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芯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论生态美学对传统审美方式的超越
李子芯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审美方式,主张从生态和谐的视角对人类存在环境进行研究,其核心思想是生态与人同时存在,而不是先有人还是先有生态的问题。传统的审美方式则是从人的主观性出发对客观对象进行审美,体现的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所以生态美学是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方式的突破与超越,具有重大的意义。
生态美学;审美方式;实践形态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审美思潮,它以生态和谐为研究视角,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研究对象,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协调发展的整体思维模式,生态文明、生态批评是它的实践形态。生态美学的兴起不是源于人类哲学认识论的转向,而是全球在工业文明、商业文明的进程中,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出现危机的结果,是人类生态之思在美学上的反映,也是理论关注现实、回应现实的体现。
一般认为,“生态美学”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1949年利奥波德(AldoLeopold)的《沙郡年记》一书的出版。书中,利奥波德提出了“环境美学”一词,虽然它不同于后来的“生态美学”,却包含了生态美学的重要观念。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生态美学的兴起除了美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自律外,还有深刻的时代原因。上个世纪后期,随着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问题逐渐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理论热点,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生态保护被提上了日程,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生态美学”也应运而生并成为显学。
“生态美学”自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对象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词源的角度来看,“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住所”、“栖息地”或“我们的环境”。由此可知“生态”与生存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而“生态学”这一概念的出现则较晚,据已有的资料,它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海克尔认为生态就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生态学”的重要意义是把环境纳入生物圈的探究中。而约晚一个世纪兴起的生态美学“属于生态学和美学的交叉横向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生态美学既不是生态学和美学简单的、机械的、数学的相加,更不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人为主观的对结和拼凑。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中,自然而然、应运而生的众多新兴横向交叉科学之一”。[1]由此可见,生态美学与生态学有着复杂的关联。
有一些论者认为既然生态美学与生态学有关,那么二者的研究对象应该相同,都以自然环境为主。但众所周知,人类的存在,不仅要依赖自然环境还要依赖社会环境。生态美学即是对人类存在环境的理性之思、哲学之思,那么它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研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社会环境。涂途先生在《论生态美学与生态美》中也提出“生态美是一种独特的美的类型,它特指以生态的角度和维度来审视和剖析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事物和现象”。[1]根据涂途先生对生态美学研究对象的解释,对近些年来出现并流行的“文化生态”、“精神生态”、“道德生态”等词语就不难理解了,它们都是生态美学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因而,就研究对象来说,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大致相同,都以自然、社会、艺术为研究对象。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它的研究对象为自然生态,而作为人文社科的生态美学它的研究不仅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与艺术,这是生态美学对生态学的理论借鉴与超越。
“生态美学”简而言之就是生态地审美,即在生态和谐的视角下进行的审美活动。为什么要从生态和谐的维度进行审美活动呢?一方面,这与当下全球自然生态危机的加剧有关。自18世纪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以来,三百年间,全球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废弃物大量排放使地球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如温室效应、雾霾天气、资源短缺、森林覆盖面积缩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扩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据资料统计,2013年,我国有高达30个省(区、市)遭受过雾霾天气侵袭。土地荒漠化情况在我国也非常严重,据有关报道,近年来,我国荒漠面积高达二百多万平方公里,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生态是个系统,在一定限度内,它可以通过内部的调节与净化而恢复平衡,但如果破坏严重,超过了系统的承载力,就会逐渐形成危机。所以当生态危机还处在潜伏期时就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否则危机一旦爆发,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恢复,这也是有些学者认为国际社会为应对生态问题作了几十年的努力,但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生态美学的兴起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精神生态问题的凸显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很多人的心灵家园却日益变得空虚,金钱的追逐变得比任何时代都强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社会整体的道德素质滑坡。二千多年前,管仲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意是当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今天,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盈,一方面却是物欲的横行、道德的冷漠,它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悖论,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自然生态、精神生态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重新去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人类文化与文明等问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技术文明遭到了质疑。在这个讲究理论实效的时代,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者八十年代出现的那样的美学热虽然已成为追忆,但美学作为一门超越世俗功利的科学,以感性的方式反映了对人类存在的终极关怀,这对于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来说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学是无用之用。在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都陷入困境的当下,生态美学以它独特的生态和谐的研究视角在这样一种时代语境下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二十多年里,国内许多学者从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学理建构、本体意义或与环境美学、生态批评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些研究夯实了生态美学的学理基础,回答了它作为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如何可能的问题。不过在生态美学研究中,关于生态美学是什么以及生态美学与传统审美理论比较起来有何不同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重点。在笔者看来,生态美学简而言之就是生态地审美,它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是一种审美方式,即从生态和谐的视角进行审美活动。程相占教授在《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一文中也明确提出生态审美是一种审美方式,即“如何在生态意识引领下进行审美活动”。[2]显而易见,生态美学借鉴了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倡导从生态和谐的视野对包括自然万物在内的自然环境与包括社会、人、文化艺术在内的社会环境进行审美观照。
生态美学与传统审美理论都以自然、社会、艺术为研究对象。但生态美学与传统的审美理论及我国其他的美学流派如实践美学、和谐论美学比较起来有何不同呢?1750年,鲍姆加登《Asthetik》(《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确立。在鲍氏看来,美学是一门关于感性认识完善的科学,美则是对象的外在形态或内在精神引起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或感官上的愉悦。如果说鲍姆加登的美学探讨的是美感的发生及其规律等问题,那么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实践美学虽然前、后期的观点不太一致,但总的来说他认为美在实践,美是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和利用,即自然的人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周来祥先生提出和谐论美学。周先生认为“美是和谐,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谐统一。”[3]从鲍姆加登的美学到实践美学再到和谐论美学无疑是美学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前二者沿用的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从人的主观性出发对客观对象进行审美。而和谐论美学则打破了这种思维模式,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研究美,是对人类主体审美观的解构,因而更加接近了海德格尔的人类要诗意地栖居这个有关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而对人类存在的终极关怀是人文社科的重要目的。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生态美学则提出从生态和谐的视角来对人类存在环境进行研究,实现的是生态与人一体化的理念,其核心思想不是先有人还是先有生态,而是生态与人同时存在。这种审美已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方式,人跟这些系统中的要素是同时存在的,生态美学中的审美主体突破,实际上已走到主客合一的境地。所以,就研究方式和思维方法来说,这是生态美学对以往的美学理论的一个巨大超越,从这个意义来说,生态美学的兴起开辟了美学研究的新视角,弥补了传统审美的一些局限,为美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审美,而人要生存就必须依赖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对人类的生存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与传统审美片面强调主体美感不同的是,生态美学遵循的是一种生态和谐的思维方式。又如程相占教授在《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一文中举的那个著名的凤眼莲(水葫芦)的例子。凤眼莲原产委内瑞拉,因花朵艳丽,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而被引入到我国,但人们很快发现它极强的繁殖力会破坏生态平衡,我国环保部已把它列为首批最危险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生态是个整体,系统内部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交换物质与能量,一个琏条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衡。同样的道理,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要建立理想的家园,既要重视自然生态的维护,还要注意社会生态内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平衡及局部与整体的和谐。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东西差距、城乡差别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为了生存,大批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涌入东部及城市,给流入地的承载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广大的乡村却日趋荒芜。另外,城市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与外来务工人员蚁族、蜗居式的生存状态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还有新世纪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一些污染较大的厂矿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东部沿海迁至边远落后的西部,这种迁移的后果是给西部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从长远来看,这种迁入并不能真正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因为治理环境将可能要花费更多的财力。这些矛盾的出现,启发了我们应采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即生态整体的方式来解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人是一个综合体,不仅有自然需求,还有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只有在生态思想的指引下,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全面繁荣。
生态文明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新型的文化形态。传统的工业文明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我们愈来愈认识到只有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的理念和思路,全面、整体地考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在现阶段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只有让生态文明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广大人民的心中,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觉悟,生态问题才能实现根本好转。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的事情,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因为自然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和实质,并不仅仅在于人们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和掠夺性开发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在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利益竞争的冲突,在于资本增殖、市场竞争造成的人与人关系冲突的恶果。”[4]
有人认为,发展与环境是一对矛盾,加强环保就会阻碍经济发展。这种陈旧落后的生态思想是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的重要原因。毋庸置疑,工业化是国家繁荣的必经之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但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降低能耗、发展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就能解决好发展与环境的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生态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水准的良好途径和方式。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全球生态主义思想的深入发展及生态美学的蓬勃兴起,中外许多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品不断涌现,文学生态批评也应运而兴。文学生态批评是生态美学思想的具体化,生态美学中的生态和谐思想为生态批评提供了价值标准。生态美学中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问题也是生态批评的理论空间。
在生态批评者看来,生态作品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维护和赞扬,也不是人们想当然的单纯的自然风景描写,它还要探索人类对自然的行为与态度是如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及解决的方法。贵州作家欧阳黔森在他的多部作品中书写了在消费经济的语境下,农村如何处理发展与环境的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生态思想。如他的《水晶山谷》中的七色谷原是一个偏僻美丽的无名峡谷,里面满是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石头。主人公田茂林非常喜欢这个山谷和这些石头,但当他无意中得知这些石头就是紫袍玉带石后,为了把石头换成大把大把的金钱,利欲熏心的田茂林把七色谷翻了个底朝天,美丽的七色谷从此不复存在,田茂林最后也死于非命。小说深刻地批判了人的欲望对自然的破坏及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欧阳黔森曾是一位地质工作者,多年的地质工作经验使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态环境有着特别的关注与思考,这些经验与思考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源,他的许多作品因而也呈现出浓厚的生态意识。
生态批评除了研究作品中的自然生态外,还要发掘作品中的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等内容。鲁枢元曾说:文艺的生态研究就是探索“自然的法则、人的法则、艺术的法则三位一体”。[5]近二十多年来,有不少书写改革开放以来人性的扭曲裂变及生存的艰难无助的作品问世,如莫言的《酒国》、鬼子的《被雨淋湿的河》、余华的《兄弟》、阎连科的《风雅颂》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作品批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的横流给社会的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带来的深深伤害和导致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同时也启发我们去思考何为诗意的栖居,怎样才能建构理想的生存家园等问题。
生态是个整体,必须遵循生态整体的思维观,维护自然生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同时还要建设好社会的精神生态,要在全社会呼唤人们的道德良知,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从而提高全民族整体的精神生态。
[1]涂途.论生态美学与生态美[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5): 7-11.
[2]程相占.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J].天津社会科学,2013,(5): 120-125.
[3]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73.
[4]陈飞龙.试论建立起中国本土的生态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5):12-15.
[5]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6.73.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Ecological Aesthetics Surpassing beyond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Mode
LI Zi-xin
(College of Humanities,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 554300,China)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an aesthetic mode,namely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the harmonious perspective.Its core idea is that the ecology and the human exist at the same time,not that which is the first between the ecology and the human.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way starts from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to object,which reflects the thinking of dual opposition.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the breakthrough and surpass over the tradition aesthetic way of human center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ecological aesthetics;aesthetic mode;practice patterns
文献标识码:A
1009-3583(2017)-0077-04
2016-11-15
李子芯,女,湖南衡阳人,铜仁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