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琪 白秀军 (武汉轻工大学 430000)
哲学的自我“追问”
——读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有感
孟 琪 白秀军 (武汉轻工大学 430000)
文章阐述了孙正聿教授出版的“专著性教材”《简明哲学通论》的主要内容,以及通过对该书各章节理论知识学习,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分析了这种通论与国内长期讲授的“哲学基本原理”的泛泛而谈之间的区别。认为学习哲学应注意把握“关系”和“深究”两个方面,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为走进哲学,理解哲学开辟新的道路。
本体;常识;科学
哲学就是对世界和人的根本问题的无穷追问、终极思考,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因为太复杂,我们不会去深究,但哲学家却专门思考这些不可深究的问题。孙正聿教授出版的“专著性教材”《简明哲学通论》围绕“哲学是什么”展开追问,深入探讨了哲学的自然现象、思维方式、超越常识、寻求本体、反思科学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实验性,便于引导人们进入深切的哲学思考,形成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的生活态度。
哲学不等于智慧,而是一种对智慧的态度。并且哲学不是宗教,却为什么它也给予人以信仰?是的,也许这就是哲学的魅力所在。要想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白什么是哲学;哲学包含什么;从哪里来等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在书中指出:“人类把握世界的哲学方式,是把人类以各种方式所创造的生活意义聚焦为照亮人的生活世界的普照光!”1这句话对于哲学与人类其他把握世界的方式之间关系的解释,让人茅塞顿开!在多数国内长期讲授的“哲学基本原理”本科阶段的教材中将哲学基本问题简单化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本书指出这并没有错,但不能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意义以及哲学基本问题的精华所在。之后作者先是罗列了六个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系统讲述,使我对原有知识有了更深层次,更系统化的了解。对很多平时看起来不起眼,不经思考的事物似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举些例子来说,物质这个词在常识的、科学的、哲学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却具有不同的性质。这说明哲学决不能等同于常识的延伸,而是对常识的“超越”。而之前在《西方哲学史》中学到关于芝诺的“飞矢不动”“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两个命题,也有了新的看法。之前只认为这两个命题属于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而读完孙正聿教授关于这部分的讲解之后了解到这属于哲学史上的一种进步。正如黑格尔所说,芝诺从没想到要否认作为“感觉的确定性”的运动,问题仅仅在于“运动的真实性”,也就是芝诺的哲学思考表现在,他不满足于在感觉、知觉的水平上承认运动,而且要追究“运动的真实性”,也就是如何以概念的方式去表达运动的本质。2这才是超越常识的哲学思考。
哲学与科学关系,从根本上说,既不是普遍性对特殊性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特殊性对另一种特殊性的关系,而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中介所构成的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按照这种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就不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是反思与被反思的关系。但目前多数教材中又提到哲学与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那又如何来理解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之间的关系呢?在对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理解中,当代最突出的问题,是反思盛行于现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这种科学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哲学的知识论立场”,这就揭示了科学主义思潮与“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理想性,不仅具有有限性,而且具有无限的指向性。基于人类实践本性的理论思维,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或最彻底的意义上把握世界、解释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价值。理论思维的这种渴求,是一种指向终极性的渴求,或者说,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3哲学对“本体”的寻求,就是对“真善美”的根据、标准和尺度的寻求。因此,关于真善美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问题。是人对自己的存在方式及其意义的批判性反思的问题。关于“哲学”的通论是集中地讲述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形成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的生活态度。4孙正聿教授出版的“专著性教材”《简明哲学通论》是围绕对“哲学”的追问来引导我们拓宽和深化对哲学的理解。
通过对《简明哲学通论》的学习,让我明白学习哲学首先要着重把握一个词,即“关系”。通读整本书之后就会发现整个哲学史就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比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等等。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将哲学简单化为几对关系之和,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研究。这说明哲学的落脚点在于“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问题意识”!
其次,学习哲学知识,阅读哲学教材切记囫囵吞枣,模棱两可。因为哲学是一门抽象性、概括性极强的学科,若在阅读过程中不懂装懂,遇到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或复杂的逻辑关系时视而不见,不进行思考,不做进一步了解,那么就是一种无意义的机械学习。5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筛选出常用的核心基础词,进行背诵,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注释:
1.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8-99.
2.白刚.哲学的自我追问——评孙正聿教授的《简明哲学通论》[J].高校社科信息,2000(5):2-3.
3.王庆丰.哲学的反思与表征——评九卷本《孙正聿哲学文集》[J].社会科学战线,2007(4):324-327.
4.张立波.从“原理”到“导论”:哲学基本观念的变迁[C].“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8:4-8.
5.杨志文.体验探究性学习是变革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