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伟
(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电化教学部,西藏拉萨850000)
我国教育安全面临的挑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基于教育主权与信息主权双重视角
陈彩伟
(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电化教学部,西藏拉萨850000)
教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离开了教育的安全,国家整体安全无从谈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安全遭遇到了和传统上不一样的挑战。本文将从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角度对我国当前教育安全遇到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教育主权;信息主权;教育安全
背景包括“整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以及我国网络学习者的蓬勃发展”。201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国家总体安全观。总体安全观的体系覆盖11种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这里面并没有单独提出教育安全的观点,但是在这所有的各个方面中,没有任何一项不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的安全,涉及到国家整体安全的每一个方面,没有了教育安全的保障,整体国家安全观念的落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于教育安全的定义,有着见仁见智的表述。金孝柏认为,教育安全是维护本国教育主权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何伟强认为,教育安全是一种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管上不存在恐惧的状态;王璐茜认为,教育安全是一类涉及国家民族安全的教育问题。综合前面几个表述,本文中,教育安全是只教育在一系列维护本国教育主权制度的保障下,一种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的状态。
如何才能保障教育的安全,达到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的状态?有赖于教育主权的维护得当,主权不保,教育不安!如何维护教育主权,在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是一个和信息高度关联的领域,当信息服务于教育目的时,教育信息就产生了。无论教育的理念经历多少年代的沧桑,不管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走过多少主义的嬗变,教育始终离不开信息的推动和约束。这当中,信息传递的内容的设定,信息传递方式的选择,信息传递结果的判定,信息传递环境的选择,都离不开信息权力的把握,没有了信息权力的把握,教育主权把握和教育安全的实现将是水中月,镜中花。
主权是伴随着民族国家产生的出现的历史范畴概念,指的是国家在内部各个领域具有最高的行政、立法、司法权力,对外则表现为具有独立、平等和自保的权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主权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关于主权的内涵和外延也越来越丰富。人类的生产力竞争扩展到哪个领域,哪个领域的主权概念就会提出并受到重视,从陆权、海权、空权到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际竞争的方方面面。但是有一点一直不变:没有完整主权的政治实体,内部的安全将大打折扣,成为形式与实质上方方面面的殖民地。没有教育主权,国家的教育文化安全就会收到外部的干扰,没法形成对下一代的独立自主教育,成为教育意义上的殖民地,进而侵害国家的整体安全。没有了信息主权,我们关于信息内容的产生,传递就没有了最基本的掌控,就会受制于人。
综上所述,要保障教育的安全,不仅仅要维护国家的教育主权,还需要根据时代的特点,保障我们国家的信息主权,惟其如此,才能在教育的国际竞争中,不受制于人,在国际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1.教育主权及其研究概述
教育主权是国家主权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代表了一个国家在教育领域的自主权力,涉及在教育领域对内的立法司法行政和对外的独立发展。教育主权是国家教育安全的保障,一直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每一次面临重大的国际协议签订和技术发展,都会引起国际间主权让渡的实际内容,教育主权现实形态的变化也不可避免,教育主权研究就会成为热点。我国学者关于教育主权的研究上一次大爆发,主要集中在我国加入WTO的时间段(2001年11月后)。学者们主要讨论的是教育主权的概念,教育主权的让渡性以及教育主权在WTO规则下如何进行保护,以避免我国的教育产权被利用WTO规则进入中国的外国资本控制,从而破坏我国对教育主权的掌握。在这些讨论中,教育作为一个服务产业来对待,主要辨析了主权与产权之间的关系,并就我国承诺的服务业开放情况进行论述。这些论述的背景是基于服务产业全球化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信息时代的传播手段等并没有迎来一个大爆发的时代,也就没有引起学者们在其中进行研究。
2.信息时代教育主权面临的挑战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育的理念、方式和形态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东风,国际上OCW、公开课、MOOC、翻转课堂等形式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教育层次贯穿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成人继续教育。我国国内也相应建设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课程以在国际上发出中国教育界自己的声音。但是在这个信息互联的世界里面,国与国之间的教育传播实力是不均等的,强势的一方掌握着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的权力。相比于我国刚加入WTO时代的教育服务提供者,这些新的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有着对教育发生影响不一样的传播手段和服务目的以及课堂的表现形态。带来的挑战也呈现出变化:
(1)教学内容信息审查的难度加大:教学内容,是教育者要传播的信息,是教学目的达成的核心因素,任何教育内容,都不可能价值无涉。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教材内容和内容的审查都是必然的,不管是以国家统一审查的形式,还是以社会家长审查的形式,这是教育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WTO服务业协议相比,信息时代的教育主权主要面临的挑战是:教学信息的传递不再呈现出物质载体的依赖性,而以一种更为隐秘的,更为广泛传递的课堂视频、音频图片等等来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这些教学素材中间插入的教学内容很难得到相应的审查。在理工科方面,内容还是基本是全球普世的。但是,教育是一个综合体,不可避免要传播不同文化地域人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西方社会的“普世价值观”和对中国社会的偏见与傲慢,特别容易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一点,已经初露苗头,在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课程中,主讲老师以获得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达赖喇嘛的见面交流作为奖励,其所传递的社会价值观,不言而喻。
(2)传播渠道多样化导致学生分散,无法统一监督管理:在基本上人手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教育资源的传播,有很多渠道可以进行。国内外用于教育传播的平台除了主流的三大MOOC平台外,还可以通过社交软件,翻墙软件等等一系列传播工具来实现。相比于书本时代,教学资源全面数字化的今天,资源的传播,往往遁于无形,理论上来说,一旦居心叵测的教学资源传播开来,就一定会隐藏在网络的某一个角落,永久存在下去。
(3)教育数据容易泄露: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被人们广泛运用,大数据时代早已来临。教育大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让教育具有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数据中,包含大量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爱好,学习评价等学习者的隐私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会对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教育产业层面上,一旦有关教育的数据泄露丢失,会给自己的竞争力带来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教育产业竞争力。
(4)教育产业所面临竞争的加剧:教育产业是一个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育产业的控制权和主导权,教育主权必然不完整,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封闭性,不同国家地域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一般已就近原则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机构。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一壁垒,这有利于优秀资源的平衡传播,促进教育公平。但是在另一方面,本来在资本和经验层面已经占据优势的国外教育产业企业,将会以更为快捷的方式,把自己各类教学资源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于落后的国家来说,会加剧教育产业控制权的流失,从而损失教育主权。
(5)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面对来势汹汹的国外各类教育传播机构,处于弱势的我们却并没有一部现行的专门法律来对信息时代教育主权面临的挑战来进行应对。有关教育内容审查、教育传播渠道设定等等各方面的条文虽然存在于各个法律之中,但是考虑到我国教育执法的现状,设立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我国的教育主权不受损害,文化不受侵蚀,很有必要,是一个宜早不宜迟的立法任务。
(6)公民教育主权维护意识不强:针对各个传统领域的主权,我国公民的主权维护意识还比较强,能分清楚对主权侵害的言行。但是,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在网络上学习的学习者,并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收到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侵害,没有办法对损害教育主权的行为与受教育的快捷方便分开,往往只享受了后者,而忽略了前者的存在。
1.信息主权的提出背景及其定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成为了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源,我们已经不能想象一个不用信息技术的年代。越来越便捷先进的信息技术,使信息跨越国境线成了必然发生的事情,国家行政部门管理信息的流动变得越来越困难。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最好的国家美国,一直在鼓吹“信息自由”、“互联网自由”、“网络无国界”等似是而非的观念,其真正的基础是国内强大的信息技术能力,在传播中占据着优势,以上几个观点都能为美国带来最大的信息技术红利,从而控制其他国家的信息产业,侵蚀其他国家的文化。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的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强调依照各国法律,管理国内网络,并以平等原则对外,这实际上已经是在提倡信息主权。目前,关于信息主权,国内外学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表述,一般认为,信息主权是国家主权在信息领域的延伸,是国家在其地域管理范围内信息的产生、传播、交易活动进行控制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力,对外则体现为独立处理和平等交流的权力。
2.我国信息主权面临的挑战分析
(1)硬件技术受制于人:相对于陆海空等传统的主权领域,我国在信息技术硬件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从工信部的数据来看,我国的信息工业水平以制造加工为主,并不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依然是国外公司的据大多数。不管是计算机芯片制造技术还是多媒体解码芯片的技术,都还没有完成自主产权的达成,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会给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给我国信息主权带来重大挑战,后果不堪设想。
(2)软件技术受制于人:我国软件技术的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核心的操作系统层面,目前PC基本是微软的天下,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基本上运行的都是苹果的IOS系统和Google的Android系统,国产操作系统一直在推广使用上面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
(3)相关法律不完善:相比于教育主权方面的立法,我国政府对于信息主权相关方面的立法更为重视。形成了《保密法》、《国家安全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相较于美国对信息泄密、信息破坏、个人信息保护等专门立法的法律体系结构来说,还存在着法律结构混乱,不成体系,法律条文更新速度严重落后于技术发展等弊病。
信息技术主权表面上看来并不涉及到教育的安全。但是,教育系统内所有目标的达成,都是以来与教育内容信息的制造、处理、转化、传播的,没有了信息的主权,没有信息技术的发达,没有信息立法的完善,教育信息内容的制造、处理、转化和传递,就会从技术漏洞和法律漏洞给人以可乘之机。
面对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在时代背景下的挑战,我们看清形势,针对问题,用于面对。牢牢把握住我国的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保障我们国家安全,落实整体国家安全观。先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教育内容的审核:不论是传统的书本形式,还是现在的网络课程形式,教学内容是教学信息传递的最为基本的组成要素,是价值观的承载,加强对教育内容的审核,并把它扩展到网络教育内容,能够有效阻断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学材料,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在我国的传播,保护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不受侵蚀。
(2)加强教育数据安全的保护:教育数据,是关乎一个国家教育的重要资产,无论是对于学习者个人隐私的保护,国家教育产业的发展,国际教育的竞争来看,都是最为基本的信息资源。数据在手,方能心中不慌,不给教育主权的有意破坏者以基础。
(3)加强传播平台的控制:多平台分散的传播机制,导致目前教育平台监管的难度加大;学习者的分散,导致监管力度进一步的加大,建议设立统一的教育传播平台,国外教育资源的进入必须以规定的平台作为准入,否则不予以版权方面的保护。
(4)扶持国内教育产业:面对外来教育集团挟资本和技术的优势进入,国家需要扶持国内的教育产业企业,以补贴的形式促进其加快利用信息技术的脚步,在资本市场和税收方面予以照顾,以对抗国外的优势教育集团,牢牢把握我国教育产业的产权。
(5)加强公民维护主权意识的教育:不论是对于教育主权,还是信息主权,我国公民的主权意识都不高,对于这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的宣传,提高公民在教育和信息方面的主权意识,以期全民来自觉维护。
(6)完善教育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法律:针对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完善相应的保护法律,以保证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在执法中的合理性,并针对数据安全和教育保护提供专门的法律准则。
(7)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实行产业政策倾斜:我们的信息技术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产业的水平也比较低,需要国家对电子信息产业实行产业倾斜政策,鼓励信息产业的发展,以期缩小和美国信息产业的差距,掌握主动权,不再受制于人。
在信息技术层面,加强科技研发,实行产业政策倾斜,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不受制于人的途径;在教育层面上,加强内容的审核,加强对平台的控制,加强数据信息的保护,以补贴、税收和资本市场优先来扶持国内的教育企业;加强公民在信息主权和教育主权上意识态度的教育;在法律层面上,加强和完善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方面的法律建设,为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的维护提供法理依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合力,保护我国的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维护我国的教育安全,达到客观无威胁,主管无恐惧的状态,进而落实整体国家安全观。
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面对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授课形式,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吸收,但是开放不是全盘接受,不问是非,对于国家有毒害的思想和内容,我们需要有控制、管理和阻断的能力。资本全球化的时代,分工全球化时代,教育也必然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但是教育和其他的分工不同,其他的分工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分工,教育却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接受产业的分工,通过产业倾斜的政策来一步步掌握核心技术,却不能让教育步其后尘,教育主权一旦被侵害,所带来的危害,很难被清除。保证教育的安全,需要把教育主权和信息主权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阻断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国实际的教育内容的传播,才能保证我国的教育数据安全,进而落实整体国家安全观。
[1]黄志雄.网络信息管理:行使信息主权的应有之义[J].国家治理,2016(3):30-35.
[2]牛博文.自由与秩序:信息主权法律规制的价值博弈[J].学术交流,2016(2):77-85.
[3]姚金菊.论教育安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2):21-24.
[4]王凌,宋南争.教育安全研究视角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38-142.
[5]李威,熊庆年,蔡樱华.试论“慕课”条件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教育主权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5(2):22-26.
[6]王凌,李官.教育安全:界说、特征与意义[J].学术探索,2014(7):138-143.
[7]牛博文.信息主权的法律界定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5-33.
[8]吴卉卉,王凌.我国教育安全研究综述[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97-100.
[9]王凌,吴卉卉.我国教育安全的研究现状与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4(8):17-20.
[10]吴燕玲,盛秦陵.远程开放教育安全建设刍议[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12-14.
[11]王露茜,王凌.我国的教育安全及其困境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2(2):8-10.
[12]罗希明.国家教育主权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5):46-49+73.
[13]朝夕.重视信息主权构建自主可控系统安全环境[J].中国经贸,2012(12):92.
[14]程方平.教育:国家安全的基础——关于“教育安全”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6(3):1-5.
[15]赵旭.论建立国家教育安全法的必要性[J].教学与管理,2006(1):8-10.
[16]李军.教育国际交流与国家教育安全[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22-23.
[17]殷小平.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中的教育主权与文化安全[J].现代大学教育,2005(6):1-5.
[18]刘国基.谈网络消费者的信息主权[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5(7):131.
[19]张晓校.网络与教育安全[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5(1):3-6.
[20]殷杰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安全问题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1):110-112.
[21]王琨月.中国盾欲捍信息主权——瑞星携网络版2004攻占企业级市场[J].每周电脑报,2004(11):45.
[22]金孝柏.教育主权初论[J].国际商务研究,2004(6): 3-7.
[23]陈鹏.加入WTO对我国教育主权的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03(4):16-19+28.
[24]潘懋元,黄建如.教育主权与教育产权关系辨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3(6):16-18.
[25]罗小玲.从信息主权的高度认识信息产业的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2(S1):12-13.
[26]徐广宇.试论WTO背景下的国家教育主权问题[J].教育研究,2002(8):43-47+83.
[27]佚名.信息主权须自己掌控可信计算应自主发展[J].计算机与网络,2008(11):30.
[28]茹宗志.教育主权让渡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 2008(2):18-22.
[29]茹宗志.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主权让渡问题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8):9-11.
[30]胡少明.教育主权研究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 2011(1):3-6.
[31]王琪,刘丽丽,李磊.三网融合与国家“信息主权”安全[J].移动通信,2011(1):36-39.
[32]冉继军.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主权(下)[J].新闻知识,2011(4):14-15.
[33]冉继军.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主权(上)[J].新闻知识,2011(3):3-5.
[34]任明艳.互联网背景下国家信息主权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7(6):71-74+94.
[35]罗明东,杨颖.中外合作办学进程中教育主权问题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4-27.
[36]姚凤霞.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奥巴马政府信息主权保护立法带给我国的启示[J].商,2014(10):71.
[37]孔笑微.全球化进程中的信息主权[J].国际论坛, 2000(5):13-17.
[38]胡泳.信息、主权与世界的新主人[J].读书,2011 (5):111-120.
[39]粟慧,俞芙蓉.从信息主权的高度认识信息产业的发展[J].情报杂志,2001(5):3-4+7.
[40]祝高峰.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主权的确立及其立法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6(7):191-197.
[41]姚凤霞.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主权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
[42]姚山泉.教育安全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43]应丹丹.中国企业会计信息主权的失控状况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4]綦振兴.信息主权观下的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5]杨凯.国家信息主权问题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
[46]寿晓君.信息时代的信息主权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47]赵霅煜.全球化进程中信息主权的形成对外交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
[48]杨颖.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育主权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
(编辑:王晓明)
TP315
A
1673-8454(2017)09-0022-05
*本论文为西藏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本质论下的MOOC研究”(项目编号:ZDPJSK1522)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