学习此类课程,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学习观念——认为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才是自己需要获取的知识,而把课外的学习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
然而社会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学习者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接触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首先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学生讲课的环节,从而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之后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主动去制定学习目的、学习计划,开阔眼界。
本章笔者将针对国内网络开放课程在建设方面的主要不足——缺乏新颖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单一,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
1.紧抓学生需求,加强教师间的合作
课程主讲教师首先要深度了解预期学习者,以此来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大家对本课程的评价,从而获得更多课程设计方面的建议;其次可以和本课程讲授的其他教师分享经验,探讨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取向。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讲授者有不同的讲课风格,讲课亮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向老一辈教师请教,汲取众家精华,以向学习者呈现更加精彩的课程内容。最后教师要分析所开设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设计出更多为学习者喜爱的新颖课程。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加强课外探讨交流
在设计开放课程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加强交流讨论: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课堂上的交流互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首先要精心挑选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设计平等、活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充分与教师、同伴互动交流;最后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要在课外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除了在设计课程时需要增加交流互动,还应该在课程结束后,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及时关注相关课程发布平台,当学生在留言板上提出问题时应及时予以回应;在课程结束时成立学习小组,并由学生选出组长,在课外进行互帮互助,将学习问题由组长整理后,通过QQ或其他方式与教师联系,并由教师统一解答等。从而使学习者感到教师就在身边,使得学习更加没有障碍。
3.提高对课程相关资源的共享程度
国内网络开放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精品课程到国家视频课程的过程,现在当人们提及网络开放课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网络播放的教学视频。虽然通过教学视频可以让学生在感官上与授课教师接触,但是学习者如果仅仅在听觉上接受教师对内容的讲解而没有相应课程PPT和课后练习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则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因此课程组织者以及课程的发布平台可以在网页中加入相关课程的学习下载区,包含课程PPT、教学大纲、课后练习等,供有需要的学生课外自行下载使用。
网络已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习者逐渐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自己主动通过网络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能力。只有在明确学习者在使用此类课程时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国内网络开放课程的建设。
[1]李刚.“超越象牙塔”: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运动[J].图书馆杂志,2011,11(6):71-81.
[2]王龙.回顾与展望:开放教育资源的七年之痒[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2):107-112.
[3]董晶.MOOC的发展现状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
[4]Tom Caswell,Shelley Henson,Marion Jensen,David W iley.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Enabling universal education[J].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8,9(1):10-15.
[5]周晶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9.
[6]夏玲玉.国内大学生对视频公开课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7]王思思.国内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在我国的需求和应用情况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8]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2(1):30-34.
[9]Lin Y,Muilenburg,Zane L.Berge.Student Barriers to Online Learning:A factoranalytic study[J].Distance Education,2005,26(1):29-48.
[10]卢洪艳,张晓梅.比较与启示:M IT OCW与我国国家精品课程[N].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11]Anna Margulies,Vivian Sinou,Candace Thille. ModelsofOpen educationalResources:OpenCourseWare, Sofia,and the Open Learning Initiative[J].Distance Learning, 2005(22):1-12.
[12]宫天然.美国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与借鉴[N].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编辑:王晓明)
G40-057
A
1673-8454(2017)09-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