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通
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以古希腊和美国为视角浅析“言论自由”
刘 通
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从古至今,言论自由都是一个社会极为重要的品格,它对于个人发展、国家稳定、社会和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由的言论和思想是社会民主和文化程度的反应,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武器。本文通过探讨言论自由在古代希腊、近代美国的历史发展和制度变迁,试图从法制史层面来揭示言论自由的价值体系,从而得出该命题在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方向。
言论自由;古希腊;美国;民主
言论自由是一个社会的重要品格之一,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开放程度的反映;言论自由也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各国宪法中基本都有对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保护;而在当下,言论自由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处理妥当的重大的现实社会命题。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追溯言论自由的思想史和制度史,以在外国法制史中占重要地位的古希腊和美国为视角,考察言论自由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和自由主义与民主制度的关系,力求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性意义的思路和看法。
言论自由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被公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崇尚理性、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为言论自由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雅典是基于高度的直接民主的城邦制国家,受民主氛围的影响,雅典公民对参与公共生活和政治辩论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自由讨论、自由参与的政治社会氛围一度成为古希腊民主模式的典范。①从基础层面来看,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已经开始崇尚言论自由,并将言论自由付之于实践当中。尽管这样的民主自由制度在当时的思想家看来并不被认可,在实践过程中也的确是出现了诸多的问题,②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古希腊的这些措施的确是开启了民主自由之先河,也在很大程度上让公民享有了“言论自由”的权利。
但随着苏格拉底之死等悲剧的发生,我们也不得不反思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③我们也不得不寻问古希腊时期的“言论自由”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应明确的是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奉行绝对的多数统治,因而蕴藏着极大的走向专制和暴政的危险。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相关制度设计也不曾对多数统治进行丝毫制约。在雅典人的理念中,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务必要让步于集体利益,其次,再来看所谓的多数人言论自由,也即大众言论自由。“真理往往掌握在大多数手里”,这是我们从小就奉为真理的信条,因为面对众意,我们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正如勒庞所说:“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在群体势不可挡的压力下,个人往往会选择屈从或沉默,以免受到孤立和敌视,只有极少数怀有批判精神并勇于寻求真理的人会提出反对意见。这同诺依曼提出的的“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极为相似。“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懂得群体的力量会势不可挡,众人的力量会摧毁一切障碍。但当文明的结构摇摇欲坠时,使它颠覆的也总是群众。④当人们融入了一个群体后,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会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颇为不同,而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群体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或思考,而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
近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兴起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基本上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受大趋势的影响,美国也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实行“言论自由”。
提及美国的言论自由,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言论自由理论的基础是“天赋人权”,他认为:自由包括的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这是一种天赋权利,神圣而不可剥夺;新闻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必须得到保护。而在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方面,杰斐逊倡导“立宪主义”,即在宪法中写入言论自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言论自由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确立下来并予以保护,禁止国会和政府的立法或行政措施剥夺或限制言论自由。⑤但在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独立宣言》中,确立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代议制民主政体,但言论自由等基本人权并没有被写入宪法。因此,以杰斐逊为首的激进民主人士一直在为之而奋斗,终于在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保障人权的十条宪法修正案,其中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明确提出要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其他国家言论自由制度的确立和保障提供了典范。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规定国会不得指定限制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法律。言论自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它包括公共言论与私人言论两个方面。
纵观美国的言论自由,的确较古希腊时期直接民主体制下的多数人言论自由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仍具有局限性。从整体来看,我认为言论自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微观层次的言论自由。仅是言语、出版、讲演等的自由。二、中观层次的言论自由。在微观的基础上,加入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以象征性的行为来表达自由的的形式。三、宏观层次的言论自由。除包括以上两个层次外,还应包括投票选举等政党活动在内的自由。从这一方面来看,美国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还只限于一种初级层面上的言论自由,而受社会等因素的限制,政治性的言论自由仍存在较多的局限。⑥
从上文对古希腊和美国的言论自由制度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言论自由的依托机制和实现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从基本的个体自由到政治性自由,言论自由的范围在逐步扩大,制度在逐渐健全。在言论自由这一问题上,我们不能用数量的多寡来衡量一个社会言论自由的开放程度,在对古希腊和美国言论自由的反思中,我认为若让多数人都拥有的是表面上的言论自由尚不如小部分人享有真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以小带大,进而促进公民全体的言论自由权。
言论自由与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相联系,是宪法和宪政的中心问题之一。言论自由是宪法上公民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和自由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条约所普遍确认的并予以保障的基本权利。当下主流观点认为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的受法律保障和规定的,使用各种媒介手段和方式公开传递自己的意见、观点、主张而不受其他组织和他人的干涉、限制和侵犯的权利。笼统来说,言论自由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少数人的声音⑦。
在当下社会,法律保障言论自由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可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有利于求索真理,开拓“思想的市场”。亚当·斯密在《论自由》一书中阐述到:“禁止思想表达的特别罪恶之处在于它是对人类的劫掠,无论是对于后代还是对于活着的人们,对于继承思想的人们尤甚于思想的拥有着。”取消事先审查制,解除政府对公民言论的限制,有利于使思想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在实际中检验思想正确与否而不是粗暴地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并不是无原则、无要求的,既要保护言论自由,也要保护政府管理言论自由的权利。在一定情况下对言论自由进行限制是可以且有必要的,并且,在当下社会随着科技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言论自由的保护与实现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在网络等虚拟世界中是否具有言论自由?游行示威是否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些问题一方面体现了公民表达自由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下我们在促进言论自由方面任重而道远。
言论自由的程度是受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社会因素这一大背景的制约的,是受社会民主进程所能达到的程度这个大背景制约的。民主制度下所倡导的言论自由只能体现多数人的意志,言论自由不仅是公民社会生活中的需要,而且它还是社会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受到整个政治制度的制约,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因此还要适应、服从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总而言之,公民在享受民主及言论自由权利的时候,同时也有遵守法律、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维护其他公民依法充分享受民主权利及言论自由的义务。
[ 注 释 ]
①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现代法学,2005(6).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09.
③刘翀.雅典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J].法律评论,2002(4).
④[法]庞勒.乌合之众[M].李隽文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58.
⑤[美]科恩.论民主[M].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52.
⑥[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力[M].武汉:长江出版社,1998:67.
⑦[美]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06.
[1][英]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美]科恩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著,侯建译.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5][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法]勒庞著,李隽文译.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9][美]斯塔夫里阿诺夫著,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0]强世功.自由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J].法学在线,2013(6).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2][美]汉密尔顿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D971;K
A
2095-4379-(2017)16-0108-02
刘通(1995-),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