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进可升学,退可就业,选择灵活,近几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其中2016年达到96.72%。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职业教育依然不被待见,很多家长宁肯孩子勉强上高中也不愿就读于职业学校。笔者认为,要破解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好、升学也有路、吸引力却不强这样的尴尬,必须内外齐发力。
新世纪以来,随着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加强,省级重点、国家级重点以及省级示范、国家级示范的创建,各职业学校的硬件建设基本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内涵也得到了提升。毋庸讳言,职业学校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强内功。首先是有部分职业学校设施和师资不足,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更是比例过低,生师比太大,难以保证教学和实训的效果。再加上企业少,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更少,学生专业实习只能放羊,“现代学徒制”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有的职业学校管理思想陈旧,发展思路不清,专业不能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因为一些职业学校是由普通学校转型而来的,而且学校领导也是普通教育出身,甚至非教育界人士,所以,管理上要么是普通教育的那一套,要么是行政上的那一套,发展思路定位不清,既像普通教育,又像职业教育,最终是四不像。在这样管理下,教师无所适从,学校根本得不到发展。再次,教师在职业学校工作,因为社会评价、地位和待遇不如普通高中教师,而管理学生的任务却要重得多,自身发展又受到限制,所以,职业倦怠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挖掘现有资源及其潜力,并积极与企业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形成“校中厂”或“厂中校”,保证专业实训实习的进行;其次,要以现有教师为基础,培养“双师型”教师。即组织相关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加强对培训的考核,落实绩效,提高其积极性,并使“双师型”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60%。其三,职业学校的领导要加强学习,学习省示范、国示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思想。其四,职业学校必须以创新的精神,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紧贴产业发展前沿,针对市场需求办学,针对市场需求建专业。职业学校必须走出去,必须到当地的经信委、发改委等职能部门调研,掌握当地产业发展趋势;必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调研,掌握他们对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需要情况,与他们合作,建办相对接的专业。并且与他们一起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这样毕业生才会“适销对路”,就业有保证。最后,职业学校要认真按照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精神,认真查找学校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排查学校“大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活动。并且要细化到围绕教学本身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即“小教学活动”,包括专业建设、制订教学计划、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设施管理等。邀请专家一起进行诊断,分析原因,认真对照“通知”和省级的方案,结合年度质量报告,写出高质量的诊断报告,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而且把教学诊断与改进作为一项制度建立起来。
我国的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不受百姓待见,与我国“重知识轻技能”以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鄙薄劳动的传统有关,也与地方领导的观念有关。一方面,一些地方的领导观念里依旧鄙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视作“二流的教育”甚至“末流的教育”,地方对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使得硬件建设与先进学校有很大的距离,专业所需的实施设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专业课无法开齐开足,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保证。
当前,正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国家正在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但是,被称为中国工业的“4.0”、使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却缺少1 000万技术工人。要补1 000万高级技工的缺口,亟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国上下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上下齐发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共筑职教梦,喜迎十九大”。具体来说,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其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彻底改变不合理的用工制度,要把技术工人作为重要的人才来看待,提升技术工人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彻底改变双手油污、浑身汗臭、收入低下的现状,真正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真正成为时代风尚,整体地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让技术工人拿到让人羡慕的工资、能够容易在大城市落户解决住房,人们争当技术工人,“工匠精神”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其三,必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的财政投入,根据相关标准,添置专业教学和实训必需的设施设备;必须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让职业教育强起来、香起来、活起来,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振兴实体经济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其四,必须落实《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的“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普高、中职协调发展,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并且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的重点。打通“中段梗阻”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方向要稳、目标要稳、阵地要稳。落实《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对教育履职不力的省级人们政府予以问责。最后,职业学校要在做好的基础上学会宣传。目前,全国有1.25万所职业学校,这些职业学校每年输送千万毕业生,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各省市区及地市评选出的“工匠”,许多就是毕业于职业学校的。近几年,我国相继建成了一批省示范、国示范高职和中职,它们的成就和经验很多。但是,社会对包括省示范、国示范在内的职业学校的成就及贡献知之甚少,这固然与媒体宣传得不多有关,更与职业学校自身宣传不足有关。酒香也怕巷子深,干得好还要说得好。各个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及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学校的成就和贡献;国家及各地的媒体也必须像宣传“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那样,大力宣传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宣传职业学校的贡献,这样让全社会都能够很好地了解并熟悉职业教育及职业学校,增强职业学校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