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在生命的指向性到外在职业的感受性——高师生人文素质困境的内因探析

2017-01-28 10:41苏静
枣庄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师生

苏静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从内在生命的指向性到外在职业的感受性
——高师生人文素质困境的内因探析

苏静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内因是形成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困境的主导因素,它包含了内在生命的指向性与外在职业的感受性两个方面。对高师生人文素质困境的内因进行审视与分析,是构建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理论的必要前提。

高师生;人文素质;生命意义;职业认同①

引言

“人文精神是一切人文学术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正是由于人文精神意识的逐渐淡薄乃至消失,使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失去了内在的支撑和动力。”[1](P3~13)早在20世纪90年代,相关学者就对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文精神复兴的紧迫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高师生作为未来教师,其特殊的职业角色定位更决定了大学四年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深的学识和娴熟的专业技术,高雅的志趣和高尚的品德,构成了高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标准。高师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依靠良好的人文素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师生的人文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品质。刘合群在《论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及基本途径》一文中指出,“对于高师生来说,不仅仅要了解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真善美,而且还要回答为什么是的问题。高师生要把学到的人文科学知识经过反复强化,然后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力量,规范自身的言行,并进而产生感召力,对他人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升华到这一步,才可以说人文素质已经变为高师生的一种专业能力了。”[2](P15~18)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社会及学校层面均大力倡导提升人文素质,强调人文关怀,人文教育也上升到众多高校师范类教育的战略层面,但反观当下高师生的人文素质现状,整体水平依然差强人意。人文知识欠缺,文化底蕴单薄,师德修养缺失,功利意识强烈,过分强调自我,诚信意识淡薄,重视专业素质,漠视人文素质等,构成了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困境。除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等外在因素影响外,内因无疑是造成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的主导因素。因此,本文选择从内因角度对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之困境进行审视与分析,即从高师生作为生命个体,对内在生命的指向性与外在职业的感受性两个方面进行归因,以期为构建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理论提供必要前提。

一、内在生命的指向性:意义感缺失

伴随着社会与文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逐步从从蒙昧趋向开化与自由。一方面,生命尊严的彰显、主体性的高扬和成功欲的膨胀为生命带来前所未有的高峰体验;另一方面,享乐主义的泛滥、知识至上的感召与工具理性的横行,又逐渐遮蔽了“人之为人”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对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有一段很经典的论述:“现代人文世界支离破碎、日益萎缩。其结果是,我们所经历的社会是一个比较富裕但是无论如何却不能算是幸福的社会,我们所过的是一种整天忙碌但却不知道为何忙碌的生活,我们所获得的是越来越多的自主性和权利,但却开始从内心里就懒于应用它们,我们所体验的是一种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却因此越来越冒险甚至疯狂的感觉。当意义失落的时候,人们如何为自己的价值与价值生活提供依据?没有合理依据的价值及价值生活是社会世界种种病态和荒谬的总根源。”[3](P12~14)同样,意义的失落、存在的空虚也是当前高校师范生面临的生存困境。

关注高师生人文素质的失落困境,首先应关照高师生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精神世界。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思考“人之为人”继而“师之为师”的问题,是高师生应有的生命姿态,这直接关涉高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文教育的首要问题和终极目标。对自我生命意义的反省,需要以虔敬之心向人类文明的深处开放自己,以“超我”抑制“本我”,以理性和道德抑制不合理的欲望,从而实现“化性起伪”。然而,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高师生难以独善其身,他们极易将为人师者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感抛之脑后,他们少有静对历史、亲近自然、仰望星空的心境,取而代之的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认为“多获得一些资格证书,比多读一些哲学书,更加实用。”[4](P129~133)生存与发展在某些高师生的眼中直接幻化为物质需求,他们无法超越直接的现实利益,更遑论对生活的意义、理想的追求,对职业信仰与终极关怀的坚守。

探讨生命的意义感与价值感,最终可归结为探讨“人之为人”的哲学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说可以为之提供更好的理论阐释。第一是“劳动说”,即“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5](P96)第二是社会关系说,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P56)第三是需要说,即“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7](P514)其中,“需要说”最为深刻,且在一定程度上包容了前两个学说。人的需要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人又是在确定的现实环境中存在的,因此人的需要也必然受社会现实的制约和影响。现实的社会影响和制约着人需要的层次、内容、实现方式,也让人不能仅仅从自我出发,还必须承担社会的责任。因此,作为高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不仅是其当下的教育理想,更是其未来必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处理社会关系的“公约”其实就是“人文”,是“化成天下”的根本,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思想根基,亦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火种。正是基于此,马克思的需要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和存在方式,是高师生重拾生命意义与价值存在的内在动力。高师生应通过学习与思考,无条件地追求并服膺真理,要有挑战世俗的勇气,要有拒斥权势与利益的人格力量,只有这样,高师生才有机会通达个体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以开阔的心智服务社会。高师生亦应通过劳动与创造,在创造社会价值、尽公民义务的同时,满足个体的多重需要,实现其生命价值与意义回归。康德曾说“人是目的”,他所强调的正是人应作为理性的存在来实现一种善良意志,而这种善良意志的根基,恰恰是基于道德法则的。在康德看来,自我理性的实现,应以自律为目的,而不是把个人作为他者支配的手段。人的理性存在不应以沉溺于个人的感性幸福为目的,因为个体对自身感官欲望的过度享受与追求,反而更易让人失去自我人生的目的,让生命归于枯寂。所以,康德视“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为人类的全部尊严与美好所在。苏格拉底则希望以自己的死亡唤醒人们灵魂中对美善事物的欲求,而不仅仅是痛苦与遗憾。他教诲人们能够从“对金钱、名誉的习俗生活诉求之中回到人的自我认识以及对城邦本身的认识”,“并以此来教化年轻人,唤起他们对哲学生活的尊崇”[8](P169)。对于生命与灵魂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应当牢记灵魂的永恒,关怀灵魂,不但关怀今生的时间,而且关怀它的全部时间。在苏格拉底看来,生命是有限的,灵魂却是不灭的,正是因为如此,更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远离罪恶,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人们趋向善良明智,去获取生命的存在感和意义感。因此,关怀灵魂的全部时间,“意味着这个‘照顾’将不在于实践宗教仪式的戒律和净化,而在于理性思维和理性行为的修养”[9](P276)。而反观当下高师生的精神世界,一部分人恰恰是蒙蔽了自我存在的意义,教书育人、教育兴邦的职业精神与理想被“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非理性物欲追求所替代,日益丰厚的物质背后伴随的是极度的精神空虚和价值沦丧。他们往往因真正缺少爱的体验而吝啬爱的付出,因人文素养的缺乏而丧失了应有的人文姿态,诚如弗洛姆在论及爱的艺术时的表述:“只有当我自己达到独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即不想去控制和利用别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尊重对方才成为可能。”[10](P2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师生普遍欠缺的,不仅仅是作为未来教师这一特定职业应有的人文素质,也是作为一个践行社会关怀的个体所应有的公共素养。卢梭曾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人们到处不惜花费巨额的金钱修建规模庞大的学校来教育青年;学校里什么东西都教,就唯独不教他们做人的天职”[11](P35)。当下高师生人文素质的欠缺,正是忽略了“人之为人”的关键问题,崇高、正直、谦和、仁爱等为人师者应有的高尚品质,都随着生命意义感的缺失而淡漠。因此,引导高师生首先在公共生活中不断追求自我存在感,努力成为卓越公民,“扩展个体交往的自由空间,激励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让个体真实地活在他人之中,以增进人与人的共契”[12]( P5~7),是弥补高师生精神空虚,提升生命意义感与价值感的首要之维。

二、外在职业的感受性:认同感匮乏

在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的表征之下,隐含着对教师这一职业认同感的匮乏。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13](P80~86)所谓过程,是指个体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意义的经历而逐渐形成并发展、确认自我作为教师角色的特定过程;所谓状态,是指教师个体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高师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职前教育,因此这一阶段其职业身份认同更多地表现为专业认同,即他们是否悦纳师范这一专业,是否视成为一名优秀的未来教师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并能潜心学习和修炼,从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师德修养等诸方面提升自己,为这一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彭艳红认为,“专业认同即个体对自身与所学专业关系的认识和接纳的过程。它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所学专业是否适合自身发展的一种认识和对专业的接纳。”[14](P5)王顶明等认为“所谓专业认同(Specialty identity)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他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与该专业杰出者一样的人的反应。”[15](P18~22)高师生的专业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选择师范专业,并不意味着高师生已经形成了专业认同或职业认同。因为这是一个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心理过程,学习者在与其他参与者互动作用的过程中,任何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的细微变化,如关键事件的发生和重要他人的出现,都有可能改变学习者对自己专业及未来职业的既有看法。一方面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即他有可能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由陌生、茫然到接纳,热爱并为之不懈努力;另一方面的影响可能是负面的,即他会由接纳、热爱某一专业转向茫然甚至厌弃,从而加速了未来的职业倦怠。由此可知,认同不是预先设定的,它是从对自身的行为、语言和每日实践与社会情境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和归因中,引发的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因此,对于高师生而言,其专业认同所追求的是人格自我形象与相应师范专业之间的动力平衡,是提升其人文素质最终达至职业认同的基础心理条件。

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专业价值观是影响高师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原因。无可否认,在选择师范专业之初,多数学生都对教师职业有着一定的自我认知。但具体到师范这一专业本身,少有学生对其专业属性作深入思索,也少有学生能真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兴趣、个性、能力、理想等进行专业适切性的考量。他们普遍缺乏对师范专业应有的认知、情感、意志、期望、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出于应然的直觉报考了高师院校。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师范专业并非出于自我意愿,而是外因使然。如父母的期许、经济的考量、高考发挥失常退而求其次等等……专业选择动机的多样性,以及大学新生不甚成熟的心态,使得专业选择并不能有效表明高师生的专业认同及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同。而由此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在思想上也无法充分认可教师职业,内化教师职业社会期望,行为上也无法对教师角色进行同化,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因此,表现在人文素质方面,便是高师生无法自觉主动地将教师职业应有的素质和个人修养结合起来,从而弱化了自我要求。而这一表现,又与高师生所处的心理阶段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师生正处于青年的“心理延缓期”,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ego一identity)理论可以从心理学层面为这一时期高师生特定的心理表现提供理论依据。经过调查研究,我国高师生一般处在18~22岁的年龄阶段中,以国内对青年期的划分原则,高师生群体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基本处于青年中期及青年晚期的初期。因此,其心理活动的变化也存在以下基本表征: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自控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心理活动的两极性也明显扩大,尤其表现在意志品质、道德品质、人际交往等方面。埃里克森曾用“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与同一性的危机”来概括青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自我同一性本质上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整合,也是个体探寻‘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坚定并且连贯的意识。”[16](P207~209)自我同一性意识的形成或确立,在心理学家马西娅看来是不断变化的个人态度的体现。她指出,青年期是认知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青年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对已经发生的生理变化及社会变化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整合,从而完成理想观、价值观、职业倾向等心理品质的集合。因此,高师生对于教师这一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定位,便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而专业认同则直接影响了这一过程的完成。当部分学生在报考师范专业时,并没有自我实现的动力,而是出于模糊或不纯的动机时,就无法实现将“自我”与“准教师”角色的整合或统一,甚至出现整合失调。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经验(个人的内在因素),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作为个人内在因素的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17](P39~42)当高师生的一切行为不以专业理想为导向,而以实用主义和功利思想为目的时,这种内在因素便起到了主导作用,将导致自己无法自我认知或自我确认,尽管置身专业之中,却难以真正融入其中,自我始终处于一种毫无布局的弥散状态,即陷入“同一性扩散” (identity diffusion)。埃里克森认为,“青年”这一角色有其特殊性,是难以确定的,既非儿童亦非成年。正是角色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这一时期高师生自我概念和同一性的混乱,从而出现同一性危机,即无法确立自我应有的现实角色与职业角色,进而导致自我效能感下降,人文素质缺失。

三、结语

综上不难看出,面对高师生这一具有鲜明专业与职业特色的高等教育特定群体,关注其内在生命的指向性与外在职业的感受性,从构建人的完整性,追求生命个体意义与价值的人的角度去建构和提升高师人文教育,是分析和解决当下高师生人文素质现实困境的当务之急。

[1]张汝伦等.人文精神寻思录[J].读书,1994,(3).

[2]刘合群. 论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及基本途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2).

[3]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4]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5]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刘铁芳.为哲学教育而辩——《苏格拉底的申辩》释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7).

[9](古希腊)柏拉图著,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弗洛姆著,李健鸣译.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1]卢梭著,李平沤译.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2]刘铁芳. 立足个体生活的人文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

[13]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14]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西南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15]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16]仝音.师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4).

[17]丛尤军,刘青.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7(2).

[责任编辑:何 芳]

From the Point of Inner Life to the Feeling of the External Profession——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Plight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in Higher Normal Schools

SU Jing

(Normal Colleg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

The internal cause is the leading factor of the plight of th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in Higher Normal Schools. It consists of two aspects: the direction of the inner life and the feeling of the external profession. To examine and analyze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plight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in normal colleges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of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 for the students of normal colleges.

Students of Higher Normal Colleges; Humanistic quality; Meaning of life; Professional identity

2016-11-06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项目编号: ZC15103) 阶段性研究成果。

苏静(1978-),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525

A

1004-7077(2017)01-0052-05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麻辣师生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