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文娟[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浅谈绘画艺术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语文教材中王维的诗歌为例
⊙ 常文娟[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中云:诗和画同属艺术。基于诗歌和绘画之间不可隔离的紧密联系,在诗歌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会在无意间将绘画艺术与诗歌的解读相结合,甚至有时会给诗歌配上相关的绘画作品,从而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全面解读,又在无意间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与联想思维。在现在语文课本中已经选入了许多诗画结合、意境悠远的古诗,其中王维的诗歌堪称诗画结合的经典。本文则以王维的诗歌为例,从由画解意、由画悟情、由画入境、由画审美四个方面来论述绘画艺术与语文诗歌教学的融合之处,从而提高绘画在语文诗歌教学中审美的空间。
诗歌教学 由画解意 由画悟情 由画入境 由画审美
由画解意即借助绘画来解释重点字词和诗句,当只有直观而静态的生硬字词句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会太高。绘画是一种能够将色彩、错觉、线条结合起来的视觉艺术,在解读诗意的过程中如果能将绘画引入,既能调动学生的新鲜感,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面前的诗歌画面化,呈现出直观、真实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竹里馆》时,在学生初读此诗后,学生可以根据诗意口述出下图:一位席地而坐的诗人,面前有一把古琴相伴,在诗人的四周长有茂密的竹子,诗人一边抚琴一边仰头在持续不断地吹口哨。此时学生自然而然能知道诗歌前两句的意象,并且理解了“幽篁”与“长啸”的意思,由这些意象学生自然能体会到一种安适静谧的境界。当学生读完后两句,教师问学生应该给以上图画添点儿什么时,学生此时萌发浓厚的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这幅画中一轮明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再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出与此画相关的有权威的绘画作品,学生自然能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后两句诗的意思。此时再让学生感受诗人的不论“弹琴”还是“长啸”的活动状态,体会诗人在月夜幽林,把倾洒光辉的明月当成知己朋友的心境,内心澄净清幽的思想状态则显得尤其容易了。借竹林、明月寓情,再加上古琴的悠扬以宣泄郁闷之情,所以“长啸”一声,由此王维道出了一个隐者的孤寂悲愤。这种运用绘画来解读诗歌意义的方式,更能将诗歌所描写的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潜在的视觉形象更加清晰,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引导学生在“静”境中产生“如在目前”的即视感,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宋代诗人苏轼曾有言:“善诗者,诗中有画;善画者,画中有诗。然则绘事之寄兴,与诗人相表里焉。”这里的“寄兴”即表明了诗与画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相通之处。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绘画传情的作用,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适当地配以图画,以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多层次地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歌时,学生初读此诗,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前两句由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这样的绘画作品:“首先是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驿道的旁边是一间青砖青瓦客舍,在客舍周围、驿道两旁是嫩绿青翠的垂柳。再加上青蓝色的天空以及客舍外举杯对饮的两位故人。”这些在平常极普通的眼前的景物,此时却如画如景。这样,绘画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其中“轻尘”“青青”“新”这些明快轻柔的词语,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富于希望而节奏轻快的背景的描写。学生从这种明丽的画面与典型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到的是画面所传达的“乐”景中的“乐”情。而当学生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画中对饮的两位故人身上,再加上“朝雨”与“柳色”“客舍”等送别之意的象征性词语时,学生不难感受出其中所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离别之情。学生再次品味诗歌最后两句中脱口而出的劝君再饮一杯的劝酒辞,这酒杯就斟满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友人处境的深切担忧,也浸透了慢慢前路一路珍重的衷心祝愿,从而更集中而又鲜明地表达了真挚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师通过这种绘画与诗歌鉴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始终,从而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了诗中所展示的离别之景的妙处,进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由画入境即利用绘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谭朝炎曾言:“诗画原本相通,相通之处在于追求意境。”由此可见,探求诗歌的意境是可以从绘画中获得直接体验与情感启迪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对诗歌的意境解读可以借助绘画作为辅助手段。中国古典诗歌讲求言简义丰,因而学生在寥寥几句诗句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则较为困难,而当教师使诗歌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图画的直观冲击感则更能使得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境。而王维诗中所表现的“静”境与中国绘画所不断追求的意境是相通的。因而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在学生认真朗诵此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并且理解了每句诗句的意义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描绘出所看到的诗歌景色,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名家为诗歌所做的配图:“在远处有高低不平、巍峨的数重隔山,在远处的隔山之间有水流从高处流下来,数棵亭亭的桂花树长在山间,树上的桂花从树上轻轻地飘落下来,山涧的顶峰上一轮明月升起,桂花树附近有几只鸟儿在飞翔着。”此时展示在学生面前的俨然是一幅春山夜色图,这幅流动着的画面更衬托出夜晚的静谧。当教师引导学生再把诗中的“闲人”置身画中时,无疑将“人闲”的静态意趣与“花落”这一动态情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此时跃然纸上的是如诗如画的春山之夜,学生仿佛能亲身体验到春山的美景。此时的诗人察觉到的竟是原本可忽略的细小的桂花花瓣落下的声音、花瓣飘落时的芬芳、花落在衣襟上的触觉。这不仅仅源自于诗人内心的娴静,更为重要的是夜晚的静谧和空寂,而这样的意境学生是很容易从画中体会到的。再入画中,虽然画中的月是静态的,但是极不明显的月亮的光亮变化却惊动了栖息的鸟儿。画面中的鸟儿呈现给学生的并不是被打破的宁静,反而使人感到空旷的山谷更加幽寂恬静了。结合“月出”这一动态词语以及山间时不时传来鸟鸣的声音,这种诗画结合所营造出来的“动”境将春山夜的静谧空灵境界推向了极致。这种由诗画结合的分析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与诗歌鉴赏能力,更能使得学生深入地体会诗歌的独特意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古诗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载体,本身就富有极高的形象美和意境美,因此,我们的古诗教学应在学生释词解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绘画同样作为一种集流畅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和谐的组合于一体的审美形式,在教学中,绘画能够将含蓄抽象的意境形象直观形象化,使学生从另一层面感受诗歌的美。而在教学《使至塞上》时,其中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极具构图感的诗句将绘画在诗歌审美的过程中发挥到极致。教师在讲解这两句时只需勾出这样一幅图:“一片大漠,一条直上的孤烟,一片辽远的河滩,一轮滚圆的落日。”当学生聚焦在这样的一幅图景时,画面的阔大的空间、丰富的画面层次、大小的转换空间、对比鲜明的色彩是极容易吸引刺激到学生敏感的五官的。寥寥几笔,已经把广阔无垠的荒漠上所呈现的横的黄河、纵的烽烟与圆的落日勾勒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画面的线条美。又通过从上到下与从近到远的空间转换,将无边黄色的“大漠”、天边红色的“落日”、空中白色的烽烟、地上浑黄的“长河”,以极具构图美与色彩美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清楚地感知雄浑寥廓的边塞美丽风光。而学生在细细品味这首诗歌语言时会发现,诗歌语言中别出心裁地用“直”来描绘“孤烟”,这种语言的“直”与画面的“孤烟”相结合,其中蕴含的力量应运而生,但是在浩瀚大漠的衬托下,却呈现出一种悲壮美。再加上运用完满的图形“圆”来形容“落日”所带来的感伤之感,通过形态与视觉感受上的强烈对比,更将这种悲壮美推向高峰,从而给学生带来鲜明独特的审美感受。
正所谓“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既然“声”和“色”都无法通过诗歌或者绘画单独地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可以在诗歌解读教学中与绘画艺术相结合。而王维的诗歌正是恰到好处地向我们呈现了诗画相互借鉴的艺术美,同时也表明了绘画艺术在诗歌教学中运用的无限可能性。如今诗画结合已渐渐成为图像时代学生诗歌审美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的教师可以多收集以诗歌为题材,或与诗歌意境相似的绘画作品,在课堂上以挂图或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共融性的熏陶,既可以在图像世界中感悟诗美,又在无形中拉近了诗歌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为学生解读诗歌留下了足够的审美空间。
[1]朱光潜.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刘建琼.语文境界与追求[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林茨.中国绘画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张洪忠.王维“诗中有画”中的诗与画[J].美术研究,2000(3).
[5]冯惠敏.绘画与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09(10).
[6]陆丽珍.运用绘画创设情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2009(4).
[7]罗勇铁.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4).
[8]倪云虎.语文教学中的“绘画艺术”[J].成才之路,2008(18).
作者:常文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2015级研究生。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