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泽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周易研究会会长)
论儒家的创新思想
——《大学》“亲民”即“新人”解
张茂泽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周易研究会会长)
大家留下的印象,似乎儒学或古代中国大多保守,不注重创新,这不符合史实。我国古代不仅一直在创新,而且儒学也有其创新思想,其创新思想还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创新是中国文化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发展进程。中国文化从中原地区发展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雄踞远东大陆的主体文化,没有创新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农业手工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还是国家制度的革命或改革、政策的调整更新,还是思想文化的历史演变,创新都是人生进步、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可见,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创新的实践和经验,需要我们发掘和总结。
商汤《盘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言,说明商朝代替夏朝,汲取了夏桀酒池肉林而亡国的教训,离不开创新。往前追溯,夏朝建立,由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度变为父子继承制,从原始民主制变成王权专制,本就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往后看,《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说明周人有旧邦新命的自觉意识,在社会制度上进行创新,创建了中国古代封邦建国的礼乐文化,提供了人类文明中的礼乐文明模式。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专注于此,以为殷周之际,发生了历史剧变,即由信上帝鬼神转而重视道德、民意,由兄终弟及转而为嫡长子继承,创立封建制度,实施“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政策等,成就了周代八百年历史。秦朝建立起疆域辽阔的统一大帝国,创立和推行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实施书同文、车同轨等政策,无不是创新的表现。后来汉唐宋元,也都代有创新。可以这么说,历史演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历史上人们进行创新的结果。研究历史上人们进行创新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可以理解历史演变发展的奥秘。
即使大家认为停滞不前、逐步落后于西方的明清时期,中国文化也有创新发展。晚清时,人口增加到世界总人口的1/4,经济规模和总量都远超前代,疆域较以前更为辽阔,专制集权登峰造极,地方制度更加完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对专制制度的批判,推动古代思想文化进入历史新时期。以乾嘉汉学为代表,清代学者对古代典籍的搜集、整理和实证解读达到古代高峰。这些历史成就,没有创新是不可想象的。只是这种创新在性质上、效果上,没有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引起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产生质变那么引人瞩目而已。我们在明清时期不是无创新,而是西欧创新更显著、更见成效。
不用说,中国近代史上有“新学”思潮,有维新运动,1949年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方面,新意迭出,新新不已,与创新更是息息相关。
中国思想史,尤其是儒学思想史,也可以看成就是思想(含概念、命题、方法)不断创新的历史。历史上儒释道各派思想的变化,春秋战国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等思潮演进,都是思想创新的表现。学者的生活与交往,学派的产生与交流,思想的矛盾与会通等,都离不开思想创新。在思想家那里,思想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历史背景中问题的自觉,可谓问题意识的创新;二是借助学术思想渊源和交流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资料、工具和方法,这是视角、方法、工具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才出现思想结论的创新。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对砂石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已经成为支撑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带来的河势稳定、防洪与通航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沿江涉水工程和设施的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盲目和无序开采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极为重要。河道采砂管理是一个涉及河道等自然系统、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大系统的、动态的复杂课题。
其次,与中国文化不断创新相应,我国历史上创新思想内容丰富,而且创新思想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在丰富的创新实践经验基础上,我国先贤对创新本身也进行了经验总结,有些还有抽象的理论思考和讨论。反映中华文明早期成就的几部经典,都对创新有所论及。《周易》生生不息、生生不已的思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已经包含阴阳和谐导致生命的创进、创新的意思在内。第49《鼎》、第50《革》两卦,排列在一起,集中反映万物变化、革故鼎新之义。《革》卦《彖》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意思是说,天地演化,有春夏秋冬四时运行次序和规律;人类社会演变,有顺天应人的革命运动产生,汤领导推翻夏桀残暴统治,建立商朝,就是例子。
《周易·系辞上》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它将“日新”概括提炼为道德德目,与仁、义等并列,给创新以崇高人文定位。这意味着创新不只是对象性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形态,也是人们言行活动的精神面貌、技术技巧,是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修养之一。
将创新与道德修养相联系,可能从夏朝就开始了。夏人已经提出“旧染汙俗,咸与维新”(《尚书·胤征》)。意思是,在征伐中,除了首恶,其余人虽久染汙俗,但无恶心,故皆与更新,一无所问。商汤建立商朝,与他“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修养有很大关系,伊尹将这概括为“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尚书·咸有一德》)说,明确将创新与道德修养联系起来。周朝的文化创新很多,如封邦建国、制礼作乐等,重点在强调明德慎罚、敬天保民,将道德修养与民本意识联系起来,要求“作新民”(《尚书·康诰》)。这已经蕴藏着儒家经典《大学》“亲民”之义。
我国古代创新思想中,儒学的创新思想不可忽视,孔子则可谓儒家思想创新的代表。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周游列国,整理《诗》《书》,人生不断更新,创新经验丰富。他自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结合人生经验,孔子还阅读、编辑三代以来流传的《诗》《书》《春秋》等典籍,整理中华文明早期文化遗产,对夏商周礼制损益等进行理论总结,创立儒学,表彰尧、舜、禹“公天下”的圣贤人生和理想社会。儒家关注人生、社会、历史,研究天人、制度、文明等,沙里淘金,精心建构,铸造起探讨人生、社会、文化的人学思想体系,“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既是对社会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道德反思,也是对中华文明创新史的经验总结。儒家创新思想正是其理论结晶。
儒学是我国古代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学问,《四书》是反映孔孟之道的主要经典。《大学》作为四书之一,它对创新的理解,足以作为儒家创新思想的代表。
所谓创新,指发现新事物、提炼新知识、总结新理论、运用新方法、建立新制度、创制新器物、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养新人才、建设新文化、形成新风尚等。照儒家看,器物更新、技术创新等只是表象,更重要的在于创新主体的更新,即创新者本人修养要不断更新。创新的根本在新人,有新人,创新自然水到渠成;无新人,创新即使出现,也不能确保持久。
以《大学》为代表的儒家创新思想可谓对夏商周关于创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照朱熹解释,《大学》解释“亲民”条,就引用了反映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诗经》《尚书》等经典。
《大学》三纲领中,第二纲领是“亲民”。其中的“亲”,二程说“当作新”。亲民就是新民。这个解释是程朱理学的权威解释,影响很大。如近代严复、梁启超主张“新民德”,就是对程朱这一解释的历史回应。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赞成这一解释,并依据“大学之道”,从整体上对“亲民”进行解说,做了创新发挥。我赞成程、朱解“亲”为“新”。因为这样解释,将君对民、上对下的亲近态度,改造为由旧趋新、弃旧迎新的修养活动过程,将单纯一种政治、行政、管理上亲近民众的意义,扩展、深化为对所有人而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修养意义。
本此,我以为,亲民的“民”,也不应理解为只针对领导干部而言的民众。因为,第一,如果将“民”理解为只是民众,则大学之道,就成为只是教人如何做领导的学问。这和孔子有教无类精神不合,尤其与儒学作为人学、让所有人成为人的宗旨不合。在实践中,新民说,就可能演变为治国者高高在上,板着面孔对民众进行教化的现实。这样,“新民说”实际上成为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意识形态。为此,从人学角度出发,从人之所以为人、人如何成人等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新民的“民”,就不能理解为与君臣相应的民众,而应理解为一般的人。第二,儒家虽然讲君臣、父子、夫妇等,但这些只是人作为人在社会不同领域的分工角色表现。儒家强调的不只是君臣父子而已,而是要借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尽到社会分工伦理,进而尽到人之所以为人的职责,即尽人伦。故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亲民中的“民”,应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人,即所有人。儒学就是要所有人“成人”,帮助所有人超越现实,成为理想的人。
其二,在《大学》三纲领特定语境中,结合“明明德”,“亲民”中的民即人,就不能只是抽象地指所有人,而只能指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所有人,即针对自己而言的他人。亲民,就是新人,更新他人,帮助他人更新。因为关于自己的修养问题,“明明德”已经解决了;亲民只能针对他人而言立论。换言之,“明明德”就自己而言,要求认识自己,觉悟自己的本性。亲民就他人而言,要求在“明明德”的基础上,帮助他人更新。
其三,《大学》中的新人所谓新,革新、更新,都是指从“明明德”立论,指道德修养不断更新,不断提高。即是说,“明明德”是借助人性修养,让自己不断更新。亲民是借助教育、政治、文化等,进行教化,化民成俗,旨在帮助他人“明明德”。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明确指出:“明德为本,新民为末”,明德与新民是本末关系。按照大学之道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是亲民的本原、依据、标准和主体,亲民是“明明德”的引申、应用、推广、普及,两者是体用关系。明德就根本说,新民就效果言。“明明德”是明了自己光明的德性,认识自己,觉悟自己的本性,亲民是帮助他人“明明德”,最终达到“明明德于天下”。“明明德”是使自己不断明明德,亲民是帮助他人不断更新。也可以说,“明明德”是使自己不断更新,亲民是帮助他人不断明明德。明明德新自己,亲民新他人,内圣外王,合一为新人。故新人可谓儒家创新思想的核心主张。朱熹在《大学章句》中阐发“亲民”中亲即新之义,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就创新的实质内容言,明德是新民的本质内容,新民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人生中具有明德修养后必然产生的良效。
按照儒家内圣外王的架构看,创新不仅是自己的创新,而且要求自己发挥仁爱情怀,帮助家人、国人、天下人皆能创新。在创新的内容上,不仅是生产产品、技能、生活方式、管理模式等的创新,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提高、人性的自觉和实现。创新的本质内容是在人成为理想的人的人生历程和历史征途中,人性综合修养水平的提高,创新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照儒家看,万物新陈代谢,有德的人才能真正顺天应人,推陈出新。创新既然是一种人性修养,那么创新本身就是道德德目。不断创新,则可谓一种有德人生、有德社会,值得提倡。
儒家人学,要在将人的至善本性自觉、实现于每个人现实日常生产生活中。故从人性本质看,创新只是人性的澄明、呈现,是自觉和实现至善本性之范围和程度的变化。在现实人生里,创新就是个人人性修养不断提高、人生不断进步。这两个层次的创新统一于现实每个人的学习、工作中,统一于社会生产生活中,就是逐步实现仁义道德本性,使人生成为有德的人生,使人人成为理想的人。应用到社会上,推广到家庭、国家、天下,创新无非就是有修养的劳动者,推己及人,仁爱天下,推动生产生活发展,礼法制度不断改进,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直到明明德于天下。
照唯物史观看,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儒家新人、新民,要在新劳动群众,即不断提高劳动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推动文明史前进。社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但它和劳动群众是有机统一的,即劳动群众能够联合起来驾驭社会生产力,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才不是异己力量,而成为劳动群众实际的生产生活能力。用儒家的话说,就是要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知物、知天、知人、知己,化外在社会生产力为劳动群众的内在素养,让社会生产力落实到每个劳动者身上,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实践能力。从社会生产力只是由部分科学家、专家、技术人员掌握的能力,推广普及,成为每个劳动者的个人能力。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故新人落到实处,关键在新劳动群众,不断提高劳动群众的人性修养和生产生活能力。可见,仁义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增强,是创新的主要内容。
《老子》22章已经提出“敝则新”说,但“敝则新”的条件是什么,还不清楚。照儒家看,创新的逻辑起点,是本性自觉,良知呈现。创新的事实上的起点,是生产生活中的人们遭遇矛盾,产生问题意识,并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使命感,有社会的、历史的担当。如春秋末,礼坏乐崩,天下无道。孔子不畏艰难,借助学习、克己修养,仁民爱物,追求让天下有道,体现了他做人的使命、责任的担当。创新的基础,是学习和克己。孔子学而时习,见贤思齐,活到老,学到老,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就是例子。认识上知物、知天,知人、知己,关键在获得德性之知,人性自觉。对待创新的结果,只是抱着居易以俟命的态度,尽人事听天命,不斤斤计较于预定的创新目标。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是现实榜样。它启发我们,要创新,只有默默学习,勤奋工作,提高自己,帮助他人,不厌不倦,尽职尽责,为创新的到来不断做准备而已。一旦条件具备,创新自然水到渠成。
因为创新条件和创新结果在历史基础上有机统一,创新活动本就是新旧统一的历史活动。无旧不成新,无新旧无前途。旧是新的基础,新是旧的发展,旧里面潜藏着新的幼芽,新之中包含旧的基因。新故相资,故也是新的条件。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14页“创新”条“抛开旧的”说欠妥。实际上新与旧一脉相承,新对旧又有所损益、进步。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思维里,就产生了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主要是一种历史思维,是对这种新旧历史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应用。儒家的创新思想就与其历史思维紧密相连。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创作的基础是客观描述历史过程,同情称述历史优秀传统。同时,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王夫之解释为“新故相资,日生不滞”(《尚书引义·太甲》),“新故相资新其故”(《周易外传》卷2),都强调新与故统一于历史进程,新建立在对故旧的认识和把握基础上,是历史自然而必然的发展结果。故创新的前提就在于对已有文明成就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如此,新旧统一,述作结合。如张之洞在《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中要求学生学习时,“不贵强记,贵能解;不贵创新解,贵通旧说”,即有此意。比起近现代一些人将新旧中西截然对立起来的理解,这更符合儒家中道思维。
创新中不仅有新,而且有旧,“新”乃是“旧”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新表现。创新中不仅有“新”,还有“创”。《广雅·释诂一》:“创,始也。”《正字通·刀部》:“创,创业。”《周礼·考工记·总目》:“知者创物,巧者述之。”《汉书·叙传下》:“礼仪是创”,颜师古注:“创,始造之也。”则创新还有从无到有的始造、首创义。此义孔子用“作”来表述。作,创作,创造,创新。则创新不仅保留了旧的,而且一定创造出了旧事物中没有的新东西。如孔子创立儒学,就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创新。但孔子却强调创新和传承旧文化的连续性、统一性,故他谦虚地自称“述而不作”。孔子不敢轻易言创新,也是他对天命、圣人、历史传统有温情敬意的表现。
归纳起来,儒家理解创新和传承,有这样几个意义:第一,创新源于对已有事业的准确认识、描述和传承;第二,创新中不仅有创始、创作,而且有描述、继承,创新中有传承的内容;第三,创新是为了事业的接力、文化的延续、文明的进步。如孟子所说:“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梁惠王下》)这样,创新不只是我们人为的创新,而且是历史中新旧统一的必然发展;创新不只是我们主观追求的目标,而且可以成为客观世界符合人的目的性的演变方向。
儒家重视历史,将新与旧、述与作看成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如此,创新只是历史进程的一个环节,历史活动的一个方面。新旧、述作统一起来,共同成就人性的自觉和实现的文明史进程。这就确立了创新在人性修养中和文明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儒家看来,世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也温故知新,人们自身的修养、对世界和人类的仁爱也在日日新、又日新,器物、制度、思想、方法、程序等都在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人类就这样借助创新,阔步行进在人性自觉和实现、人类文明不断向前的历史进程中,每个人都逐步成为真正的、理想的人,从而实现美好的理想社会。
[责任编辑 王银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