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鹭江”,还是“鹭岗”?

2017-01-28 11:06:20伍有明柯坚珏黎洁祥
岭南文史 2017年3期
关键词:六中中山大学广州市

伍有明 柯坚珏 黎洁祥(法)

是“鹭江”,还是“鹭岗”?

伍有明 柯坚珏 黎洁祥(法)

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一个地方重要而富特色的文化元素,是“记住乡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标志和区域印记。

在广州市海珠区,与中山大学东面紧邻,有一个地名称“鹭江”的地方。这个名称已有一段历史了,不管是广州本地人,还是外地的匆匆过客,应该比较熟悉。因为这一带有知名的中山大学、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中国造船厂、广东荣军医院,及广州市第六中学等,有公共汽车站、地铁站。但是,现在“鹭江”之名却引起争议,有一些人提出:其实应该称为“鹭岗”。

在今鹭江一带,有一间具有八十年建校历史的广州市第六中学(曾先后称长风中学、珠江中学、中山大学附中)。四十年前曾经在这所中学读过书的一批中老年人,如今不少人已成为多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其中也有文史专家。几年来,出于对母校的敬重和眷念,对“鹭江”这一地名颇感兴趣,想深入了解下它的“前世今生”。谁知越深入了解,也越有了怀疑。他们开展了多方的调研、考察活动,也引发过争论。经过田野调查、资料查对、访问老者和知情人等,最后,他们一致认为:“鹭江”其实应该称为“鹭岗”。

从现场实际地形分析,从广州市第六中学校门至广州市电器科学研究所大门之间的这段新港路,地势较高。一入市电器科学研究所大门,即感觉地势从高向下南倾。这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是露天电影场。在60年代,我们也曾进入市电器科学研究所的露天电影场看电影。新港路从市电器科学研究所门口一直向东往客村方向走,也有一个向东倾斜的大坡。市六中内教学大楼后面往北走,也是一个斜坡向下北倾的地势。如果沿下渡路,经新中国造船厂,走近珠江,也是向北往下倾斜的地势。市六中校门西边的一大片农地、菜地更是明显,都是向北倾斜。过了中山大学东门,有一个大斜坡,感觉到它是向西倾斜的,步行或骑单车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个大斜坡。

黎洁祥倾向称“鹭岗”。他的理由是:当年市第六中学校门对面曾设有军队的一个高射炮、机关枪和探照灯的据点,他们选择军事地点就是在鷺岗的岗顶上。更远一些的轻工业学校,也低于新港路,从路边看过去,只能看到一两间大楼的上层,看不到地面的平房,说明地势也是向南倾斜的。这样一来,“鹭岗”的岗顶就显露出来了。

根据大家多年的调查,在今市六中附近,有一些商铺,小区以“鹭岗”起名,如“鹭岗小区”、“鹭岗狗肉”店等。他们用“岗”字做招牌,应该是有根据的,也应该是经过审重考虑过的。同时,地不平而多岗,也是珠江三角洲丘陵地形的特征之一。广州市海珠区在一个岛上,广州人称“河南”。島内地名很多都用“岗”,如石榴岗、马骝岗、赤岗、漱珠岗、宝岗、细岗、石岗、昌岗、凤凰岗、燕子岗、礼岗、马岗、龙船岗等。而以“江”为名,仅此一处。

鹭江村是凤和村五个分散自然村之一。伍有明曾经多次进附近村现场田野调查,原来的村委会已改为经济合作社。一位五十多岁的当地工作人员说,据他几十年居住感觉,听老一辈人回忆,这里地势都是“岗”,而没有“江”,而地名却一直称“鹭江”。伍有明也找到鹭江的牌坊,但无从可考,仍然找不到满意的答案。为什么偌大一个地区,只用一个自然村的村名,而不用“凤和”、“下渡”的村名呢?如果独独一个“鹭江”,而不是“鹭岗”,必定有它的缘由。就在距离鹭江不远的漱珠岗脚下,以前也有溪水流经,却仍然称“岗”而非“江”。

关于鹭江的来历,伍有明和柯坚珏打听到当地的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一带原是荒芜贫瘠之地。后来有几户外地逃荒的人来到这里居住下来,他们开荒种地,植树育林,不几年,这里已是绿树成荫,花果满坡。因而引来不少的白鹭、灰鹤等鸟类,在林子里结巢栖息,繁衍发展,给当地人留下深深的印象。后来,到这里聚居的人逐渐多起来,人们称这里为“鹭岗”。在广州话中,“岗”“江”基本上同音,难有区别。据伍有明了解,现在鹭江一带还有一个鹭岗,两个地名并存。这里离珠江仅仅几百米,走遍鹭江,也找不着有“江”的痕迹,那怕是水流过的河溪遗迹,也找不到河床、河堤、河滩、出河口等。

经过多次讨论,他们统一了认识,唯一解释是:历史上,这里是称“鹭岗”的,有历史底蕴,也有地理环境依据,有附近众多地名参照。但是,广州人喜欢水,爱水,以水为财,以水为福,当地人祈望风调雨顺,水源充足,久而久之,或许有意识的把“岗”读成“江”,慢慢改称“鹭江”。日久天长习惯了,叫顺了,又有行政行为规范,“鹭江”称谓也就固化了,“鹭岗”之名从此消失了,只有在人们的记忆中。

一些地名受历史因素和实际情况的影响,常有演变,这是地名文化中常见的易名现象,不足为奇。“鹭岗”变为“鹭江”,既然为人们所喜爱,所接受,顺其自然,亦不必去追根复名,毕竟“鷺江”之名也不错。不过,厘清一些说法,留下一点地名故事资料给历史,给地名文化增添一些色彩,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猜你喜欢
六中中山大学广州市
浏阳六中:以诗铭志“红”以致远
科教新报(2024年10期)2024-05-04 23:22:24
沁园春·喜学“六中”公报
麓湖春天观景
广东园林(2022年2期)2022-05-15 12:18:09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2022年1期)2022-03-11 05:36:04
鹧鸪天·喜学“六中”决议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军事文摘(2020年22期)2021-01-04 02:16:46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