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欢欢[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红楼梦》研究小辑
浅谈平儿形象对处世之道的启示
⊙贾欢欢[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平儿,“平”,也“不平”。在贾家这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上,平凡渺小的她,以进退有度的为人处世之道,广受书里书外的人们称赞。可见,平凡小人物有时也能带来不平凡的启示。
平儿 “平”“不平” 启示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发展际遇。因其对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广阔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解剖,进而阐释了封建制度即将走入死胡同并将不可避免地衰亡这一历史潮流而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该书塑造了众多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最经典的当属“金陵十二钗”。但是,作为四大家族兴衰际遇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光有十二钗明显不够。因此,大观园中人数了得的“仆人”,也就相应地组成了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参与群。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各种各样的身份与地位组成的仆人圈里,王熙凤的陪嫁丫头、贾琏的小妾——平儿,以其进退有度的为人处世之道,成为贾府唯一一个得到主仆上下齐声夸赞的人物,甚至可以说,她的光芒有“功高盖主”之势。
不管是在阅读文本时对于贾府歌舞升平的个体想象,还是在日常琐碎家庭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和”都是孜孜以求的生活氛围。正所谓“和为贵,天下平”,那么就《红楼梦》而言,可以看到在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族中,起“和”作用的并不是“粉面含春威不露”的“凤辣子”,而是她身边这个人见人赞的“平姑娘”。
作为贾府各项实权的实际拥有者,凤姐这个高层领导该受到贾家上下一心的拥戴才是,然而在府里却是“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每每这时,温润如玉的平儿就用她的智慧来博得各主仆的信任,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进退有度、游刃自如地充当凤姐的“护航使者”,让凤姐不管是在“众人推墙倒”之时,还是在“墙欲颓”之际,都得以维护她最高管理者的威严。
(一)身世平
平儿无宗亲,更没有一个诗情画意的正式姓名。从小就在王家服侍凤姐,及至凤姐出嫁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陪嫁丫鬟,跟随凤姐进入贾府继续伺候左右,同时兼做贾琏的通房小妾。按理来说,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是入不得凤姐法眼的,但是她最后靠一片赤诚之心得以留下来。凤姐留平儿在府里的意图是“司马昭之心”,兴儿对尤二姐说过,“陪过来一共四个,死的死,嫁的嫁,只剩下这个心爱的,收在房里,一则显他贤良,二则又拴爷的心”。可见,平儿在凤姐眼里只是一枚棋子罢了。(二)地位平
平儿是贾琏名义上的妾,理应得到相应的等级礼遇,彰显她不同于仆人的地位。但是纵观全书,平儿的地位与一般仆人无异。待遇不如赵姨娘,连偷偷娶进门的尤二姐、仆人上位的秋桐都位居其上。尤二姐初入贾府,平儿来行礼时她连忙亲自扶住,“妹子快别这么着,你我是一样的人”,凤姐也忙起身笑说:“折死了他!妹妹只管受礼,他原是咱们的丫头。以后快别这么着。”简单两句,即可看出平儿地位的卑下。清代青山山农在《红楼梦广义》中谈到,“平儿不矜才,不使气,不恃宠,不布恩,不辞劳怨,有古名臣事君之风。要其本领,在积之以诚,而行之以礼。诚至而物无不动,礼至而人莫能陵”。平儿秉持“温顺、谦恭、重礼”的信条,凡事进退有度、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为凤姐摆平了一件又一件棘手事儿。可以说,她是使贾府不至于快速气尽、散落天涯的关键和功臣,此乃平儿的生存大智慧。
(一)外在“不平”
平儿虽无惊为天人之貌,但也绝非蒲柳之姿。在曹雪芹笔下,十二钗个个艳压红楼余芳。那么,撇开十二钗来看,作者对平儿可谓是厚爱有加。这一点,在章节回目中可以清楚看到,第二十一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只一“俏”字,平儿之不俗样貌浮于眼前。(二)内在“不平”
平儿之名,除了许多读者赋予的“温和、乖巧、机智”等内涵,还有最初的“平衡”之意。凤姐,谑称“凤辣子”,脾性火暴,为人处世雷厉风行。一到起冲突的时候,平姑娘的“平衡”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了。每次给凤姐出主意,或是代理家务时,平儿水一般的“润物”功能就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补充”功用,时时刻刻补凤姐之不足,力求使主子在人前人后少积点怨,而且多数时候还是以凤姐身体状况为重。凡此种种,都要归功于平儿“不平”之内在。一为不嫌贫。在贾府这样一个穷奢极欲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视金钱如粪土,肆意挥洒金银以求人生豪迈早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在这种“上下一心朝钱看”的氛围里,嫌贫爱富心理得到了滋长的沃土。刘姥姥是全书最穷、最没有社会地位的人。平儿在接待她祖孙俩时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给姥姥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嫌贫的高尚情操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琐事中得到彰显。接待他们不仅是满足请求,还令他们心花怒放、兴尽而归,感念府上的恩德,渴求有朝一日能够为凤姐尽绵薄之力。
二为进退有度。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事中,为花园分配治理之故,俏平儿以其进退有度的行事风格,巧妙化解了凤姐与探春之间的嫌隙。宝钗说:“你说了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说你们奶奶才短想不到。”探春道:“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话,不但没了气,我倒愧了。”平儿在这场主子与姑娘间的荣誉之战中,选择了“中庸之道”,一来保全了凤姐的威严,二来又巧妙地将凤姐对于探春管理大观园一事所寄予的莫大支持和信任传递给探春以及众家仆,由此使得二人之间的嫌隙消除。
三为不逾矩。在生活里,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处境有个清醒的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凤姐让平儿和自己一起吃饭时,“平儿屈一膝于炕沿之上,半身犹立于炕下,陪着凤姐儿吃了饭,伏侍漱口毕”。作为贾琏的妾室,平儿是有资格和凤姐坐一张炕的。但是平儿却不这样认为,她深知自己在凤姐心里的地位和作用,明白主子是断不能让自己挣得一份妾室的荣耀的,故索性遵从生活给予她的安排,不逾矩,不违背凤姐的意图,在贾府的深渊里淡然地立命安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平儿身上的优点,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不胜枚举。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平儿的长处,来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定位准确,人生无忧
找到自己在每一个角色里的正确位置,才能做出更佳选择。平儿受凤姐的喜爱,很大原因是她能够找到自己在贾府里的正确位置。说符合身份的话、做符合身份的事、拿符合身份的俸禄,这是其基本智慧。但是在我们的生活里,因逾矩而产生的矛盾屡见不鲜。可以说,这些大多是因为自我定位不当所致。因此,我们应时常进行自我反省,不断地调整、矫正定位。(二)心态平和,推己达人
端正心态是发展的基础条件,弄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尽己所能。平儿认得清自己的长处与局限,因此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注意扬长避短、平和待人。不该得到的不痴心妄想,自己拥有的倾心珍惜,好的、坏的都不斤斤计较,接受生活的平淡,保持心态平衡才能多一分自在。在如今物欲横流的快节奏生活中,“求多”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诉求。我们要注意规避自己膨胀的欲念,端正心态,只取所需。(三)说话温和,巧避锋芒
会说话,说正确得当的话,常能冰消嫌隙。平儿温和的说话技巧已成为一门艺术。严密的逻辑、善辩的口才,不知平息了多少狂风骤雨。(四)知恩图报,立德树人
常怀感恩之心,是立人的基本要求。平儿感激凤姐的知遇之恩,也感激贾府其他主仆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所以尽己所能为周围人的生活增添一丝和气来作为回报。也正因如此,凤姐儿这么个谨小慎微的人都愿意把自己“放利钱”的“地下活动”给平儿讲,并让平儿出面去做这件事儿;还将私房钱给平儿保管,允许她自由挪用。正如兴儿所说,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做些好事”,使得上下一片和气。[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古木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王宇.从《红楼梦》中平儿析当代大学生的生存意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3):95-96.
[3]亢清.“几近全人”的丫鬟——《红楼梦》中平儿形象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2):109-110.
[4]臧卫东.论在夹缝中生存的好“秘书”——平儿[J].红楼梦学刊,2004(4):238-245.
[5]涂瀛.红楼梦论赞·平儿赞[A].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4.
[6]袁方.平儿生存策略的文化内涵探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81-86.
[7]石彦霞,牛景丽.《红楼梦》之平儿劝服语言的话语分析[J].芒种,2012(20):116-117.
作 者:
贾欢欢,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