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效能的几点设想

2017-01-28 15:05刘艳丽大连市沙河口区文化馆116021
大众文艺 2017年4期
关键词:设施基层群众

刘艳丽 (大连市沙河口区文化馆 116021)

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效能的几点设想

刘艳丽 (大连市沙河口区文化馆 116021)

社会文化的发展,落脚点是人,国家文化的发展,根本落脚点现在基层。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保障和实现基层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把发展的眼光投向基层,把治理的重心放在基层,文化惠民才能不打折扣,公共文化服务才能获得高效能。

文化服务效能;整合设施;以人为本;创新服务模式

文化事业的发展,根本在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文化事业做到实处,就应该把发展的眼光投向基层,把治理的重心放在基层,让文化切实惠民。公共文化服务脚踏实地,结出硕果。近年来,诸多地方的文化部门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关注,探索道路,凝聚经验。根据这些经验核心的一条,就是综合利用基层文化设施,提高这些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进而盘活基层文化。

一、整合设施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基层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末梢的基层神经能否健康发展。发展的途径包括整合资源,实行统筹管理,共建共享,优势互补。

1.以网格化布局提高设施利用率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国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统筹建设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设施网络是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载体。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设施利用率不高,在城市经济热点地区,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区的老社区,长期以来,基层文化不是当务之急,文化设施的建设不充分,不但文化单位不具备宽敞的办公条件,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更是因陋就简,往往“党员服务中心”“计生服务阵地”“老年服务中心”等一块场地,挂若干个牌子,若干项服务功能,自我宽慰的成分居多,聊胜于无。况且这些“项目”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它们虽然凑在一起,却没有相互的协作和隶属关系,谈不上共建和共享。

解决这个问题,推行“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是近年来一些省市文化部门创建的比较成功的经验。所谓“网格化”,就是把辖区所有村(社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使“网格”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单元。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以网格为基本标志单位,统一调配,单位协作,资源共享。经过相关的组织协调,可以实现文化单位及功能的四大转变:一是共文化设施资源从有限分散向高效整合转变,二是政府文化建设职能从组织管理向引导服务转变,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从单一供给向多元互动转变,四是群众文化行为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这四项转变促进公共文化的全民共建、全民共创,实现文化资源的全民共享。

2.以集约化运营释放设施活力

当前公共文化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设施严重不足,并且老旧,不能满足文化事业大发展的形势需求;另一方面,这些设施闲置率比较高,很多设备和设施长期不能投入使用,导致报废。国家权威机构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满意度做过深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文化场馆的群众知晓度和使用率普遍不高。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各有各的人才,各有各的观众,各有各的运营方式,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实际形成了本行业内部的“文化壁垒”。以致一些地方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即使达到国家标准,设备也大多完善,但缺少人气和吸引力,远远不能吸引当地的老百姓,基层文化反而自我把拔高为“阳春白雪”。文化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但是壁垒的存在使开放的文化成为小群体行为,进一步还会演变为利益行为,甚至出现文化的利益集团,基层文化向商业文化靠拢。由于这些现象,基层文化不基层,真正的“基层群众”沿袭传统的大众的聚集方式,年节打麻将,平时广场舞,在街头巷尾和公园广场自娱自乐。

有些地区组建公共文化中心,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集约化经营。这项做法很好地解决了设施的运营和利用率的问题。中心这个大框架,可以把所用的文化设施、设备、器材等整合为一个系统,在这个内单元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功能互补,如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名人馆等这些性质类似、功能各异的单元,改变从前格式化的运营机制,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打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自身的框架约束,实行集约化运营。资源共享,凝聚了各个馆的优势,利用综合力量对外发布文化服务信息,增加传播方式,加强宣传手段,增强活动吸引力,人气自然增加。经过集约化运营,比如各馆既独立成馆,有自己的一套运营程序,同时发掘各馆之间又形成业务上的相关性,在设计内容时考虑到它们之间的沟通与互补,引导群众对这些场馆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是个体的独立的兴趣,而是完整的系统化的求知欲,这样的引导过程才是文化的渗透与滋育过程。集约化经营打破行政界线,形成区域性服务联合体系,自然会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以人为本,增强文化建设驱动力

文化说到底仍然是“人化”,是人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比较高尚的规则,所以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文化最接近本质的层面是基层,基层首先需要培育主动性。从上到下都应该准确无误地认识到,以人为本,让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

1.文化接地气亲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育和谐》一文中他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因此说,文化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

文化建设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第一,树立文化建设依靠人民的思想。文化建设依靠人,就要从基层文化爱好者、文化骨干、文化团队和文化组织抓起,最大限度地发挥老百姓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文化智慧和文化创造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主、健康、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鼓励和支持老百姓的文化创造,为百姓创造最鲜活最亲近的文化产品,提供最体贴最温馨的文化服务。第二,树立文化建设为了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要弄清文化发展“为了谁”。“为了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规定,也是不可改变的价值原则。文化建设“为了人民”就要立足百姓需求,时刻关注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关注他们喜欢什么、有什么困难。文化建设“为了人民”就要充分反映和体现群众的现实愿望,弘扬社会正能量,反映百姓的生活劳动,表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风尚,创作出符合人民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的优秀作品,开展多点家常味儿、多点泥土气的符合基层实际的更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让文化接地气、亲民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导

文化建设的动力是顶层设计,但是这个所谓“动力”其实只是推动力,文化建设的原动力只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顶层的关注变成基层群众普遍的关切,顶层设计变成百姓全民的自觉,真正把握公共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让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导者,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第一,引领群众文化实现自主管理。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真正实现文化管理本质性转型。例如,把社区作为基层管理单位,激发社区文化自主管理功能,创投社区公益文化项目,采取政府资助,启动公共文体建设创新项目扶持基金,购买文化服务,以项目化、特色化、专业化规范项目运行,由专家评委的评审、论证,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展现特色,把社区有创意的“微”公益文化项目夯实基础、丰富内涵、延伸扩展,做大做强,确保项目继续启动与发展,引导群众由“看文化”向“举办文化”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提升,实现“大众微创意,文化大创新”。

发挥阵地作用,扶持文艺团体和文化基地。在群众文化辅导基地和特色文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依靠民间力量,在全区启动基层文化培植点建设,积极引导构建特色文化社区、文化楼院等一大批新型文化阵地。同时,发挥现有资源以及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打造集培训、讲座、示范、点评、展览及输送于一体的“文化名人工作室”。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使之成为服务社会的阵地、群众文化交流的平台,每个街道都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功能区,在全区形成“一街一品”、“一社一格”的局面。这样的主动性还会在基层各地区之间形成连带作用,甚至带动起一个不断扩大的自发性基层文化圈。到那时,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就真正打通了。近年来,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已经创造出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如浙江的“文化礼堂”、安徽的“农民乐园”、甘肃的“乡村舞台”、广东中山的“2+8+N”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广西来宾的“五个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都在标准化和地域化、特色化的有机结合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展现乡景、记忆乡愁、凝聚乡情、富有乡韵、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阵地。

三、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渠道

创新服务模式,需要有自主意识、有跨界意识、有协同意识、有整合贯通意识,着意于“多元动力”。实行购买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延伸,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便利性。通过组建“流动文化馆”的方式,与街道、社区基层文化设施合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1.志愿服务常态化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志愿”不同于“自愿”,他们的行为具有崇高的社会期望值。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从本质上说,所有的文化工作者都是志愿者,为文化事业普及而辛勤劳作的志愿者。他们的工作是推动文化馆将工作职能从传统的“办文化”“管文化”向“种文化”“养文化”、“服务文化”转变,让文化志愿者真正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角、主力,以专业院团、专家等文化志愿者为骨干力量,强化先进文化的传播能力,面向基层、贴近生活、服务群众,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艺术知识普及、技能辅导和展览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除此之外,文化事业还需要非职业的志愿者,他们的工作虽然不是专门化、日常化,但是他们的工作的效果却是专门化、日常化的准志愿者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志愿者从兴趣出发,也从人民大众乐趣出发,更能获得基层群众的拥护和喜欢。这支队伍不日常,但是可以常态化,即总有一个志愿者团体活跃在基层,帮助群众解决文化及相关的问题。

2.区域联动制度化

联动就是“一盘棋”,强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联动也是前述各项办法的具体落实的主要形式。各场馆在工作过程中要立足自身实际,找准本单位所处的位置,明确自身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单位要起到安排、分配和调动其他单位的作用。而其他相关单位则应做到听从、协助、配合。在针对某一项工作时,同级单位间应临时形成上下级关系。平常的工作中单位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切实避免互相推诿不合作,有意回避、拖拉等现象产生。遇到工作难题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大系统内各个单元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联动是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配送机制,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级(区级)资源配送注重优品、精品,二级(街道)根据地域特点与区级形成差异化配送,三级(社区)充分利用本地文化人才资源,使配送向团队延伸。坚持以百姓需求为中心,推出“点单、配送、评估”等互动功能,实现文化服务模式由传统模式向专业化、数字化转变。例如实施文化“五进”工程,通过流动演出、流动展览、流动讲座等系列活动,推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把优质文化资源快递到百姓家门口。

3.供需对接数字化

目前我国有1.86亿农村网民,近90%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互联网的普及,要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做好传统阵地服务的基础上,必须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水平。从总体上看,目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亟须在以下方面加强探索:一是普及设施内无线局域网全覆盖;二是主动融入区域综合性、一站式数字服务平台;三是促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升级换代;四是大力拓展数字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文化与科技联姻,打造数字化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畅通信息沟通。例如开通“文化预报”信息发布。面向基层,参照气象预报的形式,开通“文化预报”,在每个月的月初对全区即将举办的各类文化赛事、文化展演、民俗节事、遗产保护等,通过门户网站、微信等相关平台,规范文化服务信息发布,避免服务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需求反馈不回应、信息不实用等问题,提升文化馆服务的公信力。诸如每年配送《××区公共文化产品手册》之类,将演艺、展览、讲座、培训、指导员等项目整合在同一平台,由不同服务对象点击菜单,由配送中心根据实际需求调配、派送文化项目。

刘艳丽(1971.2--),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件,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设施基层群众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