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玲,王蕾,徐大鹏,齐放,李明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方剂学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探讨
李君玲,王蕾,徐大鹏,齐放,李明*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方剂学是一门非常重要但学习难度较高的中医基础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不断发展的方法,也是解决方剂学学习难度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调整中医中药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验案引入、方歌背诵、临床见习以及科研实验等教学措施进行探讨。
方剂学;学习动机;教学改革
方剂学是中医学中连接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桥梁课程。方剂学的学习不仅要有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及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又需要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思维,因此学习难度较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成绩不高。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1]。因此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方剂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学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受三方面支配: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求知欲。交往动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认可和亲近而努力学习的、源于外部原因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是为了维护个人自尊心和提高个人地位而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源于内部推动力量的动机;求知欲是一种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内部学习动机[2-3]。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本教研室方剂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方剂学课程中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进行探讨。
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中不同行业的需要。一门课程讲授成功的标志,亦在通过不同的讲授方法满足不同专业知识的需求。方剂学是学习中医的主要课程,也是中医、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医、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有明显不同,中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以医师为主要就业岗位,而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则以药师、新药研发和药品推介等为主[4-5]。故笔者认为,在对中医、中药 2个不同专业的方剂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应针对其不同的就业方向,选择不同的讲授内容,以适应不同就业岗位的“交往动机”,从而调动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方剂学的积极性。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教师为其准备了更多的病案讨论、临床见习等机会,符合其未来医师临床诊断、处方的“交往动机”需求,从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讲授过程中除包含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等核心知识点外,适当添加传统方剂的现代研究进展、已上市的常用中成药、方剂的不良反应等实用性知识作为课堂的拓展内容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各专业的学习深度,同时在讲授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时,结合方剂中的配伍核心点,使其知其所以然,促发学生学习方剂学核心配伍知识的兴趣。由于加入了更多新的课堂素材,在选择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授课内容时,应以“必须”“实用”“够用”为原则,对方剂内容进行精编简述,突出中药学专业的特色[5]。
对于方剂学课程的学习来说,以临床实际案例作为方药讲解的切入点,可有效激发学生对相应处方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其原理类似于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6]。但是,选择什么样的病例更为适合临床教学的讲授是教师面临的问题。目前多数方剂学教师赞同选择发病率高或者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典型证候特点的简单临床病案进行病例引入,从而顺利成就“交往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与学生座谈中,多数学生也认可这种做法。
尽管如此,方剂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经典方剂的学习,掌握其配伍规律和组方结构,从而得到“举一反三”“知常达变”的效果。通过易引起学生兴趣、证候典型、浅显易懂的病例,固然可以较容易地导入所要学习的方剂,但是重复简单的临床病例又容易导致学生兴趣下降。而中医临床的重要核心是证候,只是引用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某一典型疾病病例容易使学生产生专病专方的误解与记忆,却会忽略中医以“证”为核心的治疗理念。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 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7],只有在不断解决旧问题,又面临新的更难的问题时,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才不会减退。因此笔者认为,在方剂学课堂中除需引用一些典型病例外,还要收集一些疑难杂病等非典型验案作为学生的病例讨论,以学生作为主体判定该案例应当使用何种处方。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可以使学生掌握中医以“证”为核心的治疗理念。只有把握好患者的核心病机证候,对证处方,才能效如桴鼓,达到讲授中医方剂学的最终目的。
方歌因其以诗歌形式表现,朗朗上口,便于掌握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及配伍特点,因此方歌背诵历来是教师所推崇的记忆方剂的有效途径。尽管经典的汤头歌诀及各版教材所列出的方歌都是经过前人的仔细斟酌与锤炼而成,但是学生在背诵时难免有为背方歌而背方歌之弊。对于考试时所面临的药物组成、主治病机等相关考题,可能能通过背方歌迎刃解决,但是在遇到临床上的实际病案时,则可能由于没有从理解角度对方歌进行记忆,从而不能迅速想到对应处方。因此,与其要求学生严格遵照汤头歌诀进行背诵,不如鼓励学生自编方歌。前提是教师对方歌组成提出要求,如必须包含药物组成、主要配伍、针对的病因病机等,定期组织学生对自编方歌进行展示及解说,教师进行点评,奖励优秀。通过赋予学生编方歌的作者身份以及奖励的激励作用促成“成就动机”,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方药组成配伍的兴趣,达到方剂学学习方药组成配伍内涵的真正目的。
方剂学是中医学中连结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是学生通往临床学习的入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理论联系实践思维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方剂学开课的同时,即可组织学生进行一定量的临床见习活动,尽早成就其“交往动机”与“求知欲”。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可安排学生跟随名老中医门诊抄方。要求学生在方剂学课程结束后,完成一份临床验案品评,并组织开展相关病案分析组会,教师进行点评。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安排去临床药房尤其是中成药房进行实习,同样要求学生在方剂学课程讲授完毕后,完成一种中成药使用病种的调查并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通过临床见习,使学生有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交往动机”与“求知欲”,增加其学习方剂学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要求学生完成验案品评或者中成药使用规律的调查作业,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方剂学中的内在配伍规律及临床实际运用,寻找方剂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契合点,从而达到学习方药组成配伍内涵与临床应用的最终目的。
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普通教育的最大特征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研究和自主思考的能力[8]。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方剂学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经典方剂的配伍组成,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配伍规律组成新的方剂,以适应临床中“证”的不断变化。这种临床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方剂学教学的核心难点。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要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与方剂学的灵活掌握配伍方法的目的相契合,因此将方剂学教学与实验相结合,鼓励中医学专业学生运用所学配伍规律,熟练变换中药组成各种方剂,并通过实验课方式对其疗效加以验证,恰是一种极好的强化配伍理论学习的形式。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实验结果是否与自己的预期目的相符又可促成学生的“成就动机”。
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方剂学创新教学的目的在于为未来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奠定基础,学生应结合目前的常见病,查阅相关文献,从所学方剂学中选择名方,结合当今新药研制、剂型改革、成方改良等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讨,设计科研思路,撰写科研方案和标书。教师对其方案进行点评,并可选出优秀方案推荐参加课外科研比赛项目等。通过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可有效激发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求知欲”与“成就动机”,调动其学习方剂学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解决其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学习难度大、学习成绩低的有效途径。中医、中药学专业因就业方向不同,决定了方剂学讲授内容有所不同,只有密切结合其就业方向,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验案的导入是引导学生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难易结合方可成就其“交往动机”与“求知欲”;鼓励学生自编方歌,对方歌进行讲解讨论,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方剂深层配伍的含义;实践是学习的最好方法,适时组织临床见习学习,遇到问题,从方剂学课程中寻找答案;创新才能进步,方剂学课程中添加科研创新元素,培养训练学生科研思维的能力。然而上述措施实施的重要基础是需要有一定的方剂学课时量以及尽可能的小班教学来保障,如何调整方剂学的教学课时是我们今后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6.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2-244.
[3]王璞,王亚旭,王嘉伦,等.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和分析[J].中医教育,2015,34(2):18-20.
[4]贾波,刘兴隆,张小丹,等.基于培养目标的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堂教学探讨[J].现代中医药,2015,35(5):201-203.
[5]王璞,董玲,王聿成.适用于中药学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0):7-8.
[6]苑述刚,阮时宝,马少丹,等.《方剂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光明中医,2014,29(6):1341-1342.
[7]戈芮卿,宋颖洁.试论成就动机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学周刊,2014(6):10.
[8]傅树京.高等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5.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and Stimulating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Formulaology Teaching
LI Jun-ling, WANG Lei, XU Da-peng, QI Fang, Li Ming*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Formulaology is an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TCM foundamental course. Stimulating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 is a way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and interest and to make the formulaology learning not so difficul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teaching measures of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djusting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s in different TCM major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oven cases, reciting prescription songs, clinical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
formulaology; learning motivation; reform in education
G642.0;R289
A
2095-5707(2017)03-0056-03
李君玲,王蕾,徐大鹏,等.方剂学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 41(3):56-58.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3.014
2016-12-27)
(修回日期:2017-02-23;编辑:魏民)
李君玲,讲师,研究方向为方剂学配伍规律。E-mail:julian1224@ccmu.edu.cn
*通讯作者:李明,教授,研究方向为方剂学配伍规律。E-mail:mingmuzi@163.com