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

2017-01-27 15:49:18
工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暗语通讯录空巢

新视点

“责任田”岂能变成“自留地”

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凤凰屯扶贫互助社理事长、凤凰屯农业合作社理事长肖光亮2014年至2016年,先后两次挪用扶贫互助资金共计15万元,用于个人经营活动;组织农业合作社社员100余人聚餐,花费1.3万元,肖光亮从合作社报账1.5万元,个人侵占2000元……(9月27日红网)

点评:

“村官”根植于群众之中,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国家的“神经末梢”,党和国家靠他们去感知民心民情,广大群众也是通过他们去感知党纪国策。村官虽然只是“芝麻官”,行使的是“微权力”,但最末梢的神经麻痹了,就会在党和群众之间砌一堵高墙,党的政策就只能始终“走在路上”,惠民政策不能“落在身上”。

如果这些问题不彻底清除,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惩治“微腐败”,强化监督问责是关键。“腐败滋生于暗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强化监察部门和人民群众监督,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干部不能腐。细“治”入“微”,无腐不治,有腐必惩。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零容忍、下猛药,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蝇贪”问题,紧追不放、露头就打,让其无处可逃。

谨防领导“暗语”带偏风气

有的领导干部说话像打谜语,说半截留半截,意思从来不明示,经常弄得下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领导干部说话故弄玄虚,本来简单几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硬要在意思之外再加几层意思,让人理解起来如开连环锁。(9月26日《人民日报》)

点评:

暗语,透过既隐晦又直白的方式,表达需要传递的信息。其实,每一个行业,都有约定俗成的暗语。但当“说暗语”“打哑谜”成为一种官场“潜规则”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审视其中的利与弊。

如此这般,事事经过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反复揣测再落实,工作效率降低自不必说,有的干部甚至认为领导对自己说一些“掏心窝”的话,是把自己当做“自己人”了。久而久之,工作中勾心斗角,唯领导马首是瞻,风气污浊。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领导爱如此故弄玄虚?究其原因,无非三个。一是觉得说多错多,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抓住漏洞和把柄,不如少说;二是话说太满万一办不好、做不到就会打脸,不如干脆不说;三是自觉作为领导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才能树立起威信,满足自己扭曲的成就感、存在感,所以不能说得太明白。如此看来,爱说“暗语”的领导干部,或是缺乏魄力和担当,或是官本位思想严重,作风浮夸。

善用“暗语”可以化解特定情境下,沟通双方在场面或气氛上的尴尬、僵持与难堪,无可厚非。但一些领导干部出于个人私心的故作高深、故弄玄虚,不仅滋长了自身的歪风邪气,更会“带偏”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当远之弃之。

莫让“过度考核”拖垮干部精气神

长达90多页的考核指标体系,51个一级指标、113个二级指标,加分扣分标准纷繁……在基层,有些考核量化指标清单多、标准过细,甚至详细得让不少干部感到困惑。(9月25日《人民日报》)

点评:

考核既然被称为“指挥棒”,就要真正发挥指挥方向的作用。如果指标过细,内容过多,基层就会为了考核疲于奔命,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工作的更深层意义,激发岗位新动能。尤其是“过度考核”,让基层干部无暇顾及考核体系之外的内容,导致围绕考核做工作,而那些非考核工作却被归类到不重要,或次要之列,只怕这也是考核制定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毋庸讳言,考核就是要全面瞄准工作目标的难处、症结点,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勇谋突破的激情,难点攻克了,其他工作自然更能游刃有余。时下,有的单位出发点是好的,将考核文件制定得很详实,希望工作更明确、步调更一致,但文件过细,反而对工作造成掣肘,毕竟属地不同,面临的问题也大相径庭。

只有让考核考出动力、考出正能量,基层干部的精气神才能为之一振、干事创业的氛围才能焕然一新,谋求更大的突破。科学制定考核并非嘴上说说,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来,要结合基层实际,把最共性、最关键、最要突破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类,把握好考核的量和度,让基层干部拿到文件就能找到发力点、看到病灶所在。

通讯录与亲情之间隔着多少无奈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空巢老人与儿女之间的这种痛,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常见的无奈。(9月25日《新晚报》)

点评:

无论是城里的“空巢老人”,还是乡下的“留守老人”,独住的原因各不相同,无依无助的现状却是一样。

为解决老人的照料与赡养问题,有关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从上到下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政策。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作为硬性规定,要求家庭成员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湖北、北京、福建等多个地方还规定,独生子女可“带薪”护理住院父母,为孩子尽孝道提供方便。这些措施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但也只能是权宜之计。

解决通讯录上“咫尺天涯”的无奈,还靠多方设法形成合力,比如社区推动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让“空巢老人”能24小时与物业联系,随时提供上门服务;政府部门为推动居家养老健全配套措施,让志愿者与居家保姆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老人们也不妨转变观念,要不怕麻烦子女,不怕麻烦他人,有事尽管呼,通讯录上的电话如果不能通讯,又有何意义呢?

猜你喜欢
暗语通讯录空巢
本期石友通讯录
宝藏(2021年6期)2021-07-20 06:12:30
暗语
通讯录
宝藏(2021年4期)2021-05-27 08:11:08
本期石友通讯录
宝藏(2021年11期)2021-01-01 06:17:42
美食通讯录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48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杂文选刊(2018年11期)2018-11-06 03:39:48
暗语
中学生(2017年20期)2017-10-23 01:42:52
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