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峰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指导,我们的信息化推进以及信息文明建设所始终坚持的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精髓,因为实践是人的具有能动性的活动,实践的成功需要实践主体根据实践的目标和现实的基础与条件,选择合适的实践路径,而不是照抄照搬其他实践主体的既有做法。中国的信息文明建设无疑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使得信息文明不仅从理论走向实践,而且力求找到“最佳行动方式”去获取最好的实践效果,这就是以跨越发展的态势、走两化融合的道路、循由大到强的过程、将信息硬实力和软实力协同推进。这些环节中都富含着实践哲学的创造力和探新性,从而也形成了对实践哲学的充实和丰富。
从人类总体的文明进程来看,信息文明是接续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在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就是在工业文明的历史任务完成后再进入到信息文明的建设阶段。但今天无论是内在的要求还是外在的压力,我们都难以再去按部就班地重复这一工业化和信息化交替进行的过程,而是选择了跨越发展的道路,即在现代化和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信息化以超出常规的渐序模式来实施其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信息化进程上的超常规赶超行为。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标志着信息文明的跨越发展问题初现端倪。2006年出台的跨三个五年计划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则标志着我国信息化追赶型发展道路的正式确立并进入实施。跨越发展的实质,就是我们作为信息化后发国家要对先行国家所走过的发展过程在不违背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超常规的赶超,即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先发国家通过较长时间才实现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使我们尽快成为信息化的世界强国。由于我国目前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但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文明建设,就具有“几步并作一步走”的跨越性质,如体现在制造业的发展阶段上,我们就是要从总体上还没有完成工业2.0(大规模制造机械化)和工业3.0(工业自动化)的阶段情况下,不再像先发国家那样渐次完成工业2.0、工业3.0后再进入工业4.0,而是要将它们一起推进、并序发展。可以说这是速度上或时空压缩发展方式上的中国特色,其中所蕴含的实践哲学是:实践者可利用先行者的经验、借助先进的实践工具所包含的潜质、将外部挑战转化为激发实践意志的强大动力,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追求超越常规发展速度,来加快推进目标的实现。或者说,基于在实践能力上的自信,实践主体可以取得超越常规的实践成效。
信息化在目前的发达国家那里是“原发”或“先发”的现象或实践行为,而对于我们则属于“后发”的现象或实践行为。实践的先发与后发各有优势,而后发中还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我们选择的跨越发展道路,就是要力求发挥实践的后发优势,例如吸收信息化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包括引进其付出大量研发投入后形成的技术成果,也借鉴其失败的教训,少走弯路,找准发力点,一鼓作气追赶进而超越其信息化水平。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交往的普遍化,使后发国家可以接触和学习先发国的技术与经验,这为后发优势的发挥、跨越发展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处于向信息文明转型的今天,信息技术的技术特征也决定了它具有跨越发展的潜质,这不仅特殊地表现为它可以在局部地区实现诸如“网络可以使农业社会直接进入信息社会”式的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①如本世纪初在我国西部出现的“黄羊川模式”,就是由爱国台商温世仁提出来的跨越发展方式,他认为中国西部的开发,只要引进互联网技术,将黄羊川式的传统农业社会与国际信息网络对接,就可以跨越工业化社会,直接进入以知识和信息为特征的信息社会。再如印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拉·甘地“用计算机将印度带入现代化”的口号下,坚持不懈地发展信息产业,迄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生产国,从一定意义上属于这种类型的跨越发展。,更普遍地体现为基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强、拉动力大、提升功能显著等特点,使其可以在传统工业中得到广泛运用,从而加速传统工业转型为现代工业,形成信息技术新产业,并带动相关新兴产业,由此通过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来使生产力要素发生“洗心革面”的变化,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信息技术推广使用的信息化过程并不是用来消除农业和工业,而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农业和工业直接提升为信息农业和信息化工业,使其转型为信息经济,成为信息文明的生产力成分,成为跨越式文明转型的桥梁。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本身就是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是我们所选择的加速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
所以,历史经验和技术现实都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向信息文明跨越发展的可能性,使这一跨越式的实践路径能够通向成功具有了内在的根据。我们的跨越发展之路,正是基于对信息文明实践之内在机制的深入把握而做出的既适合强国之迫切要求也符合技术与历史之客观逻辑的道路选择。
中国曾在农业文明时代居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在工业革命浪潮来临时由于错失了机遇,没有抓住即时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有利时机,所以落入到后发国家之列。今天的信息革命为我们重新回到世界强国、文明先导的位置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使得历史性的双重使命(在实现信息化的同时还要完成工业化)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不选择跨越发展的道路加以能动的积极的回应,或即使回应也只是依照循序更替的常规方式去被动地回应,都难以达成我们的实践目标,反而会被信息化浪潮甩得更远,即是说:“信息革命为我国加速完成工业化任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警示我们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错失良机的巨大风险。”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国政府网,2016年7月28日。
因此,我们选择的跨越发展道路,即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向信息文明强国的发展,或者说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是因为历史机会的转瞬即逝使得我们不再有宽松的时间像先发国家那样渐序发展走向信息文明,这是一种“时不我待”的选择,同时也包含了显著的人为性、建构性色彩,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实践主体对自己实践能力所具有的基于理性把握的高度自信,也可称之为“能力自信”。
目前,信息化的跨越发展道路对于中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一些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可以直接采用先进技术而事半功倍地达到投入少收效大的效果,还有的地区可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发展高端的信息产业,而成为信息化的某一领域的先行者。②如贵州省抢抓机遇,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好、气候凉爽等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球大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中国数谷,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数据智慧融合发展的综合示范城市,目前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具体技术的领域上看也是如此,我们作为信息大国的一些技术目标的实现,就是以跨越发展的方式完成的,如我们在计算机发展上缩短了主机阶段而快速进入个人电脑阶段,在通信上跳过铜缆阶段而直接进入光纤阶段,在网络上未经封闭式专用网阶段而直接进到开放式互联网阶段等,可以说这是我们能快速成为信息大国的成功实践。接下来在由信息大国转为信息强国的过程中,我们仍需在可行的领域中继续实践这种跨越式发展。
当然,我们所选择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也不是一味只追求发展的速度,而是在重视发展质量的前提上来提高速度,这种对发展质量的重视奠基于技术提升的多重复合路径,包括一方面可以利用发达国家从工业化推进到信息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业已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压缩时间,从而加速信息化过程;另一方面更要将跨越发展的重心放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上,通过在核心信息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和重大突破来从根基上实现对先发国家的超越。上述两方面的结合,使得我们在摆脱后发劣势上也可利用后发优势来加速实现,从而实现在后发的优势与劣势的并存中趋利避害,降低技术创新的时间耗费和风险成本;还可在引进吸收和再创新上利用比较优势来实现技术创新的提速。同时,还需要不断解决好跨越发展与资源环境支撑力不足的矛盾、技术创新与社会环境中不利制约因素的矛盾、信息生产力的先进性与传统生产关系和管理体制的滞后性的矛盾。这些都体现出我们追求的跨越发展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发展,从而在信息化进程中所选择的跨越式实践是一种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创新含量都超于传统的实践。
在我们的国家战略中,上述的跨越方式实际是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来体现的,因为跨越发展就是在同一时间段实现两种不同文明形态的发展和提升任务,是通过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相融来加速其实现的过程。“两化”融合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它主要是从发展效益上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其本体论基础在于信息技术和物能技术之间的可融合性,而其中蕴含的实践哲学则是:一个实践过程可以通过实践目标配置的优化来达到实践效能的优化。实践哲学揭示:实践不是空谈目标的认识,而是一种追求实在效果的活动,是一种关心收获的耕耘,而绝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仅如此,高水平实践还是高效的实践,体现为尽可能优化地追求理想的效果,即以更小的投入取得更大的效益,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成为从效能上判别实践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也是当前我们判断生产力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人类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而实践效益、效率或效能的提高正是实践能力提高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曾这样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可以说“两化”融合就是产业(即马克思所说的“工业”)的融合发展所生成的新的“对象性的存在”,它是今天人的实践力量的重要体现。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信息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表述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党的十七大表述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两化”融合的目标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由此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企业是“两化”融合的主要实践载体,通过融合使我们企业成为新型的生产、管理与服务平台。融合的方式、途径和领域是多样化的,如通过智能化技术与生产制造过程的融合以形成智能生产的制造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或“互联网+工业”及其扩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业”等)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通过信息技术企业与工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如工业电子产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信息化服务业等),通过信息监控技术与高危生产行业的融合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此外还有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用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等都是这种多样化的侧面,并力求在这些方面尤其是关键领域使两化融合不断深化和细化,不断延伸和加强,不断创新和提升。
从国家层面的管理机制上,我国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本身就是一个“两化”融合的最高管理部门,其重要职责就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并为实施“两化”融合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以此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和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促进工业发展质量和行业管理水平的双重提升,使信息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与工业转型升级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美国的产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也是旨在“两化”融合的概念,工信部在借鉴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具体、也更具备可操作性中国自己的“两化”深度融合方案,这就是智能制造,其目标是将现有的企业自动化系统和更高程度的信息化系统相融合,实现从“数字工厂”到“智慧工厂”的升级;它是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应用水平的体现,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和最新着力点。
作为信息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的科学结合,如果将信息化分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那么“两化”融合在数字化阶段就是“数字世界”与“机器世界”的交融、虚拟生产与现实生产的链接,在网络化阶段就是人、机、网三要素的无缝对接或全要素生产系统的互联,在智能化阶段则是向实体的生产过程“注智”,使智能生产得以实现。
从实践哲学的视角看,“两化”融合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可以通过实践效能的提高来增强人的实践能力。例如它可以提高时间的效能,通过将双重目标“叠加”为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压缩”为一个过程,使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的时间少于先发国家分别加以完成所需时间的总和,从而以高于发达国家的常规速度来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形成时间耗用上的比较优势。“两化”融合也可以提高人的效能,“两化”融合后所形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系统大大减少人力,劳动者在从体力劳动者向脑体结合劳动者的转型中,成为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更高更强的实践主体。“两化”融合还可以提高物的效能,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源的智能化配置来减少浪费,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生产所达到的精益化作业、耗材耗能的精准使用,由此大大减少工业化粗放型生产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也是“两化”融合在现阶段所基于国情的重要着力点,从而也是与生态化绿色发展的结合点。人和物交互提高其效能,主要还是源于在“两化”融合中人与物实现了更好的耦合,这种耦合导致了最具引领性的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新技术,简称“人机物智能”,也称为“人机物三元计算”:它将计算过程从信息空间拓展到包含人(社会空间)、机(信息空间)、物(物理世界)的三元世界,信息化得到更强的渗透,也使得以信息为中介的人和机器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达到了更合理的组合,由此生成了新的生产力或实践造物能力。
“两化”融合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的意义和效能还有更多的表现,如它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摆脱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形成的较强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它有助于在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上发力,从而摆脱核心竞争力不足、长久以来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的不利地位,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劳动所凝聚的价值含量;它有助于寻找新的生产力源头和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有助于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民生、使社会更为和谐,如此等等。因此“两化”融合发展显示了对于解决当前面临多种突出矛盾从而破解发展难题、带动各方面协调发展、实现整体国力提升并厚植发展优势的综合效能。总之,它使得我们在尽量节约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的情况下,加快实践进程,形成最佳的实践取效,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路径的最优选择,也成为在将信息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时必须继续实施的路径。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在当前还处于“由大到强”的节点上。“两化”融合的本质就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双重提升、由大变强。
从许多指标上,我们都步入了“大国”的行列,从“经济大国”“制造大国”“工程大国”到“网络大国”都是如此;但同时又基本上都具有“大而不强”的特点,而要成为一流的信息文明国家,在当前还面临一个“由大到强”的转型任务,这是与文明形态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动力的转型具有高度同一性的过程,意味着跨越发展、“两化”融合之路还蕴含着由大到强的途程。
实践哲学也是辩证哲学,其中贯穿着不满足于现状从而求新求变的追求,而且这种求变的追求不是主观随意的空想,而是符合规律去改变对象,例如寻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去改变现状,最后达到目的。在信息化建设中我们所选择的循序渐进、由大到强、分步实施,即在大的基础上求强,从信息网络大国到信息网络强国。一方面以“大”作为量的基础,先大后强。规模大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特点,也是走向信息强国的出发点。中国的人口、国土和市场等国情决定了在一些领域中做大容易,如网民规模、手机用户,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很容易做大,所以网络大国以及制造大国、工程大国、经济大国乃至科技大国(如我们已是科技人员大国、科技论文大国以及一般性科技发明和科技专利大国)的目标均一一实现。这些“做大”了的成就可以成为进一步做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网络的大规模使用可以降低用户的经济成本,使更多的人可以入网,进入消费领域中的信息网络社会;相关企业还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应,积累资金去反哺技术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于、停留在“量”的规模上,还要以“强”作为质的飞跃,在量的积累上去直接追求质上的“强”。这就是在质与量有机互联的信息化实践中,力求有根基地去实现高层次的实践目标,这无疑是具有辩证精神的实践哲学之体现。
实践能力由弱到强的变化,需要实践主体具备核心能力才能达到。可以说至少从工业文明时代以来,要成为具有引领性的世界强国,必须具有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内功”。“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①《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2页。;“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②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日报》2006年1月10日。,要走向强国就需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③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或者说,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具备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能力具有先导性。可以说,要实现信息化及其他领域中的由大到强,只能靠“苦练内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来实现。没有信息技术的引领地位,就没有信息技术强国的文明地位。
当然,技术的自主创新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创新,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基于核心技术能力是决定一国实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因为技术标准是信息文明最重要的本体论标准,所以我们的创新驱动战略十分突出核心技术的创新,为此需要集中有限的力量核心技术上形成重点突破,在信息化强国的追求中,就是要形成在核心信息技术上创新能力。
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在当代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谁掌握了核心信息技术,谁就把握了信息化发展的潮流,谁就占据了信息化发展的制高点。而如果缺少核心技术,其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人才的培养、网络安全、信息经济发展等全方位都会受到严重的制约。目前我们成为信息网络大国,主要还是信息化实践能力的量变。但如果只停留于这一量变的阶段,没有基于核心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质的提升,或长期处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不足的状况,所达成的信息化只能是一种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只能是大量使用进口的二流技术从而受制于先发国家的信息化;而且一旦被“卡脖子”,我们的信息化就会止步不前。这样的信息化由于只能跟随别人的后面追赶,因此不可能成为在技术上具有引领地位的信息强国。当前,“居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已成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大而不强的信息化,只能是效益不佳的信息化,它改变不了我们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不利状况,只能替发达国家“打工”,付出多而获益少。凡此种种,意味着如果不由大变强,我们就不可能成为信息文明建设的一流强国。所以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蜕变而产生信息化水平的质变,是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的又一必然选择。
抓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是利用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来使我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形成质上的跃迁。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来实现国力由大到强提升的方针趋向成熟。2016年5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要强,必须有强大科技,要成为网络强国,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而且要有过硬的技术。2017年1月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由大到强的道路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其中指出: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因此十分需要使创新驱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中国也具有实施这一战略的优势,如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的高效率,都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能够有效地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明确的阶段性目标,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如同信息化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一样,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也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到2020年的第一阶段目标是要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大幅提升,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到2030年的第二阶段目标是要在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在若干战略领域由并行走向领跑,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到2050年的第三阶段目标是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①《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门户网站,2017年1月17日。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科技强国的建成,我们作为信息强国、网络强国、经济强国、制造强国、工程强国、产业强国等目标就会顺势而成。
这里所说的重视核心技术的创新,还是一种“自主创新”,或者说,发展核心技术,最重要的莫过于拥有对于核心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之所以要强调自主创新,是因为通过技术引进虽然能加快某些方面的科技能力提升,但能够引进的技术通常并非是最先进的,因为核心技术在其发明国均会被视为核心能力和命脉所在,从而当作“不可以示人”的“竞争利器”或“先发秘籍”,因此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即使一些二、三流的先进的技术被引进了,可能也是短期内消化不了的,还有的是不能完全掌控的,因此主要寄托于引进或“市场换技术”的做法,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所以自主创新成为发展核心技术的关键。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我国的核心技术发展状况却依旧不尽如人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实现由大变强的最可靠手段,是走向信息强国的强大引擎,这一战略及相应的措施也被称之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可以说,由大到强是比由小到大更难的发展,因为这需要“苦练科技创新的内功”或攻坚克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实现,这是一个克服长期制约我们的“内功不强”的“短板”和“软肋”的艰难过程,它意味着我们在发展动力、方式和道路上的根本性转型,从粗放型发展真正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所以在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上,由大变强是更为重要和关键的一步,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意味着我们在生产力、竞争力、产业结构、经济质量等方面发展到真正与信息文明相称的高端水平,才意味着文明形态转型从实质意义上的完成。
中国要建成信息文明的一流强国,必须在信息实力上成为世界强国,而国家的信息实力是由信息“硬实力”和信息“软实力”共同组成的,前者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信息生产力和信息设备的先进水平、信息经济的主导地位等,而后者主要表现为国家的信息生态环境、国民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水平等,所以必须通过对两者的协同推进,也就是通过两种信息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由大到强的信息文明建设目标。
从基于哲学基本问题视角的文明分类来看,两种信息文明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信息时代的文明平台上的专门存在,所以两种信息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一协调发展的哲学基础也是实践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①相对于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质,我们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相对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质,我们称其为“实践唯物主义”。,在对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既不主张物质利益追求至上,也反对精神万能论,而是坚持物质发展与精神进步的协同性,体现在文明的现代化建设上,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建设、协调发展,或者是以物质为基础、以精神为引领的相互契合,再或通俗地说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的一贯指导,贯穿在各个阶段领导人的思想之中。
实践哲学之所以是两种信息文明协调发展的哲学基础,还在于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最优效果体现为物质世界合乎目的的改变,但源头则在主观目标的合理建构,因此优化的实践,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双重良性发展,表现在信息文明的建设上,就是两种信息文明的协调发展,其体现的是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协调共进,实践能力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调提升,物质层面的信息文明建设与精神层面的信息文明建设的协调推进。
因此中国信息文明建设实践的目标和任务是双重的:一是社会存在层面的信息化,二是社会意识层面上的信息社会文明化,重点是经济和技术(物质)形态的信息文明与道德(精神)形态的信息文明,对两者的“共建”就是要形成信息时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格局,使得信息化水平与伦理境界得到协同提高。中国特色的信息文明既是更高技术水平的文明,也是更道德水准的信息文明。中国特色的信息文明建设所走的是两种信息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在重视信息化建设即物质世界的信息文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曾轻视过第二种信息文明尤其是信息伦理和网络空间中的精神文明的建设,通过在网络空间中不懈地努力完善信息伦理,使更多的“中国好网民”得以成长并引领信息空间的行为方式,培育清新优良的网络道德生态。因此我们所选择的信息文明的建设路径不是单纯的技术路线,而是技术建设与道德建设并重的“两手抓”路径,其中体现的是“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实践哲学。
基于以上的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两种信息文明的“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化的信息社会道路所具有特殊意义,从中看到它对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针对性。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针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全面发展,不能偏废,尤其要避免只重视“文明世界的信息化”,而不关注“信息世界的文明化”。如果我们所建成的信息化是一种“不文明的信息化”,则不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信息化。只重硬件不重软件、只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而不管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如同单脚前行,必栽跟头。如果说第一种信息文明建设主要是解决与信息强国的差距,那么第二种信息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则是要缩短与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差距,两个差距决定了“两手都要抓”的信息文明建设道路,也表明我们所面临的第二种信息文明建设的任务一点也不比第一种信息文明建设的任务轻。如果说发明和开发自主创新的核心信息技术主要是一种技术艰巨性的话,那么减少网络污染、净化网络空间就主要是一种社会艰巨性,两种艰巨性都需要全心的付出和全面的发力,才能取得成效。
二是要同步发展,不能一种信息文明严重滞后于另一种信息文明。只要有一方滞后,就会成为信息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的短板或软肋,而短板决定系统的水平,一方滞后甚至过于滞后的结果必然对整个信息文明建设的事业拖后腿,所以通过协调推进两种信息文明来使两者同步发展,也是实践的系统观所提出的要求。信息化在技术层面上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双重影响,也决定了第二种信息文明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性,否则信息技术的负面效应会严重地阻碍信息化推进,甚至导致“弊大于利”的社会效果。当前中国正处于信息技术双重影响错综复杂交织的时期,而且由于网络立法、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滞后,使得第二种信息文明的建设也相对滞后,成为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否则不利于中国特色信息化的健康成长。可以说,网络信息强国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实现,还需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实现,只有两者都同步实现时,才是真正意义上和完全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强国。
三是在全面和同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两种信息文明的相互促进,使两者在实践中的互在性进一步推进为互惠性。目前两种信息文明的建设都有艰巨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如在信息化的硬件建设方面的大而不强因此需要解决由大到强的问题,在信息化软环境或网络道德风气的建设方面则是要真正实现风清气正还任重道远。在“双重艰巨”的任务中,尤其需要更好发挥好两种信息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的互惠效应,如优良的网络环境成为知识交流、信息互动、创新启发的平台,激发更大的创造力和创造性的成果,来提升自主创新的信息技术水平;而更多的自主创新的信息技术也会通过技术的可控性来促进网络内容的可控性、安全性与和谐性。
可以说,迎接信息化挑战的过程也是接受信息文明精神洗礼的过程,是两种境界都能获得提升的机会。因此协调推进两种信息文明的建设,就是使同一实践过程取得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双丰收”,这无疑是更合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实践取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