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军 黄金花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电网信息化环境下ERP业务审计系统深化应用
周兆军 黄金花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ERP业务审计系统将财务审计、项目审计、物资审计、资产设备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模块到一个系统平台上的应用软件系统,构建了较全面的审计对象数据仓库,从而实现信息数据标准化,是实现对公司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覆盖的系统。
电网 信息化 ERP 审计系统
在当前信息化深化应用的形势下,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方各面,随着ERP业务审计系统的运用与推广,经营活动流程信息化,经营数据电子化,办公环境无纸化等形势,为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工作平台。
现代企业的管理是信息化的管理。在现代发达的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创新离不开审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公司内部行使监督与评价职责,与信息化的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工作效率和服务的效果。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持续推进审计创新、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审计部门以信息化为主,不断推进审计模式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并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广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促进审计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审计领域更加宽广、审计深度更加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审计工作信息化。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审计部已经建设以ERP系统提供的数据平台为基础、涵盖审计业务各模块等全过程的审计工作平台——ERP业务审计系统,为实现对被审计对象进行监控和分析,即线上审计创造条件,这样可以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集中获取财务、工程、营销等数据后,审计人员利用获取的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事实分析和连续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及时、全面的向被审计单位提供意见及建议。
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及2个县公司一直十分重视审计信息化管理应用。从2002年开始,随着省公司经营管理ERP系统的建设和日后的深化应用,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成立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专业机构,分阶段、分模块地进行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至2012年,参与开发完成并成功运用ERP业务审计系统,建成了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一体化审计管理平台与多元化审计作业工具,在公司系统内搭建了较为完整的审计信息化应用软、硬件环境,明显提升了公司审计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层次和审计效率,彰显了“审计手段信息化”的效果。
随着企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在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已不适应日常工作的需求。现如今企业中,清晰分明的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在ERP业务审计系统的整个方案中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财务模块作为ERP业务审计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它模块有相应的接口,能够相互集成,可以将生产活动、采购活动输入的信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账、会计报表,取消了输入凭证繁琐的过程,几乎完全替代以往传统的手工操作,有效增强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利用ERP业务审计系统对内部审计方法及结构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审计是审计人员利用手工会计中,凭证、账簿等审计线索,这些书面材料从原始凭证查起,通过对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会计数据的关系审查凭证账簿所反映的问题,通过对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分析,判断数据的合法性。从而实质性提高审计查找问题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审计专业的业务水平,弥补了传统内部审计受时间、地域限制等缺陷,降低了审计成本,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系统审计监控、远程处理数据的优势,实现了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审计分析,增强了审计工作的穿透力,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
利用ERP业务审计系统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发生了改变。审计信息化管理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懂得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达到审计目标。该系统的深化应用使原有的审计理论、内容、技术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现代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以外,并要求能熟练从事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维护和操作,还应清楚理解ERP业务审计系统中各个模块应用的来龙去脉,清晰地掌握ERP业务审计系统的使用平台的环境,很好的理解各项功能点及选择条件的设置,才能更有效的利用ERP业务审计系统来全面把握财务审计的总体情况并对项目进行有质有量有效的评价。同时督促审计人员人人争做复合型、全方位人才,来适应信息化审计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提升公司系统整体内部审计水平,有效增强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以线上ERP业务审计系统为主,线下深入现场为辅进行审计。如审计组在开展XX项目的过程中,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在发生金额较大的“低值易耗品”中进行筛选,查出疑点,功能点步骤如下:“财务综合审计-明细账查询-低值易耗品摊销查询”,查询时间为XX年X月,会计科目为:“5001020901”,通过点击查询可以看到该疑点,再深入现场核实XX公司低值易耗品台帐和相关佐证资料,落实问题,确定疑点目标为“低值易耗品管理不规范”,在审计征求意见反馈时答复等,再进行有效资产管理。这样可得出专业性更强的审计结论,为审计工作减轻了现场查阅的工作量,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正确性。
舟山公司今年本部及所属县局应用ERP业务审计系统实施了3个经济责任审计,配网工程及新增城农网自查自纠工作等,同步开展日常审计监督工作。财务物资、项目、资产设备模块功能点全部应用。每个月的每个功能点模块的平均有效使用率高达88%以上,在审计项目实战中发挥了审计工作工具查证分析的功能,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ERP业务审计系统为改进企业经营效率和改善企业内控环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如XX年X月,受国XX公司委托,对XX县供电公司原总经理XX同志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XX积极充分应用信息化系统,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发现“资本化支出费用化”等疑点。
操作如下:通过ERP系统中“财务审计-财务综合查询-明细账查询”,查询条件:公司代码XX,会计科目5001,查询期间为XX年X月,查询出疑点。再通过翻阅纸质材料查询得确定“资本性支出费用化”该疑点。
如XX公司受国网XX公司委托,XX组建审计组对国网XX分公司原总经理XX同志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审计组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工作,积极运用信息化系统。通过运用ERP业务审计系统财务模块进行审计。
通过审计ERP业务系统,发生金额较大的备用金进行筛选,查出疑点(财务综合审计-明细账查询-备用金查询),查询时间为XX年X月,会计科目为:“5001020901”,通过点击查询,可以看到“备用金管理粗放,存在资金风险”该疑点,再深入现场核实XX公司备用金台账和相关佐证资料,落实问题编写记录及在审计征求意见反馈。
通过ERP业务审计系统、翻阅资料及与各个部门的沟通,都完成了整改,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时效。
根据省公司响应,积极以审计技术创新带动观念,利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等审计信息化技术平台,对接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仓库,获得完整、及时的审计数据源。实现远程调阅会计凭证等电子基础业务档案。依托ERP业务审计系统,实现非现场审计,有效推进了传统现场审计为主的模式向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以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利用ERP业务等系统为一体的平台,发挥非现场审计支撑作用,强化实时监控和动态监督,针对该系统进行模块及功能点学习。充分运用该系统,创新审计方法与信息化手段的融合模式,结合现有的XX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积极开展远程在线审计,可以对工程、财务、物资等专业数据进行筛查,锁定疑点数据,为现场审计提供依据。
因此,企业要顺应形势的前瞻部署,积极开展ERP业务审计系统信息化研究和创新,通过该系统应用的上下互动,信息互通,推动审计与监督部门、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业务联动,实现审计现场作业与在线数据分析一体化融合,明确目标和提升方向,加强协同,有效提高审计信息系统的实用化应用水平,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