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娇
唐山市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
浅谈如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李雪娇
唐山市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
兴趣教学,一直是教育行业所推崇和追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打造这种兴趣教学呢?本文将提出几点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建议。
数学;兴趣教学;教学策略
兴趣教学,指老师在面对一项教学任务时,根据这项任务的内容、特点、对象,采取多种方法并且灵活运用,结合学生的相应心理,创造出一种温和的氛围,激发各种关于学习的积极欲望,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掌握知识,达到最好的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无疑是值得运用和推广的。
在兴趣教学的帮助下,老师不仅可以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还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使老师和学生友好相处。当然,兴趣教学的作用,最重要还是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知识,让学生快乐学习,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让学生认为学习根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开心快乐地学习,没有压力地学习,越来越喜欢学习,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于每位家长来说,无疑是喜闻乐见的。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打造数学兴趣教学,我们就要知道现今数学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现今数学教学讲解知识点的方式太过单一,不少老师按照课本讲,或者说照着课本念,简单讲完之后,不管学生是否听懂,就会让学生“刷题”,而这种题大多是老师买的现成的卷子,印刷字体多为一种形式,就会不可避免地使学生认为数学课太过无聊,对数学课堂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减慢上课的速度,打乱课堂节奏,降低课堂效率。
(二)拖堂现象频繁发生,不利于师生建立良好关系
现今,因老师把握不好课堂节奏,各个学校拖堂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容易使同学产生讨厌老师的想法,我们都知道老师对于一个学科的重要性,不少同学就是因为讨厌老师而学习不好这个老师教的科目,而且更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评判学生标准太过死板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老师评判一个学生仅仅从分数这个方面,这未免太过于死板和落后,大多老师都会喜欢分数高的学生,而忽视了一个成绩差点的学生的努力,有的老师甚至都对这两种学生态度不同,这不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管是从身体还是心理。
(四)讲解题目的方法太过繁琐和平凡
有的教师只追求题目的讲解结果,而忽视了讲解方法和过程。大多老师都知道一个题目的传统解题方法,而不去思考另一种解题方法,一种简便易懂的方法。在讲解难题的时候,还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也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既然清楚了目前课堂存在的问题,那么下面来探讨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设计情景来激发兴趣
在上面我们提到了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问题,老师在讲解完之后就对学生使用“刷题战术”,而且题目形式千篇一律或者大同小异,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兴致。老师可以尝试自己出卷来让同学做,通过有意思的人物来设定情景从而考察一个知识点,这个情景人物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便好,这样可以瞬间令学生提起兴趣,感觉题目出的有意思,从而有兴趣做这道题,同时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
(二)平等待学生,和学生做朋友
上面说到现今老师评判学生的标准太过单一,分数高的同学会比较受老师的喜爱,老师的态度也会更好一些;而对于分数差点的学生,有的老师就会展现出不耐烦的状态,甚至言语侮辱。老师是值得尊敬的,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体罚学生,用有色眼镜去看学生,这样一来,既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现今,网络上充斥着某某学校老师体罚学生、打骂学生,对学生的身体和身心造成了永久性伤害,好在老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见,这种行为不仅对老师不利,对学生也不利,更伤害了相应的家庭。老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亦师亦友,改变自己在课堂的地位,从主角变为助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快乐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教学于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是利大于弊的,应该得到推崇和推广。兴趣教学的推广需要老师发挥主要作用,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不管是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身心投身于兴趣教学的策略之中,为学生获得知识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自制力,学会减压方法和发泄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学习困难。家长也要有耐心,对孩子要有信心,给予孩子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密切关注孩子的状态。
[1][11]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钟启泉.着眼于信息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1).
[3]《全国教学第二届学术年会综合报告.育研究,1987(7).
[4]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