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菲 (常州市文化馆 213000)
浅谈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与发展
于 菲 (常州市文化馆 213000)
乐曲是在人们情感的激荡下创作出来的,因此,在传唱过程中,不免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提高人们的音乐素颜,并且群文音乐丰富的内涵可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通俗来说,群文音乐就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的,主要受众为人民群众的音乐,能够对人们群众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随着群文音乐的进步,群众文化也会有所发展。
群文音乐;创作;传承;发展
最初,劳动人民为了增加劳作的乐趣,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随之出现了音乐这种能抒发情感的活动。随地域的不同,音乐风格也存在很大差异,少数民族中以山歌为主,黄河流域中以纤夫拉纤时传唱的号子为主,西北地区以秦腔为主,东北则以二人转为主。所以说,音乐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升华。音乐可以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还可以舒缓身心,交流情感,深受人们喜欢。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文音乐有其特质,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社会性较强。本文就群文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群文音乐在不断的发展,一成不变的音乐作品肯定不能吸引人民群众的兴趣,为此,群文音乐创作人员一定要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得群文音乐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但是,在实际的群文音乐创作过程中,创作难度还是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旋律会干扰创作者的思维,以及创作人员还需要考虑创作歌曲是否具有时代创新观念。除此以外,许多群文音乐创作人员并不是通过亲身体验生活来获得创作灵感的,而是为了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创作出让人民群众喜欢的音乐作品,从而创作思维受到局限,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不能更好的走进人民的心灵,而且也不能感染群众,获得群众的共鸣。
群众文化服务于全体人民,因此,想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群众文化实践力和占有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工作者必须协同音乐创作者肩负起历史使命,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然而,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群文音乐很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打破常规,挣脱思维定势,大胆进行创新,在作品中既要体现原生态,又要保持群众文化的群众性、自娱性、倾向性、承传性,以便确保群文音乐创作的继承和发展。
(一)针对传统音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创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热爱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发掘与人们生活状态相契合的音乐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独特的创作思路,创作出能够打动群众内心的、达到一定标准的优秀音乐作品,让群众发自内心的欣赏、聆听。从许多优秀的群文音乐作品可以感受到,群文音乐创作人员的个人音乐素养对作品质量的影响非常大,为此,创作人员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提取,汲取其中的精髓,并且将其转移到群文音乐的创作当中。此外,创作人员还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掌控力。只有拥有这样的初衷,创作人员才能在表达自己所想的同时,掺杂众多音乐元素,创作出优秀的群文音乐作品。
(二)紧随时代潮流,让音乐富有时代特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因此,在创作群文音乐时,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在音乐中展现现代人的独特风貌,让群文音乐更具感染力。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形式的群文音乐,但真正传承下来,并且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就是各种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可以很贴切地表达出广大劳动人民那种想要积极改造、追求幸福生活的急切心情,与当代正能量的理念也不谋而合。比如,石工号子《孟姜女》表达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非常鼓舞人心,通过欣赏这首歌,可以从失落中走出去,重新面对艰难险阻。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手工劳作被机械化生产所替代,《孟姜女》这首歌在现在看来,表现形式过于简单,旋律过时,无法满足现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因此,只有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群文音乐,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三)群文音乐创造过程中实现承传与创新相结合
群文音乐是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得群文音乐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此,群文音乐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创作者应该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从而让音乐作品展示群众的心声,让人民群众更加喜欢群文音乐。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群文音乐的发展现状,然后围绕群文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得出了:想要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发展,群文音乐必须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吸取传统音乐的精髓,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要紧扣时代前进的脉搏,贴近群众生活,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群文音乐发展的隐患,健康稳步发展。
[1]邱月;浅谈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6年第19期:171-172页:共2页
[2]李良斌;董婷;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发展——浅谈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年第06期:24-25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