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军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试论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和培养
赵利军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本文讨论了人格、政治人格概念及内涵,分析了政治人格的构成要素(政治理性、政治修养、政治道德品质和政治纪律品质)及其对政治人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大学生政治人格形成过程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提出了大学生政治人格形成的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的一般过程及其长期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辩证统一的特点,揭示出培养大学生形成完善政治人格的有效途径:学习和实践。
人格;政治人格;形成;培养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personality.It analyses the components of political personality (political rationality,political culture,political moral and discipline quality)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personality of the students.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personality undergoes three stages:obedience,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and the processisthe unity oftransition and consistency,as well as that of stability and variability.Finally,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personality is study and practice.
Key words:personality;political personality;formation;cultivation
人格,单从字面上讲是做人的资格和品格。法律上的人格指的是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人的资格;心理学的人格是个人心理和行为比较稳定的特征总和;伦理学讲人格是指人的个性品质。因此,人格可以理解为一定社会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心理等诸种品质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一定社会思想、文化、社会环境作用于人而形成的内在、稳定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特征及倾向性,是人在一定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完整的社会角色的内在规定。
政治人格是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的政治要求在具体的人身上所体现出的诸种政治品质的总和。“具体的人”是指社会中某一特定的个人或群体。具体的人身上具有的政治品质,在别的个人和群体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这些政治品质在具体的人身上却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具体的人特有的政治人格。
人的政治人格不是绝对个性化的东西,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曾说过:“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政治人格体现的正是一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特别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具体的人所体现出的政治人格可能是同一阶级、不同层次的,还可能是不同阶级、不同性质的。
政治人格是由多种政治品质因素构成的,其核心是政治理性、政治修养、政治道德品质和政治纪律品质等要素。政治理性是人通过对政治现象、政治理论、政治规律的思考和认识所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觉悟。是指人自觉、清醒、全面的政治认知和一定时期人对政治现象、政治理论、政治规律认识所达到的水平。政治理性的增强有助于正确分析、认识各种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趋势,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参政能力,政治理性是形成其它政治品质的前提和基础。政治修养是指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实践活动形成的稳定的从事政治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政治修养与政治现实的联席更为紧密,政治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政治人格的状况,是政治人格的决定性因素。政治道德品质是人对一定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的理解和遵循程度。一定社会的政治道德品质通过善恶标准,舆论、良心自觉维护一定的政治统治和秩序,是政治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纪律品质是指人对国家法律、政府法令、法规,以及对所属组织的纪律条例的认识和遵循程度。公民政治纪律品质状况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政府有效实施社会管理、各级组织是否具有凝聚力、战斗力,以及能否完成预定的政治任务和政治目标的保证。人的政治纪律品质决定其遵守政治纪律的行为状况,是各类政治团体有效进行政治活动的保证,是政治人格的重要内容。可见,政治理性是政治人格的理性品质,政治修养是政治人格的实践品质,政治道德品质是政治人格的非强制性的调节品质,政治纪律品质是政治人格强制性约束品质,它们共同构成政治人格的核心内容。
人的政治人格并不是僵化和凝固不变的。人总是在不断丰富、完善其政治理性、政治修养、政治道德品质、政治纪律品质及其组合,追求其完美的政治人格,以丰富其社会政治角色内容。
如何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政治品质要求切实落实到每名大学生身上,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的当代大学生政治人格,就一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而言,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是顺从阶段。指的是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考试、宣传以及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教育,习惯性地接受了灌输给他们的政治知识、情感及要求,有的甚至达到了对知识内容掌握相当熟练的程度,但这种接受和掌握仅仅是出于习惯和环境的影响,其在政治行为方面表现出的顺从行为也主要是好胜心和从众心理所致。一旦环境变化、外部的压力消失,其政治顺从行为就会停止。因此,这一阶段是社会政治品质要求的表面或浅层的政治社会化阶段。
二是认同阶段。此阶段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不再是从众和习惯性的顺从了,而是通过独立的观察、学习、思考,对外部的政治影响进行比较、选择、消化、吸收,表现为主动学习、了解相关政治知识和政治书籍,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关心、思考、探讨政治问题,有的同学还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但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政治欲望和政治要求,其动力仍主要基于个人利害关系的范畴,仍局限于个人的学习生活经历和社会现实的感受,处于政治社会化的中级阶段。
三是内化阶段。在此阶段,大学生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接受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政治品质内容的有关要求,并自觉将其纳入自身品质修养内容,不断使其成为自己原有诸种政治品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内化了的品质要求在大学生身上是稳定和不易改变的,大学生的各种政治品质以特定水平的结合就形成了其独特的政治人格。
一般来说,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大体上就是按照上述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进行的。只不过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有的政治品质要求社会化的三个阶段进行得快些,有的慢些;有的在未进入大学前已完成第一或前两个阶段;有的在毕业时仅仅进行到第一或第二个阶段。大学生政治人格经历上述三个阶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如若发生变化,那将是在大量的和自己已形成的品质相悖的事实面前,重新经历上述各阶段所完成的改变。由此,我们应当注意到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如何使大学生尽快形成最大程度体现党和国家政治要求的政治人格,涉及大学生政治人格如何有效培养问题,从大学生角度就是如何修养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两种方式和途径。
1.学习
大学生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政治人格,首先要认真系统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是一种理论武装,是政治人格形成的首要环节,是大学生理论上、政治上成熟的基础。
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主要通过马列主义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法律课、思想品德课、党课以及自学来进行。通过学习,大学生要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分析、认识问题,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意义,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理论“精髓”,牢牢把握我党各届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引。特别是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关键期,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许多新难题需要破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领导全国人民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指南。学习理论,不是直接从书本里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答案,更不能只是就理论谈理论,从书本到书本,而是要学习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认识事物,要把学习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大学生个人的思想实际、工作和生活实际,以及所学的专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思考,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就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而言,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政治理论,才能增强政治认识和提高政治理性思维,政治上的成熟依赖于理性思维的到位和完整,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并加以结合实际的认真思考,才能增强对国家政治人格内容要求的理解、认同,从而实现大学生各种政治品质的内化。
2.实践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吗,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大学生要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政治人格,除了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之外,还必须自觉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社会现实中经受锻炼。不经过实践的锤炼,大学生无法形成完整意义上的政治人格。这是因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2]社会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和认识最终的目的和归宿。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课堂教学的教学实习、参观和专业实践,教学之外有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各种暑假、社区、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以及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和军事训练等。当代大学生的中小学时期都是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渡过的,普遍缺乏社会阅历,脱离劳动、脱离社会实际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不足。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使他们接触社会、接触实际,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现实,使他们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政治实践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对书本上学习到的政治理论,所获得的政治认识,以及学习生活中所练就的政治活动能力进行检验,并经过实践和思考,坚定已有的政治认识或获得新的认识。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要通过实践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通过实践认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要通过实践树立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通过实践培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通过实践培养和锻炼自己立足岗位、开拓创新的能力和素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过程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在这种实践、认识的反复中,那些证明是正确的政治认识,会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质,各种优秀的政治品质的不断积累,就逐步形成了大学生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政治人格。而适应党和国家要求的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又终将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总之,“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提高主体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发展”。[3]培养大学生形成完善的政治人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中央于2016年12月专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就是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断培养大学生形成完善的、适应国家发展要求的政治人格,正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完成“四个服务”工作目标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大任务的职责所在。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29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525.
[3]李旭炎.立德树人实践论[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5.
[4]朱光磊.政治学概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5]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王丽琛)
Form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Personality
ZHAO Liju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G641
赵利军(1964—),男,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